把更多的人接引到古典诗歌的世界

来源:新华社 2023-10-13 14:09:22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10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把更多的人接引到古典诗歌的世界》的报道。

“叶先生现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审看‘叶嘉莹讲诗歌’系列稿件。”在南开大学迦陵学舍采访时,每一位叶先生的身边人,都在郑重且不厌其烦地向我们重复这句话。


(资料图)

步入百岁之年的叶先生,受精力和体力所限,过去的很多工作都停下了,审看她在《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的专栏稿件就成为她目前最重要的工作。

从2022年1月15日“迦陵课堂”系列开课算起,草地周刊与叶先生已携手走过一年又十个月。在三十五课(目前已连载至第三十三课)逾30万字的篇幅中,叶先生带领我们从《诗经》出发,完整回顾了从先秦到中唐的诗歌史,沉浸式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这一年多,与其说是新华每日电讯编辑团队在编辑叶先生的讲稿,不如说是我们通过白纸黑字,近距离聆听叶先生的娓娓讲述,在先生与读者间架起一座文字之桥……

叶先生曾在《红蕖留梦》中自述,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古典诗歌的世界,是她一生使命所在。

叶先生的著作理论性强,古典文学底蕴深厚,有一定的阅读门槛。而她讲课时重视感发,深入浅出地传递诗词之美,更适合面向公众做普及。

因此,叶先生一直很重视课堂实录的整理和出版工作。她保存有上千盘个人讲课录音,时长超2000小时,音频视频资料十几箱。回国后她无论大课、小课,均有录音文件留存。

整理讲课录音是一项浩大工程。为了筹备叶先生百年纪念特刊,我们拜访了多位叶先生门下弟子,每个人都经历过整理讲课录音,与先生沟通稿件的时光——提及某篇讲稿获得叶先生认可,未改一字,也往往能令整理者颇为自豪。

我们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草地周刊与叶先生结缘,始于2021年末。在南开大学张静老师的帮助下,《新华每日电讯》获得叶先生授权,连载1989年叶先生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讲课录音文稿。

拿到讲稿的第一时间,编辑部加班加点,先后与审校和叶先生商定文稿细节,沟通专栏第一期的主标题,确定并请叶先生亲笔题写专栏名“迦陵课堂”,审定“开栏的话”……经过近三周的反复打磨,“叶嘉莹讲诗歌”系列第一课《今年,我们一起跟叶嘉莹先生上诗歌课》在2022年第2期草地周刊封面刊发,正式与读者见面。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讲稿署名中有多位整理人,如于家慧、陈学聪、李晓楠,以及每期都会出现的审校张海涛。这几位青年学人均毕业于南开大学文学院。我们拿到的原版稿件,正是他们利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整理的。

目前读者看到的稿件,至少经历了三版定稿。叶先生的讲课稿前期录音整理一般分两步:第一步是“每言必录”,形成最完整体量最大的“1.0版”;第二步则是在此基础上调整,将重复性或过于口语化的表述精简,形成每课约3万字的“2.0版”。

而呈现在报纸上的版本,则是编辑部在保留叶先生讲课语言风格的基础上,贴近报刊读者阅读习惯择其精要的“3.0版”。这一版中最大难点,是在将原稿压缩近一半的篇幅中,既保留讲稿的原有口吻,又兼顾书面表达的简练流畅。

众所周知,叶先生讲课喜欢“跑野马”。如何在有限的版面中让野马跑得起来,又收得回去,还能兼顾完整性与准确性?为此,我们与审校、叶先生经历了较长一段磨合期。

三十五期课程,百岁高龄的叶先生始终坚持“把最后一道关”。一开始,叶先生在家中看稿,自己打印出文档,修改后与张海涛沟通,再由张海涛反馈给新华每日电讯编辑部。后来,她因身体原因住进医院疗养,不方便打印文稿,便由秘书可延涛、闫晓铮打印后带去医院,等待先生在纸样上修改,再由张海涛与新华每日电讯编辑部沟通。我们后来才了解到,近几年,叶先生视力逐渐下降,审稿时不仅要将文稿整体调整为二号字,还需要老花镜加放大镜的辅助。

在迦陵学舍,我们拿到了叶先生的一部分手写改样。每期近万字的稿子,厚厚一沓,沉甸甸的。稿件上,她的字迹已有些难以辨认,甚至能看出握笔之手明显的颤抖。尽管如此,她仍然期期不落,效率高得惊人,一般稿件交付三四天就有反馈。

经过一年多的磨合,我们逐步找到了口述讲稿和报纸专栏间的平衡,获得了叶先生的肯定和信任,甚至不时能收到先生“一字未改”的惊喜。叶先生也曾通过张海涛向新华每日电讯编辑部转达“你们整理得很好,辛苦各位编辑了”。

这一切的背后是整理、编辑、审校团队和叶先生共同的默默付出,更是叶先生治学严谨对我们的潜移默化。

2015年,叶先生曾在一次演讲中说:“现在我把我所有海外的录音、录像、研究资料都搬回来了,我希望自己还能够有短暂的余年,协助爱好诗词的学生朋友们把资料整理出来。”她也曾对她的学生张静说,即使到了晚年自己不能随意走动的时候,她还是希望能把她带回来的音像数据整理成文字,她还可以改。

能协助叶先生在现在的人生阶段继续传播中华古典诗词,为读者和叶先生的“双向奔赴”架起一座文字之桥,让我们既感欣喜,又觉重任在肩。

“叶嘉莹讲诗歌”系列刊发以来,《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众号后台常会收到各地读者留言:有人焦急“催更”,询问下一期刊发时间;有人写诗作文,抒发阅读体会;有人期盼系列集结成册,方便收藏……而更多的则是来自读者的殷殷嘱托。

诚如一位读者所言:“‘叶嘉莹讲诗歌’系列复现叶先生三十多年前时空场景,能使我们一起聆听叶先生清朗饱满、准确精微的诗词讲授,一起沉浸在诗词的曼妙世界里,一起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浑然大美。”

在讲诗歌系列中,叶先生反复提到,“真正伟大的诗人是用自己的生命来写作自己的诗篇,用自己的生活来实践自己的诗篇的”。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心头一焰凭谁识,的历长明永夜时。”

“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

“遥天谁遣羲和驭,来送黄昏一抹红。”

……

叶先生的一生饱经忧患,但她一直热爱中华古典诗词,并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传播与教研。如同她在诗中对自己的期许,即便如今住在医院,我们也能如期收到她对每一期讲稿的反馈。

她曾说:“我们讲诗的人所要做的,就正是要透过诗人的作品,使这些诗人的生命心魂,得到又一次再生的机会。而且在这个再生的活动中,将会带着一种强大的感发作用,使我们这些讲者与听者或作者与读者,都得到一种生生不已的力量。”

透过叶先生的文字,将她和诗人们的生命心魂带入千千万万读者心中,正是讲诗歌系列努力的方向。

在《诗馨篇》序言里,叶先生说:“在中国的诗词中,确实存在有一条绵延不已的感发之生命的长流。”她同时呼吁,希望青少年“加入到这条长流之中,来一同沐浴和享受这条活泼的生命之流所给我们的最大的乐趣。”

惟托于文字者可以无穷。如今,这条绵延不绝的生命之流,正化作白纸黑字,邀请读者与我们一同徜徉其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