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时讯:面对变化,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来源:社会学了没 2023-01-02 22:53:05

大家好,我是社长老梁。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变化,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成年人的世界,快乐很难。当下的我们需要面对更多不确定的因素,面对充满未知数的未来,无疑是更难了。 可能焦虑,可能彷徨。但不论外界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还能做到的,就是装扮自己的内心世界,专注于当下的生活,体会哪怕是微小的感动和快乐。只有内心足够富足和坚定,才能不被历史的洪流裹挟,过好自己的人生。


(相关资料图)

向内探索内心的宇宙最近看完了许倬云老先生的新书《往里走,安顿自己》。 他以自己颠沛流离的亲身经历为例,为正在迷茫中的年轻人指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往里走,才能安顿自己。“说实话,我这一生的日子不好过。天生残缺,到老了已经病了几十年,如果不往里走,我不可能活到今天 ......我们如果能够打造好自己的内心,不再追求短暂的高兴的‘快’,不再追求短暂的虚荣的‘乐’,我们的行为、感情就能通达天地和灵魂。”许倬云一生坎坷,他所经历的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最终能够在困顿之中,成长为一代史学大家,靠的就是 向内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

什么是向内探索?

如果两个人每天接触到的信息是相似的,向内探索的人,会把这些观察和感受投射到内心深处,进行认真的思考,最终可能从中得到灵感,或是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没有向内探索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些都是无用的信息,直接就抛之脑后。

在一个浮躁的、急功近利的时代,向内探索看起来是一件性价比不高的事。

我们明明可以花三五分钟,就看完一期名著解读的视频,甚至还可以两倍速播放,为什么还要花一周或一个月的时间去阅读原著?

这就像是精读一本书和泛读一本书的区别,最终得到的知识也是不同的。碎片化的知识,很多时候都是你以为自己听懂了,但是当别人问起来,会发现很难再复述一遍,或是说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很难真正化为己用。

鸟鸟在《脱口秀大会》吐槽做题思路,“我到了社会上才发现,会做题也没有用,因为很多人生最重要的问题,参考答案都是略。”

人生中所面对的诸多问题,并不是选择ABCD,或者填空题那么简单,背后需要一整套的思维逻辑和认知能力,这些都需要向内探索的力量,去多听多看多想,学会从任何地方学习经验。

而是否向内探索,沉淀自己的内在修养,关乎着自己的人生。许倬云认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当下的你自己塑造或培养的。

“‘样子’可以叫作‘修养’,也可以叫作‘印象’,或者说是一个认识你的指标,它反映的是内在的东西,而不是外面的衣装。你的每一句话是让自己更好看还是更难看,是你需要时时刻刻注意的事情。”

中国人总是说“命由心生”,五官是无法改变的,但是五官的状态可以改变,这就是内在修养对一个人的改变。所以,长相相似的两个人之中,一个可能看起来贼眉鼠眼,一个可能看起来慈眉善目。

网络上流行一个词叫“人设崩塌”,指的是某人与预设好的外在形象差别很大。不管是多么苦心经营的一个完美人设,都可能因为某一个细节而暴露自己。毕竟,虚假的东西是难以持久的,就算能够瞒天过海,最终也瞒不了自己。

可以说,只有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智识进行更新,才能更切实际地接近你想成为的那种人。

在流量时代,做一个内在富足的人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很欣赏颜回不追求富贵,就算穷困仍然快乐的生活态度。这种快乐,源于颜回内心世界的丰富。对物质没有太多的要求,也就不会攀比或者不满。这恰好是当下稀缺的品质。在流量时代,我们好像每天都有很多机会,随时都可能写出10w+的爆款文章,或者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网红阿婆主。当成为网红可以轻松月入十万,谁还愿意做一个月入6000的社畜?

