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想到回想 环球微头条
所谓理想,是指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小学生张口就说,我长大了要当文学家、要当科学家、要当物理学家……初生牛犊,生命充满了张力,天下都是他们的,因此孩子们都有远大的理想。
(资料图)
年轻人经历过考试的拥堵,就业的大浪淘沙之后,理想更接近现实,要升职,要加薪,要享受生活,要家庭和美……得到的惊喜转眼就被丢弃,回头又向新的目标迈进,年轻人,谁都觉得自己应该一飞冲天。正是这份野心和梦想,支撑着他们永往直前,生机勃勃。
年龄大了,对那些带上“家”的字眼生了畏惧与敬畏,连自己都不敢回想小时候双手叉腰说自己要当科学家的样子。等到退休,被新人挤出职场,霓虹闪烁的舞台彻底让给人家,叱咤风云的梦成了烟云,这一生的好运,似乎在不知不觉间早已用尽。
回归家庭,回归寂静,许多人接受不了这种落差,身体开始出毛病,性格也变得古怪起来。
小时候英姿飒爽面向未来,人老了就喜欢“回头看”。
小时候有理想有抱负。老了,只想留一点余温,发挥一点余热,只想让身边的人觉得自己还“有用”。
从理想到回想,几十年的漫漫旅程,终究还是看到了落日,看到了末路。悲观、悲凉这些情绪就像野草,遇见一点小雨露就长出来。这时候,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坐在一起互相鼓励一下,哪怕是吹捧和忽悠也好,这就打了鸡血,那些野草被割掉,生命直起了腰,抬起了头。
人和人相处,是需要相互鼓励的,尤其是老年人。只要精神不死,肉体就很难被打倒。
精神是支柱,当人们老到骨质疏松时,只有精神可以支撑衰朽的肉体。我一直倡导中年以后要选一项个人喜爱的活动,最好是一个人就可以进行的,比如写格律诗,写点小文章,练练毛笔字,或者画国画。老了,心眼变小了,人也脆弱了,几个老人在一起,有时候聊天都能吵起来,所谓“老小孩儿”,集体活动不适合了,该回归到自我了。
自然的规律,没有人能逃掉。早明白,早打算。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乐此不疲,这就是老年最好的状态。
为什么要中年以后就选择自己的兴趣方向?因为,即使只是个人爱好,我们也还是需要被认可、被表扬。“我还有用,没变成老废物。”这大概是每个老年人的最后挣扎,是每个人的心声。倘若我们的小爱好能出一点小成果,那么,等到老年,我们就会源源不断地收到小惊喜,那些悲观、悲凉的野草也就一直无法长出来,我们的老年生活,才会更加充实。
所以,我常常像学生写作文一样,每天写自己的小稿子,为见诸报端的文字心生欢喜。爱上文字,生命不息,便不“退休”,还可能越写越“有用”。
□卢海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