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视讯!《别匡山》:

来源:封面新闻 2023-01-30 07:03:08

《别匡山》:


【资料图】

李白踌躇满志辞别故乡

今日大匡山图据江油市人民政府官网

李白像(马睿临)

大匡山秋色图据江油市人民政府官网

□马睿

《别匡山》描述了匡山清晨美丽的画卷,群峰青翠的颜色深浅不一,树木参差不齐。藤影随风飘动,垂到栏杆上。山上野径交错,狗儿一会儿跑到前面一会又跑到身后。夕阳随着晚归的樵夫下山。诗人矗立云间,聆听林中阵阵猿啼,在失鹤池中洗碗的山僧见了这美景,也惊掉了手中的钵盂。别怪不再留恋山中的美丽景色,诗人已将满腹文韬武略献给了这个伟大时代。

壹 辞别故乡

准备外出干一番大事

人不是神,不可能预知未来。但聪明人往往能根据自身的优势劣势、性格、经历等要素,研判出未来人生的大致走向,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争取到最佳的结果。

李白在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辞别故乡之前,其实已有过一次从政的经历。据史料记载,他曾在昌隆县衙当过一段时间小吏。一天,他赶着牛从县衙大堂上经过,惹得县太爷的夫人批评了他几句。李白不但没道歉还顶嘴道:“素面倚廉钩,娇声出外头。若非是织女,何得问牵牛?”县令听了很是惊异,不但没再追究此事,反而刮目相看,提携他做了自己的书僮。但得罪了太太就相当于得罪了老爷,可以说,李白此举好比是在仕途上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又有一天,县令外出调研,看见远处发生了森林火灾,县令是个文化人,遂赋了一首《火山》:“野火烧山去,人归火不归。”刚吟出前两句,思路突然卡了壳,始终想不出后两句。这时,李白脱口而出:“熖随红日去,烟逐暮云飞。”

从文学造诣来看,李白比县令确实要高很多。但李白作为下属如此嘴贱,让县令大为难堪,在随行的县丞、县尉、师爷、捕头、衙役、轿夫、马夫、跟班一大堆人面前陷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但县令毕竟是一县之首,还是很有涵养的,虽然心里大大地不爽,但嘴上也没说什么,算是放了李白一马。不过,李白此举,相当于在仕途上埋下了第二颗定时炸弹。

果不其然,没多久,李白在跟着县令视察汛情时又一次激怒县令,之前埋下的定时炸弹一瞬间统统爆炸,彻底炸断了李白的仕途之路。

李白自知闯了大祸,便不辞而别,于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躲到大匡山隐居。

其实,在县衙当小吏虽说是不入流的“杂途”,不如科举出身升得快。但只要混得好,甚至还能当上宰相,例如秦朝的李斯和唐朝的牛仙客。

正如清朝中期大臣曹振镛所言,在帝制时代,官场的游戏规则是“多磕头少说话”。通过这段小吏经历,我们就能看出,李白不仅恃才自傲,还爱出风头、好表现、炫文采,为人处世丝毫不顾及老爷、太太的面子和情绪,尽管他十分热爱从政,却根本就不擅长从政。换成别人,早就改行另谋他途了,可李白不,他到死都觉得自己适合当宰相。

那么,李白到底在哪个县衙当小吏?

据史料记载: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李渊下旨将昌隆县一分为三,分别是昌隆县、显武县和文义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李世民下旨裁省了文义县。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因为唐中宗名叫李显,为了避讳“显”字,朝廷又把“显武县”改为“兴圣县”。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禅位给儿子李隆基(也就是著名的唐玄宗),为了避讳,朝廷又下旨把“昌隆县”改为“昌明县”。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又将“兴圣县”裁撤,并入“昌明县”(刘昫《旧唐书》卷四一《地理志四·剑南道·绵州》、宋祁《新唐书》卷四二《地理志六·剑南道·绵州府巴西郡》)。

唐高祖把昌隆县一分为三后,昌隆县治驻今江油市太平镇让水读书台村,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迁至今江油市彰明镇,辖今涪江以东地区。显武县治驻今江油市九岭镇,辖今涪江以西地区。文义县治驻今江油市小溪坝镇,辖今天涪江以北地区(郭声波,《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显武县”前后存在了85年(620年-705年),兴圣县前后存在了9年(705年-714年)。

李白逃入大匡山避祸时,青莲地区正好归兴圣县管辖。因此,李白当小吏的县衙应为兴圣,而非昌隆。

江油境内,有一大一小两座匡山。作为避祸之地,李白与匡山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大匡山(又名大康山)位于今江油市大康镇书院村一组,“在县西三十里,……《名胜志》云:‘高耸亭亭,形如匡字’……山畔有松”(清光绪版《江油县志》卷三《山川志》)。

小匡山(又名读书台、点灯山、翰林山、虎头山)位于今江油市太平镇读书台村一组。“在县西四十里,……亦李白读书处,峰巅夜有光如灯,但不常见”(清光绪版《江油县志》卷三《山川志》)。

