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长思凝众智 挚笔汇深情

来源:今晚报 2023-01-07 06:58:57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壬寅倏忽将尽,秋深冬浅之际,收到恩师刘泽华先生长女刘琰女士寄来的《中国政治思想的反思者》一书,沉甸甸的两卷,不禁感慨万千,浸入一种思念缅怀的情绪状态中,万千思绪,一时涌来……

全书装帧精美,品质优良,用纸上乘,甫一经手,即有沉重之感。腰封以浅灰色为底衬,上分别印有刘泽华先生的影照和手稿。影照简洁传神,先生笑貌,历历在目;手稿信笔写来,缭乱不拘,多有改画标记,可以想见先生当年默想沉思、奋笔疾书之状。书分两卷:追忆卷,学术卷;顾名思义,前者为纪念性文章,书皮为精装浅红色,集中了门徒弟子、挚友亲人的感怀哀思,后者为学术性论文,书皮为精装浅绿色,凝聚了先生一生学术的精华,一书在手,便可揽知先生学术概要。此书主编为泽华师的亲人:师母阎铁铮,长女刘琰,次女刘珞,编纂此书的意念经历了一个由朦胧到清晰、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在“后记”中,刘琰、刘珞女士详尽地记述了这一心路历程,这也是今天我们能看到这本书的思想源头。当年萌生一念,今日大著在手,披览心潮澎湃,音容人间长留……这期间,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坚持,唯有亲历者自知。

“追忆卷”中所收录的几十篇文章,一一记载、抒发了亲朋学子们与先生的交往始末和怀念之情,谊结于往而存于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本为纪念性文章的共同特征,但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众多相关悼念、追忆、思念性文章的结集,而且具有一定的史料研究价值。这样说的依据在于,泽华师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领军式人物,“刘泽华学派”或“王权主义学派”已经在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文章具在,此不赘述。但是,如果从全景式考察“刘泽华学派”这一视角出发,此前有关“刘泽华学派”的文字材料似有一个缺陷,即它们都是已经发表的学术性论文,是已经成文的思考性结果,而在这些学术性、思考性的理性成果背后,还有很多感性的材料、活泼生动的故事、具体的生活场景。这些材料、故事看似散碎、平庸、凌乱,但却是构成那些抽象的、学术性成果的必要参考背景,失去它们的支撑,就显得抽象、空洞——这些又恰恰是一般学术性文章难以具备的。而《中国政治思想的反思者——追忆卷》的问世,就弥补了这种不足与缺憾。此卷的文章重在追忆,而追忆的主体则是记述者们与泽华师的交往过程中一个个具体的交往场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份份峥嵘岁月结下的友情,一幅幅师生互动、切磋思考的真实场景……这使我们看到了以一己之力揭橥“王权主义”密码的那个严肃的思想者的日常生活状态,看到了泽华师为什么要把“王权主义”作为主攻目标的人格因素:平易近人,博爱同情,仁厚包容……

“追忆卷”记叙的故事很多很多。通读过后,联系起来,一个活生生的泽华师的形象就丰满许多,站立起来。宁宗一、冯尔康、方克立、曹月堂几位老友的文章详细描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泽华师的遭遇、坎坷和思考特质,更重要的是,这里面深藏着先生学术目标形成的思想密码,如曹月堂先生的文章《毕生的回忆——我与泽华兄》中,就有相互交往的书信,这些文字简要勾勒出“文革”及之前的中国政治生态,是研究一代知识分子史的一手材料,具有“信史”价值。

而莘莘学子的文字则记载了如何与先生相识、结缘、相互砥砺的过程。这方面的内容很多,体量很大,随意翻阅,就能发现很多感人的细节,例如很多学生本来是与先生素昧平生,因各种原因要面见先生,也无预约的概念,就冒昧上门,如林存阳在《毋自欺 新思维 思想火花》一文中,就记述了自己“年少无知”“冒冒失失”登门求教的过程,熊培云在《幸有斯人慰寂寥》一文中也有近似的记述,在上大二之时,也是“冒昧地闯入了先生位于南开园北村的家里”,从此结缘。先生作为教授和长者,并没有因为学子的唐突冒昧而不悦或拒绝,而均是认真接待,均能找到与对方的共同点,虽是初次见面,但交流的时间都很长。这只是随举两端,如细细搜寻,相信这样的例子在弟子们的文章里随处可见……众水朝东,海纳百川,先生的包容气度于此可见一斑。

亲人们的追忆文章中,则更有助于读者了解一位思想者在家庭生活中的模样,具有“传记”或“评传”的史料价值,如闫铁铮、刘琰、刘珞的文章中,就有很多外人难以得知的珍贵细节。当然,这类文章也不是只记述亲情,表达爱意,同时也具有研究和史料价值。如师母闫铁铮《相濡以沫六十载》一文,不仅详细记载了与泽华师相识、相知、相爱、相濡的漫长历程,也同时记载了泽华师一生的遭际和所经历的不同时代背景,这里面包含着大量的思想性信息:因为任何思想都不会凭空产生,想理解泽华师的“王权主义”思想体系,必须要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而欲了解其时代,师母闫铁铮等人的文章则是一个绝佳的观察窗口,所谓欲知人、必论世是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