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好书”续篇《古典植物园2》首发

来源:商务印书馆 2023-10-20 18:13:28

如同探险

——写在《古典植物园2》之后

汤 欢


(相关资料图)

钱锺书先生和杨绛先生在牛津时,每天早饭后、晚饭前都要出门散步,两人将其视作一种“探险”,因为“总挑不认识的地方走,随处有所发现”。我很喜欢“探险”这个词。只有童心未泯的人,才会将寻常的散步说成是“探险”。只要孩童般的好奇心还在,探险的旅程就可以随时开始。

《古典植物园》从第一本到第二本,八十篇文章中,绝大部分也都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写成的:龙猫住的那棵树是樟树还是橡树?王维诗中的“红豆”是哪种红豆?“虞美人”与虞姬有关系吗,与罂粟有何区别?《东风吹遍百花开》这幅画,为何位居C位的是黄葵?或者,只是觉得秋天的银杏和乌桕太美,古代花鸟画、西方博物画、日本本草图谱和浮世绘中的植物太美,想要去了解它的前世今生,然后与大家分享。而寻找答案、了解历史、挖掘故事的过程,也未尝不是一种探险。

而在出发探险之前,并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困难。这本书里有很多我国传统的园艺花木,例如海棠、石榴、牡丹、木芙蓉、山茶,它们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在众多的文献中找到可供利用的资料,是探险路上遇到的第一道关卡。如果涉及的植物年代久远,还需仔细辨析其名实之别:《诗经·郑风》里的“勺药”究竟是不是芍药?“蜀葵”是四川的葵吗?木兰就是玉兰吗?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也正是文章写作的过程。

当然,探险路上不只有艰难险阻,还有令人心神荡漾的意外发现。例如,从杏花写到巴旦杏,才知道梵·高那幅著名的《杏花》是巴旦杏花,与我们江南春雨中的杏花并非一物;冬天荸荠上市时,决定重读汪曾祺的小说《受戒》,而在了解荸荠的外形、生境和文化特质之后,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又多了一个视角。再如,写冰雪中盛开的款冬,经由“僧房逢着款冬花”这首诗,对中唐诗人贾岛有了颠覆性的认识;由蜀葵写到向日葵,得知它在传入我国之初被嫌弃形如蜂房、丑恶特甚;而探索凤仙花、散沫花这两种可供染色的指甲花,就像在古印度、波斯以及中原文化之间畅意神游……

这些意外之喜,便是我在探险的过程中发现的宝藏。这时候,你会打心底认同马尔克斯的这番话:“有时候,一切障碍会一扫而光,一切矛盾会迎刃而解,会发生过去梦想不到的许多事情。这时候,你才会感到,写作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番石榴飘香》)

希望这本书也能同样带给你探险般的乐趣,能让你遇见很多梦想不到的美好的事情。

精彩试读

1.重读文学经典,解读经典文学作品中植物的寓意

荸荠|《受戒》里的小英子和荸荠

吃了这么多年荸荠,还没见过它的茎和叶长什么样。后来翻到图鉴,看到荸荠的植株时着实惊讶:只是那样一丛笔直的管状细秆,压根没有叶片,靠近地面的基部留有一些叶鞘。这才知道古人的描述很是形象:“苗似龙须而细”“粗近葱、蒲”“花穗聚于茎端,颇似笔头”。荸荠原来长这样,比起可供园林观赏的慈姑,它实在其貌不扬。

知道荸荠在地面以上的部分长什么样,就能更好地想象汪曾祺在《受戒》中的这段描写:“秋天过去了,地净场光,荸荠的叶子枯了,——荸荠的笔直的小葱一样的圆叶子里是一格一格的,用手一捋,哔哔地响,小英子最爱捋着玩——荸荠藏在烂泥里。赤了脚,在凉浸浸滑滑溜的泥里踩着——哎,一个硬疙瘩!伸手下去,一个红紫红紫的荸荠。她自己爱干这生活,还拉了明子一起去。她老是故意用自己的光脚去踩明子的脚。”

文中“笔直的小葱一样的圆叶子”,就是那管状的细秆。细秆里面有横隔膜,干枯的秆表面有节,所以是“一格一格的”,用手一捋,这格子就爆裂作响。挖荸荠也确实是等到霜后叶子枯了最合适,据说那时候的荸荠更甜。小英子挖荸荠,先用脚去那又凉又滑的泥里踩,等踩到了,再用手去掏。这个方法与挖藕类似。此处踩荸荠、挖荸荠的描写特别重要,小和尚就是这个时候动了心。

