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诊断标准为何变了?新增加的患者要吃药吗?

来源:今晚报 2022-11-15 15:49:43

11月13日,首部《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中国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诊断界值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这样调整是出于怎样的考虑?新增加的高血压患者,需要吃药吗?医疗机构又将从诊断、评估、治疗等方面做出怎样的调整?“新闻1+1 ”邀请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蔡军,共同关注:高血压诊断标准,为什么变了?

中国高血压诊断标准下调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是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等多个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的指南,除了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给出推荐,还进一步将高血压分级简化为两级。这份专业的指南,究竟会对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带来什么改变?对于提升全民健康,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资料图】

诊断为高血压后,需要吃药吗?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 蔡军:收缩压在130至139mmHg,舒张压在80至89mmHg的人群,按血压水平分级属于一级,其中大约有20%的高危人群需要采取药物治疗,大约4000万人左右。对于其他的绝大部分人群,首先鼓励的是适度运动、健康饮食、减压、综合的生活方式干预,这样干预有助于血压的降低,甚至有一部分患者的血压能够完全恢复正常。如果经过三个月到半年的生活方式管理,严格的执行后,血压还是没有降到130/80mmHg以下,就可以考虑为患者提供降压药物的干预和治疗。

得了高血压却不愿吃药,这事儿怎么看?账该怎么算?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 蔡军:这笔账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从价格成本来看,通过医保,目前降压药品一年的治疗费用大概只需要几十元到几百元,而且患者服用的是通过了“4+7”一致性评价的优质国产药。如果高血压没有严格控制好,出现了脑出血、脑梗,或者心肌梗死的情况,治疗花费可能会是吃药价格的几百倍。从成本效益学上看,吃药一定是获益的。从生活质量上看,现在的药品质量都非常好,副作用非常轻微,通过吃药与远期可能给我们带来的心血管事件,包括脑出血、脑梗死、冠心病、肾功能不全等副作用相比,获益是非常大的。

不同人群检测血压,该是怎样的频次?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 蔡军:如果是<120/80mmHg的理想血压,两年左右测量一次就可以。如果已经成为高血压患者,血压≥130/80mmHg,就应该按照高血压规范化管理要求去监测血压。如果患者刚开始吃药或者刚刚换药,需要每天测量血压,早上测量两次,晚上睡觉之前再测两次。如果血压很平稳,吃药之后也一直很稳定,那么一周至少要测量两天到三天。

管好高血压

新版指南给出这些实用建议!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针对不同人群降压目标等内容,新版指南作出了重要调整,我们总结了大家比较关心的7点:

1. 坚持做好血压的监测

测量血压前应安静休息3-5分钟。量血压前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及吸烟。

测量时坐在带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足平放于地面,两腿勿交叉。上臂平放于桌面,血压计袖带中心保持同心脏水平。

首次测量血压时应测量双上臂血压,以血压高的一侧为准。

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推荐早上在服药前、早餐前、排空膀胱后测量血压。建议晚上在晚餐前测量血压,条件不允许时建议在睡前1小时内测量。

每次测量至少连续获取2次血压读数,每次读数间隔1-2分钟,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若第1、2次血压读数的差值>10 毫米汞柱,则建议测量第3次,取后2次读数平均值。

2. 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

指南指出,钠摄入过多及钾摄入不足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少钠:建议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可使用低钠盐。基于国人的SSaSS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食盐相比,低钠替代盐(约75%氯化钠和25%氯化钾)饮食组卒中风险发生降低14%,主要心血管风险降低13%,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2%。

多钾:注意适当多吃一些富含钾的食物,包括新鲜水果和蔬菜、低脂乳制品、坚果和豆制品。

表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3. 试试得舒(DASH)饮食模式

得舒(DASH)饮食是为高血压而设计的饮食模式,核心是高钙、高钾、高镁、高膳食纤维,限制饱和脂肪酸,保证不饱和脂肪酸丰富,限制含糖饮料和甜食,减少盐摄入。

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护师李海燕2021年7月在健康时报刊文建议,对于国人来说,可适当借鉴高血压膳食模式。在饮食中:

谷类可选全麦面食、燕麦、糙米,减少或避免精良米面、糕点、甜食、油炸油煎食品;

肉类可选瘦猪牛羊肉、去皮的家禽(鸡鸭鹅),鱼(深海鱼,如三文鱼),虾、蛋也要吃;

吃水果,而不是加工成果汁或喝加糖果味饮料;

蔬菜可选菠菜、芹菜、油麦菜、白菜等季节性种植的蔬菜;

奶制品可选无脂或脱脂、低脂奶制品;

吃坚果注意热量,选小分量和无盐的;

油可选菜籽油、橄榄油、玉米油,减少或避免猪油、奶油、黄油的摄入。

4. 每天至少30分钟有氧运动

新版指南推荐,血压<160/100 毫米汞柱的高血压患者,每周进行5-7天、每次30-60分钟的中等或高强度有氧运动,且每周进行2-3次抗阻力量练习。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0-60 分钟/天、5-7 天/周,达到最大心率的50%-70%。

如骑车、游泳、健步走、跑步、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操、团体类运动等有氧运动项目。

此外,太极和气功也可以协助降压。

抗阻力量练习

90-150分钟/周,一次性最大负荷的50%-80%的重量,6个练习/组,进行3组,重复10次。

如哑铃、小沙袋和弹力带等抗阻力量练习。

等距握力训练

每次2分钟,共4次,每次间隔1 分钟,每周3天。

运动过程中需注意避免低头和憋气的动作。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完成上述推荐量的高血压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尽可能地增加各种力所能及的身体活动。

此前欧洲发布了针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个性化运动处方共识文件,共识推荐有氧运动作为有高血压患者的一线身体活动方式,可帮助平均收缩压降低4.9-12.0毫米汞柱,舒张压降低3.4-5.8毫米汞柱。

5. 控制好体重和腰围

指南指出,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最佳目标是达到理想体重,体重指数18.5-23.9千克/平方米,控制腰围至男性<90 厘米,女性<80 厘米。

控制体重时建议,限制每日热量≤500-750千卡,运动方式选择中到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天30-60分钟,5-7天/周,达到最大心率的60%-90%。

6. 一定要戒烟限酒

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如饮酒,则降低酒精摄入,男性≤20克/天,女性≤10 克/天,最好戒酒。最安全的饮酒量是0,即不饮酒。

7. 生活中给自己减减压

工作生活节奏紧张、思想压力大、情绪激动、焦虑、经常加班熬夜,会使得人体内神经系统和激素水平调节异常,导致心跳增快、血管紧张度增加,这是引起血压升高的又一种常见原因。

新指南建议,每日睡前进行缓慢有规律地呼吸(最好借助专业的呼吸设备),目标呼吸频率<10次/分钟,15 分钟/次,每周>40 分钟。

此外,每天2次,每次20分钟的冥想;还有每天花费30分钟,每周3天做做瑜伽,也有助于减压。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