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风格碰撞 激活殷商文化生命力 ——走访甲骨文书屋

来源:央广网 2022-12-22 16:55:42


(相关资料图)

12月18日,趁着天气晴好,李凤霞来到殷都区丹枫园广场北侧的甲骨文书屋打扫卫生,作为书屋负责人,定期打扫卫生、浇灌花草是她的职责。在她身后的书桌上,造型别致的工艺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李凤霞的同事正在临摹甲骨文,面前摆放着蛋壳工艺品(央广网发 梁亚杰 摄)

深褐色的底座托着一块黄色绸缎,绸缎上摆着5枚鸡蛋。其妙处在于,每个鸡蛋表面都刻着小篆一样的文字。“这可不是鸡蛋,而是蛋壳!”见记者疑惑,李凤霞指着蛋壳解释。原来,李凤霞在过期鸡蛋的底部打个小孔,把蛋液抽掉,就得到了完整的蛋壳。她和同事用刻刀在蛋壳上刻出篆字轮廓,再做一个底座,经过精心摆设,就得到了这件独特的工艺品。“这个底座可不是一般材质,你看看是什么?”李凤霞拿起底座说,“这是一块老树皮。我们在公园里、大街上散步,随处可见这些脱落的老树皮,于是就捡了一大袋回来,不需要什么成本,在树皮光滑面刻上甲骨文,喷上涂料,就得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装饰品。”老树皮、黄丝绸、鸡蛋壳,三个再普通不过的物件经过精心组合,构成了一件以文字为主题的工艺品。

在窗户旁,一块块刻着甲骨文的树皮由绳子串成串,悬挂在墙上。桌上,一大块树皮上铺着土层,土层上长满苔藓和芽苗。在这座甲骨文书屋里,树皮不仅能做成工艺品,也可以装饰成盆景。不止树皮、蛋壳,在这座甲骨文书屋,像木块、草纸这样再普通不过的材料,经过雕刻、涂画,都成为了宣传甲骨文、宣传殷商文化的媒介。然而,这座甲骨文书屋带给人们的惊奇还远不止此。

继续往书屋内部走,一张巨大的书桌上摆满了精美的文化产品,印有“四方来雨吉祥 东西南北授禾”的镇尺,寓意“福满全家”的桶状摆件,以殷墟出土文物亚长牛尊为原型的青铜仿制品,外包装上印有甲骨文图案的茶饼……这些宣传殷商文化的精美产品均出自安阳市青铜器铸造技艺和甲骨文篆刻技艺非遗传承人韩书清之手。

韩书清和殷商文化结缘颇深。作为研究、制作青铜器、甲骨文产品的专家,他参与设计制作的殷商文化产品和相关文化项目可谓久负盛名。“我们公司旗下的产品参与了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2015年上海合作组织首脑峰会。2018年外交部向全球推介河南,我制作的大型青铜鼎参与了展出。”韩书清说,为了宣传殷商文化,他成立了专门的文化公司,致力于制作、销售殷商文化系列产品,同时还负责多个和甲骨文相关的文化课题。在他的影响下,女儿韩笑也投入宣传殷商文化的行列,制作的“韩笑甲骨文解字”系列视频在网络上广受好评。

殷商文化和殷墟文物怎样“活”起来?如何“火”起来?韩书清认为,要挖掘更多文化元素,制作精美的文化产品投放到市场,让消费者能够接受。“当然,我们也应该多举办、参与文化活动,让殷商文化主题产品和民众面对面,这样才能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提高大家的认知度,从而达到宣传殷商文化的目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把公司的产品搬进甲骨文书屋。”韩书清说。

作为甲骨文书屋负责人,李凤霞认为,要让殷商文化出圈,让文物“活”起来,需要让博物馆里的文物、课本上的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已经退休了,平时不忙,就喜欢和志愿者同事来到甲骨文书屋琢磨一些东西。蛋壳、树皮、木块,这些东西在常人看来没什么用处,我们把它们收集起来制作成甲骨文工艺品,看起来虽有些粗糙,但是非常接地气,而且深受广大居民尤其是学生的喜爱。另外,我们也会邀请中小学生来到甲骨文书屋亲身体验,比如教孩子们在草纸上对着字典、字帖临摹甲骨文,在树皮、木块上雕刻甲骨文图案,这样的形式能把文化的神秘面纱揭开,让孩子们从心底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李凤霞说,尽管他们在书屋内做的文化摆件略显粗糙,但却蕴藏着设计者的智慧和汗水,所以这样的工艺品才能被大家接受、认可。

或用粗糙材质做成工艺品装点书屋环境,或凭专业技能制作文化产品推向市场,在这间甲骨文书屋里,殷商文化以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展示出来。两类产品、两种风格,拥有同样强大的感染力。在风格碰撞的瞬间,殷商文化以独特的强大魅力吸引着每一位到访者,激活了殷商文化的生命力。(梁亚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