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庙之文(大美长沙)
黎凛
那一天,浏阳文庙内人头攒动,书墨飘香,一场叫做“欢乐潇湘·最美浏阳”的群众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在这里举行。
这里,类似的文化展览活动每年都举行很多场。多少年来,这里的国乐古礼、翰墨书香一直润泽着山城的人们。诗书传家,礼乐化民,这是文庙的传统。
(相关资料图)
浏阳文庙、奎文阁、新算学馆、浏阳县立第一中学、浏阳市博物馆……我在它的多重身份中探寻厚重的历史,仰望无上的荣光;始建于宋,屡经兴毁与迁建,清道光二十三年重建大成殿……我在这里流连,聆听那从历史深处奏响的古乐绝唱;浏阳第一届党代会、第一届妇代会、第一届农民协会在此召开……我在这里徘徊,追寻那些先贤的足迹,倾听历史的遗响和现实的交响乐章……
在左侧的偏殿,我逐一细读介绍孔子生平与思想的图片。几十个小故事,生动地诠释了这位古代思想家与教育家伟大的一生,让我真正了解,什么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然对孔子与文庙都很熟悉,但我还是感觉有一种无法言说的东西在把我深深吸引。
穿过回廊来到庭院。麻石铺就的宽阔甬道,石砌台阶,石雕盘龙,高矗的露台,这一层层向上铺垫的力与美呀。原来建筑师的高超匠心里,不只是艺术与美学,还有更为可贵的人文精神。
32根大石柱支撑起大成殿的巍峨。万世师表本是一种难以企及的高度,却并没有带给我这个晚辈后学什么压力——至圣先师原是一个温文尔雅的长者,雍容大度原是一种可以亲近的风范。
焚香,鞠躬,祷告,只为表达一种敬仰和虔诚,真善美的追求在心底弥漫。就像我在诗里抒写的那样:“我看到无数黑色的、碧色的眼睛/怎样一遍一遍地抚摸,抚摸您/那线装的光阴/竖排的天下/繁体的思想……”
大成殿前的露台上,东西两角舞亭、乐亭寂寞兀立着。这是旧时文庙春秋祭孔舞乐场所。邱之稑,另一个让人尊敬和怀想的背影。
穿越历史隧道,回溯到公元1829年,清朝道光年间,当时的浏阳主政官聘请监生邱之稑专门创制浏阳祭祀乐舞。邱之稑不辱使命,制造成套古乐器,创新古乐谱,新编干戚舞,修建礼乐局,并写下《律音汇考》《丁祭孔乐备考》两本乐谱。融乐、舞、歌、礼于一体的浏阳文庙祭孔音乐得以问世。当美妙的和音从他亲手制作的匏埙、黄钟、凤箫里婉转而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被挖掘出来,一个崭新的时代在他的手中诞生了!数十年苦心孤诣的研究,换来了“雅淡和平”“精深正乐”的美誉,赢得了“国乐古礼在浏阳”的赞叹。
驻足庭院,我静静地怀想着,不禁有些恍惚。历史的镜头闪回,我来到了当年祭孔的盛典上:祭祀开始,主持人邱之稑身着蓝衫,头戴方巾,眼神明亮而温和。彩幡飘飘,乐生和舞生列队绕殿而行。擂鼓三通之后,随着一声嘹亮的“乐起!”顿时八音齐奏,诗唱相和。一片赞礼声中,只见64名舞生翩翩起舞。武舞动作遒劲有力,热情奔放;文舞动作不徐不疾,优雅大方。两百多人的礼、乐、歌、舞队伍,配合默契,气势壮观。我也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
镜头切换到2015年4月14日, 浏阳文庙内,“咚,咚咚——”,皮鼓响起,声传四方——身着汉服的舞生和幼童,按照古制表演迎神礼和开笔礼,重现穿越历史的浏阳古乐。尘封67年并濒临失传的浏阳古乐再度公开亮相。浏阳人对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却从未间断。正是浏阳人的坚持,浏阳古乐才得以抖落历史的尘埃,濒临失传的“国宝”重现熠熠光辉。
彳亍于浏阳文庙,看重楼耸立,亭阁巍峨,朱墙环抱。耳畔又传来黉门学子的琅琅书声。在一派祥和里,我感受着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共生,浓郁的情愫和悠远的文庙之文丝丝缕缕渗入心灵深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