但事实上,越是高收益,就越是凶险万分。生命周期越来越短、MCN公司的“压榨”、收入极度不稳定,工作强度可能比上班还要大很多。如果今天数据很差,就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如果每天都数据很差,就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真的不行。每天追着热点跑,很容易被流量裹挟,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内心有定力,有主见,才能够不随波逐流。

《孟子》中,对大丈夫提出了三大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说的就是内心充实的力量,能够做到不被富贵荣华迷了眼,也不会因为贫困而动摇自己的内心。

更何况,数据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或者一件作品的好坏。写出《红与黑》的司汤达,在世时籍籍无名,怀才不遇,作品也无人问津。他说,“我的书,是写给未来的,五十年以后会有我的读者。”《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作者在世时仅销售了2.4万本,反响平平,但后来成为公认的美国现代文学巨著。许多传世名作,都是在后世才真正被人接纳和喜欢。而当时流行的作品,不一定能够成为千古不朽的传世名作。

通过向内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变得内心富足,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那条路,不被眼前的流量或金钱乱花迷了眼。内心富足,还可以通过一些日常习惯来养成,比如坚持读书、冥想,或是坚持其他兴趣爱好。作家雪小禅在《无爱不欢》中说: “人的爱好,在生死攸关总会拯救他,因为漫长的时光是无法打发的,这些爱好,可以与时间为敌。”当眼光转向能做的事,让自己全然投入于当下的事情,去感受,去体验,那种徒劳的无力感就会逐渐消散。当我们看待事物不再只看表象,做决定时不再执着于表面的得失,外在的环境对我们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小,心也就更稳定了。

内心安定,才能安人一个内心富足的人,才能够将自身安定下来。这样做不仅对自身有好处,也能帮助到更多的人。你 有过理想吗?就比如我看到网上很多求助的消息,会叹息自己的力量过于微薄,如果以后变得更强大,就能够帮到更多的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很多人被北宋理学家张载这句话打动,并视为个人行为准则。但这种大气魄,作为普通人很难做到。许倬云认为,我们可以“先修己,再安人”,就已经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修你自己,像修一棵树——剪掉树上的残枝败叶,加水,加肥料,不断成长进步,这是修己: 修正自己做错的事情,把做对的经验留下来。只有把“修己”这一步完成了,接下来才有能力去“安人”。向内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成为内心富足的人,都是“修己”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在“安人”之前,需要先“安”自己的心。要做到安心,可以时常问自己一些问题:我是否有背弃承诺的时候?我是否有答应别人的事没有做到的时候?我是否有尽心尽力完成我应该做到的事?

......

时时反省自己,能够将心比心,做事不愧于己,不愧于人,才能安心。

在行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安人”。作为普通人来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对身边人有好的影响,已经算是一种安人。

比如苏东坡,一辈子被压迫,被贬黜。但是所在之地,都做了实事。贬到杭州,修苏堤,贬到徐州,治水,贬到海南岛,授文。他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现在,苏堤是杭州十景之一,去过杭州的人,都要去苏堤走走,看看苏东坡留下的湖山胜景。

面对逆境,面对失败,如果能像苏东坡一样安定下来,踏踏实实地做当下能够做到的事,尽管可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已经很好了。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自己并不是完美的神,会犯错,会失败,也有无法改变的事和迷茫的未来。但只要更多地去关注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而不是焦虑于无法控制的事情,就会发现迷雾逐渐被驱散,生活的节奏仍然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向内探索吧,发现自己内在的力量。亲爱的陌生人,祝福你我在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还能够踏浪前行,去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本文图片来源:unsplash

1.(美)许倬云(2022 ). 《往里走,安顿自己》. 北京: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3「社会学了没」共读会正在筹备中,优秀书目评选活动火热开启,期待您的投票。

如果你对读书感兴趣,欢迎加入共读会的交流群,第一时间获取共读会的信息。

加下方社长老梁微信,邀请你入群, 请发暗号:共读会交流群。

2023,一起变成更好的自己!

作者:李鱼

编辑:蒋冰心

你可能还喜欢:

往里走安顿自己,点个 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