《受戒》这篇小说,为何会以荸荠作为重要的元素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汪曾祺家乡江苏高邮盛产荸荠,他所写的是儿时所见、再熟悉不过的风景。在《关于〈受戒〉》一文中,汪曾祺交代,这篇小说正是源于他十七八岁时的记忆,他曾在乡下的小庵住过几个月,小英子一家也是真实世界里存在的。小英子爱吃荸荠、爱挖荸荠的喜好或许也是实际存在的。我想,如果把与荸荠有关的场景换成采莲、采菱、采桑,都会落入俗套,会打破整篇小说的意境,但是踩荸荠、挖荸荠来得正好。汪曾祺说《受戒》有点像《边城》,小英子就是他笔下的翠翠,是“很美,很健康,很诗意的”。荸荠这种质朴的、乡野的、清新的,“自有特殊的质朴新鲜的味道,与浓厚的珍果是别一路”的鲜果,与整个故事的情景氛围、与人物的精神气质,正好契合。

2.认识艺术世界中的植物,讲述世界名画背后的动人故事

扁桃|梵·高与《杏花》

在梵·高众多知名的画作中,有一幅以蓝天为背景的Almond Blossoms。almond通常译为“杏仁”,所以这幅画也多被翻译为“杏花”或“开花的杏树”。其实,画中所绘并非我国江南春雨中的杏花,因为almond的准确翻译应当是扁桃,俗称巴旦杏,其种仁就是大名鼎鼎的坚果——巴旦木。扁桃原产于亚洲西部,它是波斯王的“每日坚果”。除了向东传入亚洲东部和南部,巴旦杏也向西传到欧洲,抵达法国南部的中央高原一带,所以我们才能在梵·高的作品中看到它。

1890年1月底,弟弟提奥的儿子出生,提奥和他的妻子决定以哥哥的名字来为这个新生儿命名。当时,梵·高已在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住了八个月之久。得知侄儿出生的消息,梵·高喜出望外,他立即决定画一幅画作为礼物。画什么呢?彼时正值早春时节,麦田里刚冒出嫩绿的幼苗,淡紫色的远山逐渐焕发生机,圣雷米的巴旦杏正开始四处开花,与他刚刚来到法国东南部时一样。他想起两年前在阿尔勒的春天画过的那些开花的果树,那些在严寒中绽放的花朵,不正象征着新生命的到来吗?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梵·高写信告诉母亲,他决定画一幅杏花,挂在弟弟提奥一家的卧室。与梵·高的许多作品一样,通过厚涂颜料,他在这幅作品里倾注了真挚、强烈的情感,细心地呈现每一处细节,包括“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每一个斜逸旁出的嫩芽、每一个粉红色的花蕾”,“树枝遍布整个画面,包括每个角度——甚至是最年老、最谦卑、最弯曲和有病害的树枝也可以长出果园中最漂亮的花朵”。除了花朵和枝干,画中别无他物,背景是清澈、纯净的蓝天,“经过反复调配,他重新调出了超脱尘世的蓝色,在每一根饱经风霜的树干和勇敢的花朵周围涂色,用热烈的浓重笔墨在每处参差不 齐的空隙、每个丑陋的裂隙里都涂上他称为‘蔚蓝色’的颜料。”从观看的视角而言,我们仿佛躺在草地上,仰望头顶的这株开花的树。而这些美丽的花枝如同飘浮在天上,散发着圣洁的光芒。

在写给提奥的信里,梵•高自信地宣称,这是他画过的最耐心也是最满意的一幅画1890年2月底完成这件作品后,梵•高又一次被病魔击倒;而就在这一年的7月,三十七岁的梵•高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半年后,体弱多病的弟弟提奥也离开了人世。根据梵•高博物馆的介绍,提奥的遗孀继承了梵•高的全部画作,她卖过梵•高的一些作品,但这幅《杏花》从未被出售作为梵•高留给小文森特的礼物,它一直被家人细心地珍藏。

3.品味舌尖上的美食,感受古时的人间烟火与雅致清欢

银杏|小苦微甘韵最高

从北宋开始,关于银杏的记载才多了起来。一开始它的名字叫“鸭脚树”,以其扇形叶片如鸭掌而得名。宋初入贡为皇室享用,才改名为文雅一些的“银杏”。

作为北宋皇室享用的贡品,白果的味道想必一定很好。但是吃过的人都知道,它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那种美味,不够甜,甚至还有点苦,例如梅尧臣《鸭脚子》所言“非甘复非酸,淡苦众所狎”。“狎”即亲昵、喜爱,不甜不酸还有一丝淡淡的苦味,为何众人都爱吃呢?杨万里《银杏》给出了他的答案:“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

“小苦微甘”,反而是“韵最高”。由此我想到了慈姑,慈姑同样甜中带苦,沈从文说它“格比土豆高”。“韵”和“格”,即韵味或格调,原本用于评价文艺作品,这里却用于吃食。甜中带苦,则韵味、格调更高,这其中大概含有食客对人于生的感悟。记得杨绛先生在《我们仨》里写道:“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快乐和忧愁并存,就像甜中有苦、苦中又甜,这才是人生的常态。前人品尝白果或慈姑,就如同咀嚼人生一样吧。

