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环游戏

来源:今晚报 2023-01-07 07:03:49


(相关资料图)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1841-1919)是法国著名的印象派画家。他的作品中肖像画的数量较多,大部分是按照付费客户的要求而作,《带着木环的女孩》就是其中之一。画中主角是一个名叫玛丽·古戎的小女孩,雷诺阿为她家兄妹四人各画了一张,每人的装束、动作均不相同。玛丽的肖像画选择了在花园里玩耍的主题,她身穿浅蓝色衣裙,扶着一个半人高的木环,手拿一根用来帮助环滚动的木棒。在她身后是一片色彩绚丽的花朵和茂密的树叶,如同在光影中变幻,显示出印象派绘画的特征。

玛丽拿着的环是玩“滚环游戏”时必不可少的玩具,如今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汽车等交通工具对活动空间的挤压,这一游戏已经逐渐远离了孩子的生活。在19世纪的欧洲,滚环游戏被列入许多学校的体育课中,使用的工具通常分为木环和铁环两种,女孩玩木环,男孩玩铁环。

滚环游戏的历史远比现代人想象中要悠久,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花瓶上已经描绘了一个青年手拿一根短棍、拉着立起来的大圆环的场景,应该是在做滚环前的准备工作。当时使用的圆环是用青铜制成的。重视体育的古希腊人认为,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圆环滚动是一种方便的锻炼方式,据说连“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都认为这种游戏有助于改善体质。古希腊男子在推着圆环跑的同时,还会加入其他运动形式,比如跳过另一个人在滚的圆环、将标枪投过滚动的圆环等。古罗马人改进了推动环的短棍造型,做成带有木柄的金属棍,一头分叉,形如钥匙,并在大环上套了一些能滑动的小金属环,让它在滚动时能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提醒行人避开。

19世纪40年代,由于在伦敦街头玩滚铁环的男孩太多,不仅噪音扰民,失去控制乱滚的铁环有时会撞到步行或骑马的人甚至导致受伤,伦敦警方干预了一阵,还没收了一些铁环,但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男孩们玩的铁环有的是铁匠铺专门制作、售卖的,但更多人用的是废弃的桶箍、车轮等部件。

20世纪90年代一度在我国流行的“呼啦圈”,其实也可以视为滚环游戏演变而来。早在14世纪的英国,就已经出现了用身体摇摆让木环转动的锻炼方法,但有医生认为这会造成腰椎脱臼。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家玩具公司参考澳大利亚儿童玩滚环时将环套在腰间转动的形式,制造了轻便的塑料大环,并用夏威夷传统舞蹈“Hula”为之命名,很快风靡一时,两年内销量达到1亿多个。转呼啦圈虽然能起到锻炼腰部的作用,但需要适度,有腰肌劳损或脊椎疾病的人不适宜做这项运动。

北美洲印第安人有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Chunkey”,它的玩法和滚环游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用来滚的却不是大铁环,而是一个直径约10厘米、边缘厚中间薄的圆形小石盘。玩的时候,在场地上固定几根刻有凹口的木柱,每人拿着一根长棍,边跑边推着石盘滚动,石盘准确碰到凹口的人就能得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玛丽古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