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行——在传统与当代间转译
“不能指望所有的年轻人,从小就去博物馆看那些宋代的名画”,王健行通过个人生存经历与经验,结合流行文化表达,试图让传统的中国文化更加当代。
今年5月开始,北京王府井大街74号 NUOVO Lab &Gallery内,进行了为期一个月主题为“发生了什么”的展览。展览希望通过当下潮流的形式,对当下社会进行审视,同时为传统文化与青年人架起一座桥梁。“这次的展览是几位艺术家众缘和合,一起去合力去呈现的一场具有实验性的,对当下的提问。”作为策展人与艺术家的王健行,接受了搜狐文化的专访。
(资料图)
“我觉得当下艺术有可能从抽象走向更抽象,走向不去被定义。”进入NUOVO Lab &Gallery展厅,各种明快的色彩在空间内跳跃。展厅中《别想太多 事都是自找》充斥着侵略性的红黄两色,散射在画布四周。四个充满原始张力的小人跃然在最下方,质朴且神秘。“这幅画是在我心情比较低落的时期,想给自己一段发掘和探索的过程时创作的。这与其他三幅画组成了一个系列,其中这幅是和艺术家匹诺曹一起合作的。当时我看了很多汉砖、汉墓以及宗教的资料,发现其中的一些审美与表达与我很契合。当我开始研究傩戏的起源后,我决定用巫傩面具的元素,结合三元教与诸多社火文化的元素,共同构成一幅作品。”王健行介绍道。
让人意外,眼前这位身着T恤短裤,头戴墨西哥草帽的男人,正认真讲述着如此悠久的历史。社火是传统节日里扮演的各种杂戏,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古代把土神和祭祀土神的地方、日子、祭祀礼仪都叫社。而火则是火神。因此社火的内容非常多,如西北地区的社火表演内容包括踩高跷、耍狮、扭秧歌、跑旱船、铁芯子、打铁花、耍腰鼓、骑竹马等。为此,“我还专门去贵州、湖北、天津这些地方去采风。然后你就会发现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社火文化,非常多样。”
王健行眼中,如今的艺术家需要警惕“文化中心主义”与“排他性”,这种狭隘终将尝下自己的苦果——立场孤立与认知偏激。好在中国的青年艺术家正在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国际。“这一代的青年艺术家是了解世界的。他们很自信、很大胆、很包容、很开放地接受所有的元素,所有的可能性,然后让它形成一个更新的东西影响更多的人。”
而这种开放,则可以更好地讲述中国。“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我,而我也需要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这之后,才是提出我们的观点和想法,去用青年人的方式去讲述我们中国的故事。”
本质上,王健行无比认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审美有着森严的法则。它的审美门槛很高,可能如今的大众又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才能了解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了解什么是中国的审美。但你又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有机会从小去博物馆看李公麟、马远这些古代大师的优秀作品。所以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如果觉得中国的传统艺术、传统文化不好看,那一定是我们当代人的工作没有到位。我觉得我可以通过潮流的表现方式致敬他们,从而让更多的人轻松地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王健行觉得,他更像是一位转译员,在传统与当代,陌生与通俗间架起桥梁。
正如西蒙·莫利在《这是艺术吗?》中所讲,现代西方社会过于依赖理性而失去了平衡。社会开始沉迷于理性的思维方式——这是一种对于科学发展及技术开发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为了抵消这种影响,博伊于斯曾提醒人们注意神秘、自然和非理性的意识层面。在王健行的作品中,充斥着神秘、宗教、灵性与非理性体验与元素。在《别想太多 事都是自找》中,可以找到中国道教、巫傩文化、塔罗牌等等元素,仿佛是具有水墨晕染的个人英雄主义图腾。“这些辐射状的道路,我融合了道家符咒,还有中国古代‘钱’字的写法。我管它叫money塔。至于王冠,是因为我太喜欢英雄主义。”
然而,其作品也并非毫无章法。王健行坚称是在用六法论为根据进行创作,是一种有目的的向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当中国传统的物象、符号、技法,结合当下潮流的表达,能够唤起年轻人情、新、意的共情体验与共鸣,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便将得到更多年轻人关注。
王健行出生于新疆吐鲁番,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毕业后,在荣宝斋画院和中国国家画院学习。他对于潮流艺术和说唱艺术有着十几年的行业经验,之后,他多年从事佛造像历史研究,艺术学术系统又涉及了个人心理学、神话学和汉学等诸多领域。“一东一西”“一旧一新”的特点,体现在王健行策展主题上,则是极其强调艺术从业者的时代价值与极大的融合性。
当听到出生在新疆的王健行操着一口流利的京腔时,这种融合性的来源,似乎不言而喻。
出品 | 搜狐文化
作者 | 冯毅
策划 | 任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