4.追随植物的脚步,理解人类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向日葵|向日葵的传入

向日葵原本只生长在北美洲,当西班牙殖民者踏上这片土地,见到那高大挺拔、花大如盘、随日转动的向日葵时,一定曾感慨世界上竟然有如此奇特的植物。于是,16世纪上半叶,向日葵被殖民者作为观赏植物带回欧洲大陆,“自17世纪早期起,向日葵金光灿灿的花盘就已经成为当时风靡欧洲的群芳谱中的当家花旦”。

很快,西方传教士将向日葵带入中国,一位宦官见到后高价买下,然后献给了万历皇帝。但这名宦官并没有记下这种植物的中文名,或许他想将这个命名的机会留给当朝之君。在向万历皇帝进献之时,他可能转述了传教士告诉他有关这种植物的神奇之处:虽然它与万寿菊同属一类,但它的花盘始终朝向太阳,能够跟随日升日落而转动。于是,万历皇帝赐其名为“向日菊”

慢慢地,“向日菊”的种子散布到民间。万历年间,它曾在关中地区广为种植,由于极易成活,很快就遍布篱落之间。但是与向日葵在欧洲受到的热烈追捧相反,它在中国并未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其原因就在于那巨大的花盘,《植品》说:“其花类一大蜂房,丑恶特甚。”它长得实在太丑、太像挂在树上的马蜂窝了,所以不过一两年,无人再种向日葵。

以上向日葵传入我国后遭到关中百姓嫌弃的故事,详见于明代藏书家赵崡所编植物类书《植品》(1617)。不久,明代王象晋《群芳谱》也收入了这个外来的新物种,将它列于“菊”篇之后作为附录,名为“丈菊”,别名“西番菊”“迎阳花”。王象晋对这种花的描述与赵崡一样:“心皆作窠如蜂房状”。

5. 名实考辨、溯本清源,探寻植物的前世今生

蜀葵|蜀葵非巴蜀之葵

蜀葵是锦葵科蜀葵属二年生草本,原产我国,别名戎葵、胡葵、吴葵。对于名中的“蜀”和“戎”,历来多解释为产地。例如《本草纲目》卷十六引唐陈藏器《本草拾遗》:“戎、蜀,其所自来,因以名之。”南宋学者罗愿也持此种观点,他说草木名中凡是带有“戎”字的,都是从遥远的异国传入清代一些学者持有不同观点,他们认为蜀葵、戎葵中的“蜀”和“戎”应该解释为“大”,蜀葵是比木槿花还大的一种葵,故俗称“丈红花”。

蜀、戎、吴、胡,作为“大”来解释,在先秦两汉时已经出现。“蜀”可释为族名、国名、朝代名,怎么会有“大”的含义呢?据岑仲勉先生考证,一开始,“蜀”乃古时川西民族对其首领的称呼,“蜀”之义即“王”,“古代因彼此语言隔阂,把人家首长的通名,传为人家的族称或国号,是很常见之事”。释“蜀”为“大”,可能是从“王”引申而来。

释“蜀”为“大”,其他植物名中也有例证高粱别名为“蜀黍”,因为高粱较黍子这种谷物要高大,这种作物并非在巴蜀地区首先栽培。甘肃武威方言称玉米为“蜀麦”,是将玉米比作一种较大的麦子,而我们知道玉米原产美洲,并非四川。蜀茶是一种花朵较大的山茶,文献中所载蜀茶多源自福建,亦非巴蜀。

6.赏鉴植物插画,感受艺术世界中的植物之美

中国花鸟画

东方本草图谱和《诗经》图鉴

西方博物画

中国当代博物画

以上整理自《古典植物园2》

《古典植物园2》

40余种古典文学艺术中的植物

150余幅花卉、博物和本草插画

160余首历代经典古诗词

480余则历史、本草文献

跨越自然人文,爬梳经史子集,博采东西文化,续写传统文化中的草木之美,再现古典诗意的草木天地。

传统文化与博物相融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文学的写作笔法,融入作者个人的生命体验,书写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古典植物园1》

在经史子集、东西文化间,发现寻常草木背后的文化意蕴。

诗学、民俗学、博物学、本草学皆为所用,岁时、吃食、风物、文学、历史、艺术融于一体。

那些有趣的、美味的、好看的、动人的,共同呈现出一个妙趣横生、古典诗意的草木世界。

往期推荐

4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哲学名著

“曾、胡、左、李”读书法

5本上新好书

每日一书

《槐市书话》

每日一词

《新华成语大词典》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