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决定性瞬间的全面爆发!

来源:单读 2023-03-11 10:02:07

《如何阅读一本小说》的作者福斯特说:“故事一直在我们周围飞翔,我们只需伸手摘下一片就是。”

小说就像我们触觉的延伸,帮我们靠近、凝视并理解环绕周围的现实,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都在拓宽着生命的厚度。单读希望持续提供这样一个空间,让写作者摘下的故事得以停靠,也为读者揭开世上另一方幕布。

今日单读分享一篇短篇小说《决定性瞬间》 ,来自一位 在哈尔滨城史文物馆工作的写作者。 从八十年 代末的哈尔滨到疫情结束后的春天,视觉的每次洞见都是对生命的一次新的召唤。相机成为人的眼睛,记下每一个“决定性瞬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决定性瞬间

撰文:杨伟东

梅大岭忘不了窗外街口的那个核酸检测亭。做核酸的那段日子,他很快活。

八十年代末期,梅大岭搬入“安字片”。安字片大多分布在道里区新阳路的西侧,东侧曾经是电视剧《人世间》里的“光字片”和少部分安字片。安字片是清一色黄乎乎的七层板楼。烟气足、市井生花,火气旺、摩拳擦掌。

梅大岭的名字让街坊和同事觉得他是南方人,其实不是。梅大岭的外貌让人觉得他是诗人,其实也不是。中等身材,挺括的双肩让他的上身有点倒三角的形态。梳前进头,也不是很前进,发尖搭在眉心,有时甩一甩,有时下唇兜起哈气向上吹一吹。微微内陷的双眼常常笑意连连,像电影《谈谈情跳跳舞》里的李察·基尔。梅大岭是学历史的,大学毕业后失业了一阵。最后接到的报到电话却是档案馆打来的,让他秋天去。闲下来的那个夏天他想过得有点意思,他决定去近郊野游。打小他就喜欢下各种决定。不过很多决定往往到了后来被现实击得粉碎。

电影《谈谈情,跳跳舞》

想得好好的:长岭湖、凤凰山。临了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太阳岛米妮阿久尔餐厅。草地上躺一会,租个船划一会,清爽。一天中午,他仰卧在草地上,双手遮眼,十指逐一分开,像上下抽拉的百叶窗。

“小伙子,江心岛上的圣母修道院怎么不见了。”一位戴着宽边大框眼镜的长者微笑着立在梅大岭的身旁。梅大岭一脸疑惑地站了起来。“圣母——院?”

长者是日本牙医。1930 年代在哈行医二十余年。回国之后的三十年里,他一直放不下心里的一个决定——回“家”看看。梅大岭给长者当了半个月的向导,他很认真地描述着记忆中七八十年代的哈尔滨。长者一边拍照一边讲说着他久远的东瀛遗梦。长者回国的那天上午,梅大岭正巧去单位报到。中午他按长者的嘱托去宾馆,宾馆前台递给他长者留下的一个包,打开一看,是长者那架佳能新 F1 相机。梅大岭激动了,激动得要流泪。相机的价格是当时万元户连想都不敢想的。

档案馆工作不忙。梅大岭闲暇时与相机为伍,与城市为友。——拍人、拍景。一边拍一边琢磨着长者挂在口上的那些专属名词:快门、光圈、对焦、仰拍、俯拍。

这一拍二十几年过去了。

梅大岭上班后没几年谈过一个女朋友,是单位同事的表妹。女的生得结实,像篮球运动员,衣襟内的两个小陀螺很翘,宣腾腾的富有弹性。她说话声大,讲起什么事情总是绘声绘色。和梅大岭认识之前,她开了家小发廊。梅大岭常常被她的情绪所感染,有她在身边,他成天有使不完的劲,觉得人活一世,值。没过多久,梅大岭把自己房子的外屋倒了出来,“租房子不划算,等房子到期来这里吧。”女的双臂向外一翻,做了个小蛙泳的姿势,大声说,“好。”——“取个新名字吧,用咱俩名字的谐音。”女的睁大双眼,随即一个狐疑般的坏笑,说,“那可不行!叫‘领袖’不但拿不到执照,还容易把我们抓起来。”女的叫林秀。发廊后来取名:秀岭。

