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解说词

来源:今晚报 2022-12-18 06:49:50

二、第一集 人天共济(2)


(资料图片)

农历二月初二,对于滹沱河畔,盂县大崔家庄的村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时刻。地里保留了一个冬天的秸秆,有着特殊的用途。去除秸秆的头尾,留下粗壮的茎部。拼接后再将浸透了麻油的棉花用铁丝固定。一个灯座就在村民们手中熟练地完成。它们将成为当天夜晚,仪式上的主角。

而另外一个主角,便是与村民们长久相伴的滹沱河。

发源于山西繁峙泰戏山的滹沱河,在山中穿行,至河北献县与源于邯郸的滏阳河交汇,因姜太公垂钓而得名的子牙河便由此出发,北行至天津三岔河口,与北运河交汇,共同投入海河的怀抱。

“滹沱”两个字,就有水流湍急凶猛的意思。

七百多年前,这里曾被称作马家庄。泛滥的滹沱河,冲毁了山村。伴随着洪水退去,崔氏族人到来,这座村庄从此便有了“放河灯”的风俗。这是海河留给村民们的古老传统。更是人们与河流的对话。质朴的愿望就这样点亮了初春的滹沱河。微光护佑,海河无尽奔流。

苍穹之下,娲皇宫的灯火也一如当年,温暖地关照着人间。

农历三月初一是每年村中最隆重的聚会,全村老幼将请出娲皇宝辇,与十里八乡的村社汇合在中皇山下。

农历三月十五是女娲娘娘的诞辰,位于涉县的娲皇宫始建于北齐,是中国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

海河的支流清漳河绕山而流,在传说中,女娲就是在涉县古中皇山上抟土造人。每个华夏子孙,都能称女娲为共同的母亲,她那么遥远,跨越了无数年的想象与尊崇,她又那么亲近,因为我们五千年从未间断过的历史与文明。

传说,也在这里,女娲取漳河之水与五色石炼石补天,拯救了天下苍生。这场浩劫来自上古神话之中水神共工与颛顼之战,共工发怒后头触不周山,使“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关于大洪水的想象与抗争。

天地玄寂,冰瀑凝固。

奔腾不息、吞吐万顷泥沙的黄河,似乎就被定格在一瞬之间。随着大地回暖,被激流冲蚀万年的十里龙槽终将冲破冰墙的封印。黄河,将继续发出奔腾数万年的怒吼。

大禹时代的海河流域,气候温润,雨量丰沛。而恣意流淌的还是素有“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之称的黄河,从春秋时代至新中国成立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

据《尚书·禹贡》载:黄河在大伾山的东北纳漳水之后,向北注入大陆泽,大禹带领民众疏通了大陆泽以下的黄河尾闾,将其“分播为九”。经大禹疏导形成的“禹河故道”,大体循今子牙河河道,在天津以南入海。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