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资讯丨齐奥朗探寻眼泪的起源,谁是眼泪那苦涩之光的源头?|《眼泪与圣徒》

来源:商务印书馆 2023-02-11 16:08:21

《眼泪与圣徒》是这样一本书,无关乎上帝与信仰,无关圣徒与宗教,它只是齐奥朗表达出一种对生命之底、存在之惑的质疑和追问。

《眼泪与圣徒》

[法]E.M.齐奥朗 著 沙湄 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入选“2014年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

★哲学家齐奥朗年轻时的轻狂之作,神秘主义哲学著作,豆瓣8.9分

E. M. 齐奥朗是一位尤其需要去想象的作者。身为作家,他特别精熟于在文本中玩弄作者虚构的生灭游戏,实际情况使这一游戏愈发复杂:他在现实中拥有两种生涯、两种身份、两种作者语态——1930年代的罗马尼亚齐奥朗,1970~1980年代的法国齐奥朗(有名得多)。

他在《眼泪与圣徒》中沉思的神秘主义经验极为强调眼睛、强调对不可见事物的观看,以及寻求近切地认识一种超常的非经验实在。既然神秘主义的语言观念是悖论性质的——只有沉默才能涵盖无限和不可见者——那么,他此时保持沉默或以目传言也许正是得体之举。齐奥朗现在已是全然的局外人,正如他的众圣徒。

其实在许多方面,他一直都是个局外人,但如今他向“幽微之境”的迁徙不留余地而且不可逆转。他炽热的绿眼睛宛如两潭不属于此世的光源。

《眼泪与圣徒》是对于圣洁的沉思,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圣洁。也就是说,并非传统圣徒传中因德性而受崇拜的殉道者和英雄,而是以灵性高度著称的神秘主义者,他们拥有关于上帝的私密知识,导致又一场“绝对在历史中爆发”。

书名《眼泪与圣徒》与罗马天主教传统中“眼泪的恩赐”有关。《灵修辞典》(Dictionnaire de la spiritualité)将“眼泪的恩赐”描述为“一种复杂的现象,由特定的灵性情愫及其具体表征构成”。

本书列举了神圣之泪的三种类型:悔罪的眼泪(恐惧懊悔的净化之泪),爱(或恩典)的眼泪,为基督受难而同情哀泣的眼泪。13世纪早期从阿西西的圣方济各(st. Francis of Assisi)开始,占主流地位的是最后那一类型的眼泪。

齐奥朗在文中反复提到因怜悯基督受难而流的眼泪,那是西欧神秘主义的特色。神秘主义“这一运动所朝向的对象超出了实际经验的限度”。它也是“对上帝之临在的直接而被动的体验”(《灵修辞典》)。

这“运动”是一种逃避——通过祷告、默想和静观——逃离此时此地。其目标是与上帝归合,其核心是道成肉身与救赎的奥秘,因为基督的人性被视为人与神之间的中保。凭着对受难基督的感同身受之情,人得以从“堕落”状态中获救脱身,与上帝归合,从而分有神性。

眼泪被看作恩典的标记,上帝临在于人心的外部表征。对这恩赐的许多描述都强调眼泪不可言喻的甜蜜。而齐奥朗从一开始就把神秘主义话语拧了个倒转,因为对他来说,眼泪并不甜蜜,而是苦涩的:“当我探寻眼泪的起源,就想到圣徒。他们会是眼泪那苦涩之光的源头吗?”

爱说反话的人难免被误解。尼采的命运如此,步其后尘的齐奥朗也不例外。

“上帝已死”的光芒太刺眼,它照亮了前景,潜台词“上帝活过”喑哑于幕后。无论他对上帝如何咆哮,无论他偶尔言及的“强力意志”被政治意识形态的放大镜过度诠释到何等地步,我们只要记住这句话,就距离他的内心不远:“诅咒比神学和哲学沉思更接近上帝。”1930年代的罗马尼亚齐奥朗,是一名慕道者。

罗马尼亚,1930年代中叶。意气昂扬的青年,已然是新生代知识分子心目中的明星作家,齐奥朗长时间泡在一座特兰西瓦尼亚图书馆里(位于故乡锡比乌)孜孜研读圣徒传记。这位当代的圣徒传作者,“梦想”自己是“这些坠落于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圣徒的〕年代记编者,他们内心激情的知己,为上帝而失眠者的历史学家”。

问题自然随之而来:一个健康正常、公开承认恋慕生命、在政治上积极进取的小伙子,为什么会想要“擅闯天堂”,一窥圣徒的秘密?在尼采《善恶的彼岸》的一个段落中,或许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善恶的彼岸》

The World AIDS Day -

迄今,最强有力的人在圣徒面前总是谦恭地低头致敬,视圣徒为克己和绝对自愿守贫的难解之谜——最强有力的人为何会如此俯首称臣?他们在圣徒身上发现了……高人一等的力量,它愿通过这种克制来验证自身;在意志的力量中,他们认出了自己的力量和权力之爱,并且懂得了如何荣耀它:他们荣耀圣徒时,便荣耀了自己身上的某种事物。

此外,对圣徒的沉思使一种怀疑出现在他们心中:这么严重的自我否定和反自然行为不会是一无所求的……总之,这个世上的强力者学会了去拥有一种新的恐惧,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力量,一个陌生的、尚未被征服的敌人:那就是迫使他们在圣徒面前停下脚步的“强力意志”。他们不得不去质疑圣徒。

齐奥朗书名中的圣徒属于一种新类型,大部分是平信徒,且多数为女性,人称“神秘主义者”(mystics)、“灵修士”(spirituels)、“冥想家”(contemplatifs)、“光照派”(alumbrados)。他们达致基督教信仰的方式是反神学、反建制的,仅仅基于直觉和情感。

书中出现的很多名人都曾为西欧神秘主义文库留下经典之作:埃克哈特大师(Meister Eckhart)、圣加大利纳·锡耶纳(st. Catherine of Siena)、圣女大德兰(st. Teresa of Avila)、圣十架约翰(St. John of the Cross);但不出名、不寻常的人物更多。

齐奥朗的写作风格在他早年《眼泪与圣徒》中早已成型:一种反体系和反智性的哲学随笔,一种源于极度个人化和情绪化的沉思碎片,一种继承自尼采和索伦·克尔凯郭尔的对整体和系统哲学的反叛。

齐奥朗的写作某种程度上是对生命哲学的摒弃,但这种摒弃不是彻底放弃对哲学的反思,而是采用一种更加极端的方式,把生命中的一切都推向我们难以理解的极致。

桑塔格评价他的写作时说,齐奥朗的写作特色是,他用于开头的正是别人用于结尾的,“由结论开始,他就是从这里开始写”。所谓从结论开始,即是说把我们理解的能力拓展到我们无法理解的地方,比如说从死亡和自杀开始,从绝望和虚无开始,从腐烂的生命开始,从哲学与妓女的关系开始,从疯子的胡言乱语开始……

《眼泪与圣徒》是这样一本书,无关乎上帝与信仰,无关圣徒与宗教,它只是齐奥朗表达出一种对生命之底、存在之惑的质疑和追问。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