安字片,宋文勇摄影

发廊很红火,在安字片也有了小名气。林秀剪完头,拍背。在客人的肩背处,“劈劈啪啪”,很有力道,也很有节奏。林秀喜欢唱歌,嘴里还经常随着录音机哼唱一段小曲,唱得最多的是叶倩文的《潇洒走一回》,有时脚跟随着节奏一抬一抬的,持梳握剪的双手一拉、一翻,很是俏丽。窗外路过的行人总是向里张望,他们会觉得屋里很热闹,不但有歌声,端坐一旁的客人都带着喜出望外的神情。起初梅大岭冲完胶卷,忙乎完手头的杂事,愿意出来坐一会。时间久了,他感觉到发廊似有了几个固定的回头客。有一个中年男子特别喜欢和林秀唱二重唱。还有两个男的愿意来洗头,巧的是他俩的时间总是错开的,像是约定好了似的。其中一个小瘦子总是坐在理发椅上死死盯着林秀的双峰峻岭,他的目光有时停滞,像若有所思,有时随着林秀的走动而转动,像迷星寻找苍穹。要说发廊最古怪的客人是一位白发飘飘的长者,他进来的第一句话是固定的,“忙着呢,丫头。”他有一点强迫症,每次从兜里掏出带来的一盘盒带,有昆曲、有黄梅戏、有诗朗诵。“丫头,听听这个。”每到兴起,他站起来鼓掌,连声说,“好!好!”有时随着朗诵者,共同进入尾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说完,起身,走人。他好像没在这里剪过一次头。

安字片多有小商小贩。发廊门口的左侧是农杂、日杂,右侧是北京烧饼豆腐脑、水果店。要说热闹还是路边摊。有一位枯瘦的独眼龙开卦摊,长得不算道风仙骨,却也自觉深藏千机。地上的大绒布立着卦筒,卦筒里插了挂签。他孤傲谦敛的面容和卦摊两侧一对常来讨饭的母女,还有热闹的茶水摊,形成了一幅十里桑田、一步苍烟的景象。

电影《江湖儿女》

茶水摊是这里的一景。

摊主是“面儿上人”,练过社会蹲过局,闯过南北耍过枪。其实一个城市不光是市长的名字被人熟识,这些“顽主”也是“角儿”。茶水摊的常客有瞎逼三儿、磕巴五儿、埋汰六儿。自古以来,起绰号的人都不白给,名字起得不但生动、贴切,大有见字如面的意思。茶水摊的摊主叫小哑巴。他不哑,只是少言,故名小哑巴。他的朋友们在历数过往,大展雄姿时,他间或插上一嘴,“操!整你就是玩儿,划你就是船儿。”这里每天都像开会似的,邻里的老人们也偶坐于此。“王崇伦抓豆腐,宫本言打通北环路,这都是功臣啊!”这些老年人不知为什么,特别喜欢说国内外政治形势,“里根是个演电影的,还当上了总统。”“你说这英国有个首相,女的,叫撒气夫人。这火气得多大呀。”——“不是撒气,是撒切尔。”说到激烈处,一个脸红,一个脖子粗。脸红的起身迈步,要走。这时,小哑巴说话了,“吹牛逼归吹牛逼,喝茶水归喝茶水。装疯卖老,一水放倒!”要走的没吱声,从兜里掏出一毛钱硬币,手一挥,把钱扔在了茶桌上。

