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日讯!“是瓷是画”艺术展:从摄影到瓷画间的呓语
瓷板画有着悠久的传统与历史,经过漫长的发展,无论在工艺技法还是表现方式上,都已高度成熟,然而瓷板画如何与中国文人水墨及当代观念进行结合?2月11日起在上海大沪艺术空间对外展出的“是瓷是画”艺术展让人一窥瓷板画的当代呈现,有意思的是,参展艺术家王豫明最早是以摄影名家的姿态出现,而这十多年来一直沉迷于瓷板画的创作,并在其中融入摄影观念与传统水墨的技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是瓷是画”展出作品
“是瓷是画”展览现场
走进地处上海历史保护建筑的大沪艺术空间,上海老洋房的气息与瓷板画相互映衬,更显出历史的积淀处。
据介绍,1957年出生的王豫明,艺涉纸本、瓷本绘画,影像,曾是《中国国家地理》特约摄影师。因为摄影的原因,他与不少画界名家有过交往,曾为石虎、张桂铭、李世南、陈丹青等拍摄肖像,十多年前与景德镇之火与土的偶遇,居然一发而不可收地喜欢上画瓷,直到现在。其“梅问”与“卧游”瓷画系列颇有影响。
王豫明接受采访时说:“我喜欢上瓷画其实与上海人有关。那是在2007年,其实是受到上海一位艺术家的邀请到景德镇摄影,并受到他的鼓舞开始了陶瓷绘画的尝试,这一画,居然上瘾了,从此成为‘景漂’,这一来就来了十年了。我从来就没有把瓷板画当做是工艺品,而是当作纯粹的艺术创作,希望把文人书画的格调与我在摄影中的想法带入其中,希望可以做到既古雅又现代。”
“王豫明这十年来一直在钻研瓷画,可见其间隐隐相通的文气,尤其是,一种写意、酣畅与窑变处——当墨梅与窑火相遇,想杨补之与金冬心二先生大概无此缘分,因为其间且有着让人惊异的窑变与色彩——淡朴与艳丽、单纯与斑斓,以及不落窠臼的书写与情感——把这几样糅合在一处,至少在景德镇,目力所及,是颇少见的。”此次展览策展人在展览序言中写道。
展出现场
《梅问·幽香》局部 55x23cm
《卧游》57x57cm
据王豫明介绍,他在中学时曾苦练书法,并与四川一名师学了三年写意花鸟画。
“这正是王豫明的从艺之路的底色所在,”策展人认为,“是以王豫明其后从未按部就班,而是以‘斜杠中年’的姿态出现,然而往往又歪打而正着,融会而贯通。回溯其艺术之路,他最初可以说是一位真正的摄影家。他的镜头,重生命状态与情绪的收敛,无论是暗夜里的孤影,静默的残荷,流落他乡的艺人……平常场景,不动声色,却自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这打动无疑来自摄影者的思想与视角,一种以真诚平实观照一切,而求得内心的自然与真实。”
王豫明最早从事摄影时,对于记录乡村文化尤其感兴趣,十分喜欢拍摄众多的市集、大众节庆、民俗,或是仅仅记录它最真实的一面。《早晚》中的作品为他赢得了平遥国际摄影节的大奖。
沉浸于摄影之中的王豫明
其后他又推出了《呓语》系列摄影。知名摄影评论家杨小彦关于其摄影评论的《眼角镜余》,以“图像呓语”为之命名:“我从他的《呓语》系列中,倒是看出一种无奈与放任。他希望自己不是一个拍摄者,而是一个真正的梦游者,然后从梦眼中认识城市。‘呓语’是一个很好的关键词,点出王豫明内心所希望的状态。有意思的是,我仍然不认为王豫明是真的‘呓语’,他针对一种熟悉的影像传统,一种人们已经习惯的城市形象,而给出自己的答案。问题是,他的答案本身并不是呓语,而是关于‘呓语’的影像定义。”
王豫明作品《呓语.2003》
王豫明作品《早晚.2003》
《梅问·素心不易》28x23cm
《梅问·素心》28x13cm
据展览出品人刘骅介绍,为了艺术,王豫明远离都市喧嚣,在景德镇一呆就是十几年,结合其艺术直觉与感受,在高温色釉领域进行一系列窑变釉的探索,从高温窑变到亚光彩釉的配制,生成了独特的陶瓷材料语汇。色釉瓷绘《梅问》《卧游》系列作品,以书写入画,釉色超然,曾获首届中外陶艺家原创新品大赛金奖,同时应邀赴法、意、美、德等国家举办展览,并被相关艺术机构及个人收藏。
对于为什么甘于做“景漂”,在景德镇一住十几年从瓷艺的问题,王豫明说:“中国瓷器和茶叶、酿酒都是一个道理、景德镇不仅仅是高岭土、这里的空气、水、气候变化、一切的一切都适合烧瓷,这就像茅台酒一定出在茅台镇,龙井一定出在龙井村,是一个道理。”
对于瓷画,王豫明有着对器型的敬畏与利用,如他所言:“如果对器型本身艺术性缺乏敬畏时,绘画与器型就会是两张皮,无法融合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好的作品是人生和自然的赐予,是表达作者情感的内容与形式。”
展出现场的王豫明(左)与知名收藏家陈利
展出现场
他的瓷画现在仍是以“水+墨”持续咀嚼前贤,如四僧、扬州八怪等,并以暗夜里的火,变之幻之,探索之,这其中,当然有成功的,也有不尽如人意处。然而,那些以素瓷或特殊釉色为底的小品,如大块而简洁的山,似乎与莫兰迪有相通处,读之如泛黄的旧纸,自有一种静谧,而在梅石的写意间,尤善于利用釉色与窑变。
《梅问·疏影祥云》54x37cm
展出作品
“是瓷是画”展览现场
展出现场
在此次展览的开幕式上,知名艺术评论家徐明松、张立行、艺术家宋海冬、刘春杰、陆春涛、马良等就王豫明在瓷艺与书画之间的融会、创作进行了交流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