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简讯:偷故事的人:5个微习惯,让选题和素材源源不断
Photo by Alina Vilchenko
3月25日,我受人大出版社之邀做了一场主题分享:偷故事的人:5个微习惯,助你1年成为写作达人。本文收录整理了公开课的精华内容 。
文 | 叶伟民
任何写作训练系统,都离不开“输入-处理-输出”这三个环节。我用5个微习惯来打通这一链条。
(资料图)
输入:记录生活,管理时间
一、随手记:生活“偷”青春,我们“偷”故事
先聊个小故事。十年前,我买人生第一套房,钱少要求多,很多中介都怕了我。有个小伙不一样,电话打得最勤,记性还特别好,每次见面的所有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
后来,房子买成了。我夸小哥脑瓜子简直八核的。他把工作笔记给我看。翻到“叶先生”那页,把我惊呆了——每次见面,我心情好不好呀,笑了多少回呀,全都记下了,看得对象都吃醋了。
我再翻其他客户的,就更精彩了。谁家出国了呀,谁家想置换了呀,谁家娶媳妇了呀,谁家生二胎了呀……五个W俱全,简直八卦全书。
这件事我一直记着,也明白一个道理——记忆是不可靠的,灵感也是不可靠的,只有点点滴滴的积累才最真实的。
同样,写作也需要记录。因为生活值得记录。生活是座宝库,是所有写作素材的源头。我们要记住一句话:想要会写,先要会记,记也是一种写。
典型如毛姆,从18岁开始,随身带着纸笔,50年里积累了15册笔记;莫里哀不管穿什么衣服,都在袖筒里放个小笔记本,偷偷记下路人的谈话;易卜生爱去咖啡厅,假装看报,暗地里却观察路人;杰克·伦敦想到啥就写小纸条上,然后贴满房间。果戈里更夸张,就连和朋友吃饭的菜谱,也照单全收。
《作家笔记》,毛姆
总之,记就是最初级的写,无论何时何地,一个好想法,一个有趣的场景,一句动人的话或一段精彩的阅读摘要,都值得记下来,再定期整理,收进个人数据库。
二、日记:15分钟摸脉时间管理
日记也是记录的一种。但写日记不是为了碎碎念,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写作首要解决的,就是时间管理。我每天用15分钟写日记,而且是流水账。
写作时,流水账似乎不是什么好事,但用于日记却相当适合。因为它能暴露效率陷阱。
格式上,我建议用“时间段+重要事件”来罗列,例如:
10:30-12:30 写5月份期刊专栏,主题:如何建立写作数据库;
15:00-16:30 准备周末直播课讲义、PPT,主题:练文笔、定风格:好的语言自带烙印;
16:45-18:00 批改上周学员作业;
……
我们会发现,中午到3点前有大片空白,那基本是用在不重要的事情上或者看手机了。这是时间管理上的漏洞,必须修,而且要不断修。
对待时间,我们要像精明的掌柜那样吝啬,千万不能大方。
处理:从信息到知识,颗粒归仓
三、闻见知行:用老祖宗的方法建立个人数据库
但是记录还只是开始,还要总结和转化,这就需要有效的认知模型。在我看来,可持续执行的模型,一定是简单的。
我非常喜欢荀子的“闻见知行”,他主张,学习必须历经这四个阶段:
1、闻
即从别处听来的,是二手信息和知识。
2、见
即亲身目睹、经历的,是一手信息和知识。见与闻一起构成学习的起点。
3、知
即认知。费曼学习法这两年挺火,精髓就在于“以教致知”——如果你能用自己的话教会小白,那才算真正的“知”。如果小白不懂或把自己绕进去了,那就回炉再学,再教,直至小白能听懂为止。
4、行
即实践。行是知识整理的目的和归宿,也是最高阶段。最后,在“行”的过程中,又产生新的“闻见知”,开启又一轮循环。
这个模型很自洽,也流传千年。我把每天记录的信息经这四步,整理提炼为素材,收入个人数据库。例如以下表格(手机请转90度):
以表格中第二个经历为例。一次会友,先到快餐店吃早餐,看见一个服务员妈妈带着孩子上班。
她很辛苦,但不得不背着主管偷偷去批评不做作业的孩子,还压着声音说:“你是为我学习吗?你是为自己,你养成好习惯,自然会爱上学习。”孩子显然不领情,各种摆烂。
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句话怎么这么熟悉,一代人说完又一代人说,这位妈妈自己真的相信吗?