快乐的发廊时光不到两年。林秀出了车祸。他俩没要孩子,梅大岭一个人过。

之后的几年,也有人给梅大岭介绍过对象。可梅大岭心里忘不了林秀,忘不了林秀那些说不上是山东话还是河北话的话语,——“安(俺)香(想)尼(你)。香尼香得可求深,从头香到脚后跟。”那些日子,梅大岭看林秀整天站着给人剪头,太辛苦。晚上换着样给她包馄饨,猪肉馅、鸡肉馅、牛肉馅、虾仁馅,恨不得包个天鹅馅。林秀见状也是跟着忙里忙外,三十平的小屋里,学着铁拐李、济公的样态,一步一挪、两步一颠似的左手托盘,右手持碟。逢此时,她总是故意挤眉弄眼逗大岭,“吃馄饨,多吃蒜。”“你的老婆我的汉,各馅馄饨独头蒜。”大岭说林秀这是耍怪胎,林秀说,怪模怪眼有人爱。紧跟着唱起了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每想起林秀的这些音容,梅大岭的身子和心一颤,眼泪就下来了。他打心底里希望林秀能再陪他“潇洒走一回”,哪怕半回。他俩的爱情就是地火勾动了天雷,佳偶天成。

哈尔滨太阳岛的米尼阿久尔餐厅,图片由作者提供

梅大岭心里容不下别人。可是真正让梅大岭铁定一个人过下去的原因要感谢鸟——中华攀雀。

2004 年,高档数码相机渐次进入市场。梅大岭拿出大部分积蓄买了一台佳能 1DsMark2(俗称大兔子)。他开始喜欢上了拍鸟。他想在动物的世界里感受人性中的天性。拍摄地还是太阳岛。那时的米尼阿久尔餐厅已烧毁不在了。

每到五月中旬,杨絮纷飞,梅大岭寻着丁香的余氛来到太阳岛。他看见雄雀(中华攀雀)用羊毛、芦苇纤维、杨絮开始在杨树或者柳树的细枝上一点一点地织出巢的雏形,随后双爪抓住树枝,小脑袋左一下右一下的昂首向天,小嘴一张一合,用悠长的叫声吸引着梦中的雌雀。引来的雌雀,好像领导视察,远观巢形,近察繁简。一旁的雄雀惴惴不安地 看着,若雌雀面带喜色,它便吱吱叫着过来献殷勤。雌雀有来有往,有一瞥而去,有驻足观望,有落脚相欢。最后留下来的雌雀和雄雀筑爱巢,造小雀。这是雀 中喜剧。悲剧则不堪入目,过耳。没有雌雀相伴的雄雀,凄冷的鸣叫声声不绝,愁落的双目在漫长的黑夜中发出孤寂的幽光。

等不来伴的攀雀,张伟摄影

梅大岭觉得他自己就是那只孤寂的雄雀,因为这些“悲”雀的巢离地面近,工粗形简,无枝无叶。那些“喜”雀的巢高高在上,曲径通幽,茂叶遮护,秀草掩映。他甚至认为身在“安字片”就只能配得上不复存在的“光字片”,可自己的心却随着林秀飘在了触不到的“天字片”。

话虽这样说,梅大岭还是梅大岭。生活还是要继续。他性格开朗,很多事不往心里去,有严重的自娱自乐精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痴迷于拍鸟。他把自己喜欢的片子挂在原来的发廊的墙上。一会调调片子的高低,一会收放一下片子的大小。他乐于给片子取名,一宿一宿地想,直至满意。有些片子过了一段时间,随心态的变化和对生活的认识,不断更名。有一次,他在太阳岛拍鸟,看见一个男子在岸边钓鱼,鱼咬钩,男子起杆,鱼在空中翻腾。恰巧男子的媳妇抱着孩子从后面走了过来,女子在男子的身后举起了孩子,做惊呼状,孩子和鱼在一个水平线上,一个小脚在蹬,一个尾巴在甩。梅大岭按下快门,定格于此。