从李白的家(今江油市青莲镇月圆村五组)乘船,沿让水河(又名青漪江、平通河、雍村河、廉让水、小河)溯流而上约16公里便抵达小匡山脚下,若再溯流约12公里便是大康镇场镇,从场镇再走6公里左右陆路就抵达大匡山了。此山远眺其形宛若一只倒扣的筐子,故有此名。

李白少年时在小匡山读书,青年时则在大匡山读书,《别匡山》写的就是大匡山。

贰 历史悠久

大匡山为历代文人所题咏

大匡山的历史很悠久,早在唐太宗贞观年间,便有僧人释法云(又号长眉僧)在此开创经堂,道行远播。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因久无李白消息,作《不见》云:“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唐广明元年(880年),唐僖宗幸蜀时,敕赐中和寺,旁有李白祠(清光绪版《江油县志》卷十三《坛庙志》)。

五代时,前蜀左谏议大夫、著名诗人、道士杜光庭游览匡山,作诗云:“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障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

北宋时,因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改名“康山”。“自唐以前,匡山即为讲学地也。”(王麟荧《匡山书院记》)。

宋朝时,僧人释道圆结亭桧下,吟诗刻石。宋元间,有庵无寺。

明永乐四年(1406年),僧人释明镜、释悟忠师徒兴建正殿三间;明景泰元年(1450年),僧人释悟通、释悟体兴建观音殿;明景泰三年(1452年)冬,天王殿竣工;明景泰四年(1453年),中和寺重修工程竣工。

清乾隆年间,著名诗人、戏曲理论家李调元游览大匡山,赋诗曰:“太白祠前草欲芜,米颠碑迹半模糊。平生亦有清平调,诗到匡山一字无”(李调元《太白祠二首·其一》)。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八月,龙安知府蒋德钧携宾客游览大匡山,见李白“遗像黢昧,满目榛莽”,遂萌重建之意。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春,龙安知府蒋德钧主持重建了太白祠。工程竣工之际,恰逢四川提学高赓恩(字熙亭)按试至此,特在祠内举办宴会,以资庆祝。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蒋氏又在祠侧重建了匡山书院,并邀请湖南布政使李榕(字申夫)等知名学者讲学。此时整个建筑群共有各类馆舍、殿堂房屋100余间,规模宏大。光绪年间,书院先后培养出凌廷禄(丙子科)、熊焕(乙酉科)、张琴(戊子科)、罗秀书(庚子辛丑科恩正并举)、张政(癸卯科)五名举人。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匡山书院学子张琴(江油义新人)中恩科进士第四十六名,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授安徽庐江知县,这是清朝时期江油唯一一名进士。

之后,匡山书院、太白祠等被毁。

叁 景色优美

李白在山中一待就是十年

大匡山的景色十分优美,拥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飞泉瀑布,山顶有一个太白洞,东北还有一座大明寺,史称“龙安之胜,首实大匡”(徐大昌《匡山书院记》)。站在山巅,可“西望金光洞,奇峰嶪嶻,浓云如絮,吞吐歘忽,尚有岩栖谷隐者流,烧丹炼汞求暇举耶?东侧苍然弥望,若隐若见者,彰邑之城郭在是也。上有太白洞,幽深莫测,入者多见石芝、石笋,瑰奇诡异、可惊可喜之物”(唐棣华《游匡山记》)。

诗中的“失鹤池,一名饲鹤池,《旧志》在县西南三十里大匡山下,李白诗有‘洗钵僧临失鹤池’句,近人闻在戴天山之右,且以戴天山在匡山之顶,形最陡峻,山后稍宽厂(敞),上有饲鹤池故迹。断瓦残砖累累,皆是其为当日寺观可知。……《旧志》谓在太华、天仓二山之顶,似误”(清光绪版《江油县志》卷三《山川志》)。正因拥有众多的自然、人文、历史和地理资源,“匡岫贤踪”也被誉为江油八景之一。

在唐代,寺庙不仅是宗教场所,还有学校、集市、旅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救济院等功能。李白在大匡山中养鸟、练剑、读书、植松,一待就是十年。

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24岁的李白辞别故乡,准备外出干一番大事。在辞别匡山之际,他满怀豪情地高呼:“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书,代表文韬。剑,寓意武略。在即将离开培育自己十年之久的大匡山时,李白写下此诗与之告别,以感谢故乡的庇护与呵护。

李白此时踌躇满志,后来却扼腕长叹:“误学书剑,薄游人间。……有才无命,甘于后时”(《暮春江夏送张祖监丞之东都序》)。可见他对自己选择仕途,还是有所悔悟的。

作为一个拙于从政的人,大匡山是李白仕途的避风港。但当他即将离港而去,驶入宦海,又将遭遇多少惊涛骇浪呢?不禁让人替他捏了一把汗。

别匡山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影摇风拂槛垂。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