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播资讯】研究发现:西汉乐律学家京房 “一日音差” 理论领先世界1700余年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12-18 18:48:29


(资料图)

中新网昆明12月18日电 (陈静)中国音乐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喻辉1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他发现中国西汉时期著名乐律学家、易学家、哲学家京房(前77—前37年)在音律领域的研究和计算结果领先世界1700余年,构成中华文明在音乐和数学跨学科领域对世界文明的又一重大贡献。

喻辉发表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全球视野下京房“一日音差”发现的重大历史意义》一文详细论述了京房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律学研究者,用中国传统的律学“三分损益法”算到五十三次时发现了当时人类所知道的3.615音分的最小音差,即后人称之为京房“一日音差”。而在1700余年后,西方著名科学家艾萨克·牛顿( Issac Newton,1643—1727)、尼古拉斯·麦卡托( Nicholas Mercator,1620—1687)、以及威廉·霍尔德( William Holder,1616—1698)等西方科学家重新发现并命名的“麦卡托音差”,实际就是京房所发现的“一日音差”。

喻辉介绍,“音差”(comma)是在相同或者不同律制中同音但不同震动频率的音程距离,它反映了人类对从自然界选取不同音高组成音阶的数学智慧和对声学规律的科学认识。经过对早期欧洲科学家研究的手稿和论文的还原分析,发现他们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结果同1700余年前中国西汉京房的研究几乎完全相同,其最终目的都是通过53次五度循环,找到一个最小音差,为自由转调提供方便,这个事实充分说明中华文明在音乐学和数学交叉研究领域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由于中国的乐律学研究是一个科学、技术和人文的综合知识体系,虽然京房“一日音差”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但对西方科学家来说在缺少翻译的情况下想要完整理解中国的乐律学研究成果还有一定的文化障碍,致使西方需要“重新发现”。喻辉表示,将这些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挖掘,并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进行国际化传播和发扬是中国当代学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