为了这张满意的定格,梅大岭煞费苦心,想了无计其数的名字。——动感一点可以是《雀跃》,歌词一点可以是《你的脚心,它的鱼身》,本真一点可以是《垂钓之趣》,撩拨一点可以是《老婆,你怎么才来?》,哲学一点可以是《会心不远》,自嘲一点可以是《半是渔翁半是农》,高冷一点可以是《又见》,假装深刻一点可以是《人比鱼瘦,江比海宽》。梅大岭最后觉得还是赋予画面积极向上的意义为好,他给片子取了一个朴实又昂扬的名字:《你追我赶》。

每天晚上,梅大岭上网看影评。偶然间,一篇文章的题目强烈地吸引着他。——《决定性瞬间——布列松摄影作品赏析》。这是一篇介绍摄影家布列松和其摄影作品的文章。文内的几幅照片,无论从构图到人物表情的抓拍,彻底震慑到了梅大岭。照片中的人物有个体、有群像,人物的神态要么凝神、要么远望、要么喜悦、要么悠然、要么惊诧,而照片里的环境已经全然成为烘托人物的一个自然铺陈,它在人物的静与动中升腾,甚至陷落。布列松说“决定性瞬间”一词的由来,出自红衣主教雷兹“世间万物皆有其决定性瞬间”。而“瞬间”对于确定影像结构,表达事件意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梅大岭越看越激动,整个晚上找遍了网上所有的布列松摄影作品。随后他又下了一个决定:“封镜”。

电影《柯达克罗姆胶卷》

这个决定让他之后的多年未动相机。

这一年,他通过关系把工作调到住所附近的一所学校。重拾老本行,在史地教研室负责教学。

这一年,他在亲友的多方劝说下,处了一个女朋友,不过在某个“决定性的瞬间”闹出过理解偏差。

小马是孩子王,成天和孩子们泡在一起。她教孩子戏剧表演,性格格外好。小马梳大扣头,四季配丝巾。眼睛里有光,不过由于戏份转换快,弄不清是泪光还是春光。顾盼生辉,一闪一闪的。梅大岭自从去了学校,一年两个假期,在家的时间一长,发现白天外面的摊市过于喧闹,他特别想换一套房子,有小区,有电梯。可清净,可散步。不过他除了拍照,做几个小菜,别的能力很差,不知道去哪里找到可心的房子。小马来短信:“大岭,我打出两张表格。有几处友谊路、经纬街、新阳路附近的电梯房。晚上我过去一起上网再找找,认真研究一下你的房事。哈哈。”大岭反复看了几遍信息,内心泛起一丝波澜,甚至躁动。他和小马相识不久,倒是看了几场电影,电影也是在小马再三重复和劝说下才去的,她说要在片子里体会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无我之境”。看到动情处,小马不停地抽鼻子,大岭给她递手绢,小马把他的手推开了。大岭能感觉到小马被泪水浸湿的手指,湿滑、涩滞。不过在这个短信里,小马说了“房事”这个词,他搞不懂,可是内心还是有些神往的。最后的一句“哈哈”让他还看到了小马春光波漾的双眼。

