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沪间的航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语言学家赵元任1892年生于天津,一家人跟着祖父搬来搬去,几乎每年换一个地方住。长到快八岁时,他第一次看见海,那是从天津乘船去上海。他在《赵元任早年自传》一书中回忆,船曾在烟台停靠,买了山东的梨吃,又经过黑水洋,“他们说因为水深的黑了……我觉得那海水多半儿是深蓝的”,快到上海时,海水又变成黄色了。
作家张爱玲1920年在上海出生,两三岁时搬家到天津。她形容那时的家里有一种春日迟迟的空气,女佣每天带她和弟弟去法国花园(今中心公园)游玩。八岁那年,坐船回上海,这大概也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对海有深刻印象。散文《私语》记录,船经过了黑水洋、绿水洋,“仿佛的确是黑的漆黑,绿的碧绿”,使她感到快心。
他俩不约而同提到了海水的颜色。人们对这个话题的关注,最早似可追溯至宋代,《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有言:“黄水洋即沙尾也,其水浑浊且浅。”航海者一般将这几个海域称作黑水洋、青水洋、黄水洋。据《辞海》介绍,黑水洋在北纬32°至36°,东经123°以东一带,海水较深,水呈蓝色;青水洋位于北纬34°,东经122°附近,海水较浅,水呈绿色;黄水洋大致在长江入海口一带,江水夹带大量泥沙,致使海面含沙较多,水呈黄色。有学者考证认为,元代的海运就已进入了黑水洋。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