后来,我又去隔壁咖啡店等朋友,不远处也有个孩子。妈妈和闺蜜聊天,他目不斜视地看书。何为寒门之难,何谓低水平努力,何谓润物无声,何为真正的资源优势……从来没有这么直观立体。
我所目睹的这两对母子的反差,就是“见”,所引发的感触和思考,便是“知”,我更是行动起来,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此为“行”(详见表格内总结)。
这些记录和思考,不仅是写作的财富,更是人生的财富。
输出:小步快跑,一鱼多吃
四、微练笔:每天100字的复利效应
第4步微练笔,是这套训练系统的核心,进入输出阶段。
我带故事写作营这么多年,有个强烈的感受,大多新手都是被自己的热情反杀的。一开始写,自信满满,热情满满,恨不得一晚写一部大部头。最后发现根本完成不了,很焦虑,很无助,最终失去信心。
我很清楚,靠灌鸡汤和打鸡血是没有用的。我说这样,你给目标减减肥,减到你能完成为止。
我有个坚持了很多年的晨间习惯——发一段短文案,给大脑热热身,也敦促输入。我称之为“微练笔”。所谓“微”,就是以足够小的目标来修炼某种习惯,小步快跑,最终积小变为大变。
我把这个方法介绍给那些“坚持困难户”,每天带领他们在课程的“圈子”里做微练笔。果然,很多人就坚持下来了。我选了其中3类做示范:
第一类:干货分享类
我一直建议,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写起。只有这样,才能挖深你的护城河。
有次我读汪曾祺,觉得他谈文笔和文气非常精彩,于是有感而发,有了一个微练笔:
汪曾祺说文笔之妙应在“淡而有味”。或者说,用人人都能说的语言,写出甚少这样写过的东西。原话如下:
“好的语言,都不是奇里古怪的语言,不是鲁迅所说的‘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都只是平常普通的语言,只是在平常语中注入新意,写出了‘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的‘未经人道语’。”
汪的《受戒》里有一句——“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
每个字我们都说过,但合在一起就不一样。何为从容,何为意境,何为余韵,尽在字里行间。
第二类:书摘书评类
分享每天的阅读和思考,也是“微练笔”不错的来源,一能倒逼你坚持阅读,二能增加你的实际积累。
例如,有天我读《巴黎评论》,看到纳博科夫的卡片写作法,很有意思,于是做了书摘并当以微练笔分享:
如果要评选上世纪最热爱卡片的作家,那非纳博科夫莫属。他认为卡片是写作的最佳材质。1967年,《巴黎评论》记者采访了他,发现其独特的“卡片创作法”:
纳博科夫先生的写作方式是先在索引卡上写短篇故事和长篇小说,在写作过程中时不时打乱卡片的顺序,因为他不想按照情节发展的顺序写作。每张卡片都会重写很多遍,写完后,卡片的顺序也就固定了。(《巴黎评论》)
纳博科夫
第三类:观察记录类
写作需要洞察,而在此之前,得学会观察。所谓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那我们就从记录生活开始。
有一年冬天,我在便利店遇到一对外国夫妇,把婴儿车停门外就进去了,后来因此有了一系列有趣的遭遇,于是记了下来:
买早点,前面一对外国夫妇,进便利店前把婴儿车停门口,里面还有娃!我进去提醒他们,说这样很不安全,他们只是笑笑:“很快就好了。”
我在丹麦的朋友告诉我,即使大冬天,咖啡店门前都会停一溜推车,娃就这么冻着,爹妈在里面相谈甚欢。起初朋友也看呆了,心这么大的吗?(配图:网络图片)
微练笔的题材是无穷无尽的,例如所感所思、往事回忆、照片、金句、诗词、电影纪录片的观影感受、萌娃萌语、上课笔记、美食品鉴……都可以。更重要的是,这个习惯将为你的写作学习带来非凡的影响和意义:
1、每一个字都是进步,因为它经过思考和训练。拍100张自拍不会让你进步一点点,但“微练笔”可以。
2、碎片成文,文多成书。如上面说的纳博科夫的“卡片写作法”,每天写一点,定期就能组合成作品。
3、建立写作“零件库”。正是有了这一天一点的阅读、思考、记录、书写,当我需要备课或写作,就可以轻松调取。比如我搜索“人物”,关于人物写作的练笔和思考就出来了,拿来就用,非常精准高效。
4、每一个字都有复利效应。凡可积累,皆有复利。这每天100字,不仅是看得见的坚持,还是看不见的人生定投。只要坚持得足够长,一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五、一周一答:问题驱动,倒逼成文,一鱼多吃
养成每天动笔的习惯,就可以定期产出文章了,但正面想选题不是每次都顺利,很多人就倒在这一步。
我们完全可以反向思维:用问题倒逼选题。你可以定期到问答平台找你擅长的提问,那些关注和阅读数双高的问题,就是好选题。
回答后,将答案二次加工,改头改尾,加上标题,就是完整的文章了,也就实现了一鱼多吃。文章多了,书还远吗?
我的写作训练系统
以上五步,从每天到每周,从记录、时间管理、知识管理、练笔到碎片成文,一个完整的写作周期就完成了。
最后,我们一起回顾总结下这套训练系统的核心逻辑:
1、专注深耕,做好一件事;
2、观察记录,颗粒归仓;
3、先化整为零,再化零为整;
4、一次操作,多种产出;
5、分解目标,匀速输出,和时间做朋友。
再来介绍下这套系统用到的软硬件:
1、硬件:手机+电脑
2、软件:笔记软件+固定模板
市面上软件笔记很多,老牌点的像印象笔记,有道云笔记,OneNote等,新一点的有Notion、Obsidian等。建议大家多做做功课,多试用,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还有利用好笔记软件的模板功能,用来记日记、闻见知行等整理,方便每天调用,成为你的流程助手。
这套系统不是普适的,它只是更适合我,大家完全可以各取所需,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写作训练系统。不管它最终是什么形式,核心都是“输入-处理-输出”这三个环节。
当你有了自己的写作训练系统,你的素材和选题就能源源不断,写作于你,就像睡觉吃饭那么舒适自然。那恭喜你,这意味着,写作已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你也成了那个懂得从生活中偷故事的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