另一个角度的米尼阿久尔,张伟摄影

晚饭后,趁小马还没到,梅大岭冲完凉,朝脸上拍了几下旁氏(这是林秀最喜欢用的面霜,大岭沿用至今。他说淡淡的清香能让他想起儿时草间的晨露)。灯光下的小马看着电脑,轻声说,“这个可以,楼层不高,院子有绿化。”“唉,这个也行啊。首付正好卖掉现在的房子。”小马坐在大岭一个老式的木质转椅上,“我最近深刻地体会了什么是‘无我之境’,只有忘掉自我的存在,完完全全的忘掉,才能入戏。不过入戏和真正意义上的入境还差很大一步。”“哈哈,我现在就是入戏了,看!”小马快速转动了几下转椅,眼睛还是死死盯在屏幕上,像紧握方向盘不停躲闪障碍物的老司机。忽然,随着“扑通”的一声,小马摔倒在地。原来转椅是好转椅、失修了,表演也是好表演、失算了。梅大岭忙乱中上前去扶小马,不慎被翻倒在地的转椅绊 倒,他的双臂几乎是压在了小马的胸前。小马面颊羞红,大岭 不知所措。他起身去拉小马的双臂,并借势一手拖着小马的腰肢。小马站了起来。大岭的一双手在起落间与小马的腰肢有清楚的蹭动,不快不慢,不松不紧,小马瞬间把大岭的手向后翻转。他没想到小马是哪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其实梅大岭心里并没有去惦记和她行什么房事,可小马这一下子,分明是要和他练军事。小马迅速又松开了大岭的手腕,大扣 头一甩,推门走了。大岭立在地中间,半天没缓过神儿,他出了一身汗水,一半是莫名的汗一半是羞为 的汗。没过几分钟,他接到了小马的信息:“我的心事你不懂,你的‘房 事’你做主!再见!!!”就在那个周末的上午,梅大岭去门口的烧饼店,他在一家新开的房屋中介 的玻璃上看到了一行大字:楼盘不崩,房事 上升。他恍然了,秒懂。

世间大多事在巧合、误会、无言中一闪、一顿,就过去了,缘分又有谁说得清呢?

电视剧《人世间》

俗话说,“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归于平静的梅大岭依旧过着清清白白的日子,他没有再搬家。他喜欢上了下厨,最爱吃的一道菜真就是拌豆腐。他的拌豆腐不放葱,浇一点现炸的辣椒油,撒一捏盐沫。他说这样清香,麻香。他的椒盐芝麻饼也是一绝,他把糖酥饼去糖,加盐、加果仁、最后是外面撒一层黑芝麻。这是他吃了五仁月饼后所受的启发。这几年的假期,他开始大量阅读文学书籍。书大都有些生僻,阿娜伊斯·宁的日记,迪兰·托马斯的诗歌——《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当我天生的五官都能看见》。最后这首诗给了梅大岭很大启发,他觉得五官的每一次洞见都是对生命的一次新的召唤,这是决定性瞬间的全面爆发,这是心灵代替五官所敲出的优美和声。一天晚上,他不再温和地走进自己的每一个良宵,他捧读诗卷,在屋内边走边读。猛地看见了挂在墙上那张多年前的《你追我赶》,他心生欢喜地叫出了声,“这不就是天生能洞彻世界的五官吗?”他愈发激动起来,急迫地等待着不眠的良宵尽快散去,他要继续自己的“决定性瞬间”。

安字片,宋文勇摄影

梅大岭把重新拍摄的地点选在了热闹的中央大街。他清楚地认识到“决定性瞬间”是抓拍,看机缘,更看你的反应,也要看老天是否赏赐你决定性的画面。整个晚上他想出的一个新的拍摄方法是:等拍。先确定画面里一个固定的主体,要么是人,要么是物,随后等待与之相契合的次主体出现。天公作美,一位慈怀的老太坐在了路边的长椅上。他随手举起了手中的 iPhone12,试着推出并拉近了左右的路人。接着对焦长者并坐在了长者侧面的路边石上,等待着另一个人物的出现,他希望是一个女孩,一个背着书包的女孩。走进“决定性瞬间”画面的是一对母女,年轻的母亲怀抱女儿,女儿困睡在母亲的肩头。梅大岭连拍五张,最后放大主体,选出一张三代人重合错落的画面:长者闭目凝神,孩子闭目安睡,年轻的母亲承上启下,昂扬地走在生命的转角。梅大岭瞬间为片子起了名字:《年轮》。第二张片子的名字梅大岭有些犹豫。画面是两个家庭在饭店门口等位,前面的男孩撕扯着妈妈的衣袖,好像在耍驴,喊着让妈妈买什么东西。后面的女孩在听爸爸给她念书。他觉得叫《瞧这两家子》更好,让人们自己去感悟画面,可是《风声、叫声、读书声》也是有着一定的况味。

