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墓:南宋的墓葬与礼俗》|年度阅读推荐
我们的年度阅读推荐已经跟大家见面啦。在“时间的眼睛”这个大主题之下,我们将书单分成了四个单元:记忆与留白、视野与方法、对话与回响、凝视与想象。它们跨越了文学、社科、艺术等传统书单划分类别的藩篱,提供了更综合的观察面向。我们通过寻找共同点和差异,和大家一起搭建起本年度的思考版图。本篇推荐的是“凝视与想象”单元的《读墓:南宋的墓葬与礼俗》(以下简称《读墓》)。
《观我生:壁画上的中国史》
(资料图片)
作者:苗子兮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年9月
提到古代墓葬,最受众人瞩目的,当属先秦三代堂堂皇皇的鼎彝礼器,汉代侯王的恢弘山陵、六朝隋唐绚烂多彩的墓室壁画,以及明清帝王的陵寝地宫。而南宋,作为一个偏安江南的王朝,这一时期的墓葬既缺乏那种堂皇的气派,也鲜少那种恢弘的丰姿,因此鲜少受到世人瞩目。一如长期从事南宋墓葬考古研究的学者郑嘉励所指出的那样,“长方形竖穴墓室,体量不大,若无新奇的随葬品或重要历史人物的墓志出土,几乎别无所述”。但事实并非如此,自唐世崩塌,五代变乱,及至宋代,再到靖康南渡,其间整体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变革的关键结点,便在南宋一朝,其影响一直延续之后元明清三朝,乃至于今天。
郑嘉励的《读墓》正是这样一部探究南宋墓葬的考古学著作,它不仅是目前南宋墓葬考古研究领域惟一一部全面而系统的通识性著作,同时也是对那些轻视南宋墓葬考古研究者的一个响亮的答复。如果说史书笔乘记载的南宋时代,提供了一套留存至今的地上历史资料,那么南宋墓葬则为后世提供了一套地下的考古资料。本书的基本资料,是从南宋墓葬考古资料出发,但一如作者所指出的那样,历史时期的考古关键之处,在于处理文献与考古之间的关系。考古的起点是实物遗存,常常存在碎片化和研究样本的局限性,文献则提供了一套成体系、有规则、深理入论的解读方式,两者之间既有相合相应之处,也常常出现龃龉抵牾之处。文献是理论,而考古则是实践,因此,常常会出现“这与书上写得不一样”的状况。如果仅仅将这种矛盾简单地归诸考古与文献之间的差异,那么就会错过深入历史的一个重要的门径。
两宋时代,正值一个社会世俗化的关键过程,昔日礼制的诸种规制,也深入民间。宋代士大夫撰写的各种家礼,被作为民间实践礼制的范本而得以普遍推广,体现出自上而下“以礼化俗”的努力。但另一方面,民间社会本身已经形成了某种的传统与习俗,同样具有强大的惯性与韧性。当自上而下的礼制与民间社会的传统习俗相接时,必然不会衔接顺畅,不免产生方凿圆枘之处。另一方面,南宋时代,北人南渡,即使是谨守礼法的世家大族,也不得不在改换地域后进行种种调适。起居生活要适应改变,墓葬更要因地制宜。透过南宋墓葬考古,我们能够看到这种社会整体变革中既有连续承继,又有断裂调适的一面。作者在书中着力分析的南宋墓葬,从墓葬的结构、布局、规划、营建、陪葬品的陈设、摆放,圹志碑铭的书写安置,无不体现出礼与俗,时与变在融合与拒斥之间的强大张力。
诚如作者所言,地下世界是地上生活“变形的镜像”,但之所以是“变形的镜像”,正是因为那是生者为死者构思营造的世界,灌注了生者的理念、追求和向往,它并未完全是真实生活的写照。两者之间的差异,正是理念与现实之间的差异,但正因为存在这种差异,才能让我们同时看到古人的理念与现实。也提示立足今天去探究历史的我们,在古今的相同与不同,变化与不变之间的界限究竟在何处。
撰文/李阳
编辑/王青
校对/赵琳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