时间很快又过去了几个寒暑。

梅大岭退休了。

这是新冠疫情的第三年夏天。

习惯了每天有点营生的梅大岭开始去街口做核酸。那天中午,骄阳似火。梅大岭在排队等做核酸,一个身穿黑色短裤的女人站在了队尾。女人很黑,但是两只眼睛很亮,眼白和洁白的牙齿像是落在黑缎上的三只白蝴蝶,一眨一闪,扑扑簌簌的。女人的身子很好看,挺拔、结实,骨头是骨头,肉是肉。女人闪进身后时,给梅大岭吓了一跳,他觉得身型和韵致很像林秀。

接下来的日子里,梅大岭天天坐在窗口等着女人的出现。他心里唤女人为黑牡丹。他不想排队时站在黑牡丹的前面,因为他要在后面给她拍照,他想拍一组。

电影《柯达克罗姆胶卷》

第一张片子的名字叫《抬头不见低头见》。黑牡丹站在队伍里刷手机,正好前面的四个女士也在低头专注。这张片子的看点不是五个齐刷刷冲下的脑袋,而是她们恰巧都穿了白色的短衫,一阵风拂过,有飘起的衣摆,有鼓起的罩衫,像白浪拍岸,像晴云舒卷。拍摄这张片子的时候,梅大岭以为黑牡丹是舞蹈演员。她一直在和人视频,双眼紧紧地盯着屏幕,眉头紧蹙,嘴里轻声有力地重复着几个数字和英语,“抬臂,站直,好!one,two。three,four,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好!继续!”她闲下来的那只手不停地打着响指,双肩微微耸动着。黑牡丹后颈处有纹身,两朵花、挤在一起,看不清是桃花还是杏花。

第二张片子的名字叫《伸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画面的中间是核酸检测亭,黑牡丹和另外一人各执一侧,欠身张嘴做核酸。两条小狗一边叫一边围亭子在跑。院里老尹的那只小泰迪很欢实,另一只被追的约克夏似乎伺机潜逃。

整个夏天梅大岭拍了七张满意的照片。

很长一段时间,梅大岭没再等到黑牡丹。

黑牡丹再次出现已近初冬。

一天上午,梅大岭把给黑牡丹拍的片子冲印好装在了纸袋里。他先排在队伍的前列,他想让后面的一个个先过去,自己假装等人的样子,只有这样他才有机会和后来的黑牡丹相邻,而不是间隔。今天他不想在队伍的后面拍片,而是想把这些片子送给黑牡丹。他更想和黑牡丹建立微信关系,这样天天在她的朋友圈相见也会有同饮松江水,共赏天下事之乐。等到黑牡丹已是快到晌午。梅大岭第一次与她这么相近,有点紧张,甚至把口罩接连推上去几次,大口呼吸。他正要转身时,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来人是一个小伙子,个子很高、有点弱不禁风。他站在了黑牡丹的身旁,听声音略显稚气,年龄似乎小她几岁。小伙子偷偷说了一些不堪入耳的床笫之语。黑牡丹没吭声,用食指戳了一下他的肩膀,同时发出了放浪的笑声。她踮起脚尖,旁若无人,把舌头送进了小伙子的嘴里。梅大岭一眼馋、一眼酸,定了定心,排队做完核酸,迈着疏离的脚步,疾步离开。

当晚,梅大岭留下了两张黑牡丹背影的照片,余下的,撕了。他认为这两张属于“决定性瞬间”系列,以后碰见红牡丹或者黄牡丹也是可以自成系列的。他觉得一些事情的发生是完全有可能的。

黑牡丹再像林秀也是黑牡丹。因为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林秀了。

农历癸卯年(兔年)的第一天,梅大岭挎着多年未用的大兔子,推车出门。

晨光乍现。他片腿上车,朝前方骑去,背影清舒,飒飒飘然。

梅大岭的心情是美好的。

太阳岛, 张伟摄影

加入单读 2023 订阅计划

寻找阅读的决定性瞬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