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富”不起来的4个原因,有一个就要警惕了
作者:花开(富书作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
有些家庭看起来普通,但他们越过越富有;而有些家庭原本富裕,却越过越贫穷。
影响家庭财运的,往往不是财富的多少,而是家庭中的“因”结成的“果”来左右。
种下良因,家庭万事皆顺;结出恶果,皆由家庭一手造成。
一个家庭“富”不起来,离不开这4种“因”,种下一个,家就开始走下坡路。
家庭不和,人心不聚
前段时间,国庆小长假来临,很多人都沉浸于可以回家的喜悦之中,但我的同事小林唉声叹气,羡慕我们有家可回。
小林说,她对家的印象没有温馨,只有痛苦:
父亲脾气很倔,说一不二,从来不会尊重任何人的意见,还经常凶母亲;而母亲又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常常说一些难听的话,一言不合就会和父亲争吵起来。
小林家里还有个弟弟,弟弟从小受父母耳濡目染,性格变得偏执,有些自私,经常与父母顶嘴,又总与小林因一些小事吵架。
爷爷奶奶老了,见我们一家人闹得这么不愉快,差点气病,索性搬回老家,很少再来往。
一家人不和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小林长大,所以工作以后,小林都尽可能地不再回家过节,不是说要加班,就是说自己有事回不去。
在小林心里,虽然家人都还在,但其实家早就散了,毫无半点温情。
有句话很火:“家不像家,何以为家?”
是啊,家原本是可以抚慰心灵的港湾,是一个家庭兴旺发达的最强后盾。
然而,很多家庭却看不透这一点,一家人不是争吵不断,就是互相抱怨、内耗。
有的家庭夫妻间感情不和,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弄得家里鸡飞狗跳;
有的家庭亲子关系很僵硬,一有不顺就对孩子发脾气,双方关系越来越差;
有的家庭手足之情淡如冰,一见面就闹矛盾,让父母夹在中间为难不已。
没有和气的家庭,即使丰衣足食,也无幸福可言,就算家财万贯,也会随人心慢慢散尽。
家和万事兴,一家人有话好好说,有困难一起解决,多点关心对方,少点自我为大,彼此包容理解,人心聚拢了,财运自然滚滚来。
真正有福气的家庭,人和、财兴。
家教不严,溺爱子女
电视剧《金婚》中,主角佟志和文丽老来得子,终于在第四胎生了个儿子大宝,却没想到过分的溺爱,将儿子推向了不幸的深渊。
大宝仗着父母重男轻女,从小不把自己头上的三个姐姐放在眼里,做事任意妄为,早早就辍了学,整日瞎混。
当父母的没有批评,更没有管教,反而还给他找了一个“铁饭碗”的工作。
结果,大宝没干几天,就辞职不干了,说要自己创业,让父母出“启动资金”。
父母不忍心大宝为了借钱而陪酒糟蹋身子,于是将老两口的棺材本都拿了出来,想着他能老实地干点事业。
然而事与愿违,大宝从小没规矩惯了,长大后做生意也不走正道。他不仅违法做假账,还卖劣质水泥,最终锒铛入狱。
很多家境不好的家庭,养出的孩子却比“富二代”还要骄纵。
他们本着“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教育理念,以为能收获一个“寒门孝子”,殊不知,这是把孩子亲手推向了不孝。
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教授曾说:“一个家庭真正的财富是孩子。”
对一个家庭而言,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便是守住了家庭最大的财气。
如果一味溺爱孩子,父母给予得越多,家庭的财气便越早流失。
对孩子最好的爱,是严中带慈,既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家规,还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良苦用心。
当孩子偏离成长轨迹,父母及时纠正,严肃要求,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前往正确的人生方向。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告诉孩子:“贫而有志,富而不骄。”
家产不保,好吃懒做
《平凡的世界》中有个人物让我印象深刻,他就是“烂包”孙玉亭。
初中毕业后,孙玉亭在太原钢铁厂工作,吃起了“大锅饭”,在当时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然而,孙玉亭没干多久就辞职回家,逼着哥哥给他娶个媳妇。
等到哥哥帮他找了媳妇后,他又强行霸占哥哥一家的窑洞,住下就不走了。
成了家的孙玉亭,好吃懒做,家里一贫如洗,窑洞脏成“黑洞”,孩子饿了也没钱,只能时常去求哥哥救济。
后来,乡里变革,提倡多劳多得,很多勤快劳作的人生活都有所好转。
但孙玉亭却依旧游手好闲,一事无成,生活还是那么“烂包”。
一个家庭中,但凡出现一个好吃懒做的人,整个家庭的时运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如果想要一个家族精神连绵不绝,比起物质钱财,更应传承给晚辈的是“精神财富”。
晚清名臣曾国藩便是如此。
在世时,曾国藩曾多次家书告诫家人要勤俭持家,不可奢侈享受。
他去世后,没有留银钱给后人,而是留下了30万卷藏书。
于是,曾氏后裔带着这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勤奋好学。子孙大多是各领域的精英,成为了中国近200年以来最成功的家族。
无论富贵贫穷,人一旦懒惰、沉迷奢靡,生活大多过得不如意;相反,那些懂得勤奋节俭的人,却能在财路上越走越顺。
有远见的人,会保持勤奋进取之心,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价值,合理规划管理家产。
因为他们熟知:穷不扎根,但好吃懒做会扎根;富不长苗,但勤劳品质会生根发芽。
家风不正,人品败坏
近日,看到一个新闻,正应了那句“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一对夫妻给儿子娶媳妇,迎亲的车队已经来到村门口,正准备过村道,谁知村民集体拦路不让过,一下急得新郎直跺脚。
这大好喜事,怎么还受到村民们的阻拦呢?
原来,是夫妻两人之前与村民们闹不愉快,结下了梁子。
三年前,村里的路还是一条土路,一下雨就泥泞难走,车子进不来,人还容易摔倒。
为了方便大家出行,村里每人都出了点钱打算修路。只有这对夫妻不同意,不但不同意,还以“耽误种菜”为由,频频搞破坏。
刚铺好的路,他们硬是开着三轮车从未全干的路碾过去,害得村民们要返工,费时费力,还费钱,一下得罪了所有村民。
如今,这对夫妻的儿子要娶妻,无论他们怎么请求,村民们都只有一句话:“当年你家不出钱,还来搞破坏,有本事别走这条路。”
为了门前那一点种菜地,不惜与村民们撕破脸,如此短视且缺德,终究自食其果。
父母品行败坏,丝毫不顾他人感受,不仅会拖累子女,影响孩子的后半生,还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难以得到幸福。
家风不正的家庭,父母沾染恶习,孩子的成长就得不到好的熏陶;而家风正的家庭,父母以身作则,孩子的未来将获得丰盈的滋养。
曾看过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位父亲很疼爱女儿,女儿出生后便开始为她准备“嫁妆”。
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嫁妆不是存款,就是房车,但这位父亲给女儿准备的却十分特殊,他准备的是“每周一本书”。
在他看来,父母给孩子最重要的,不应该只有财富,而应该让孩子拥有改变一生的学识和良好的品性。
良好的家风,不是看给孩子留下多少财富,而是言传身教地给孩子带来了多少人生智慧。
家财如“鱼”,家风如“渔”,唯有传递“渔”的能力,才能收获源源不断的“鱼”。
作家马伯庸说:“家庭的传承,它看不见,摸不到,却渗到家里每一个人的骨血中,成为家庭成员的性格乃至命运的一部分。”
一个家庭能否幸福,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家里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很多家庭过得不好,不是日子太难,也不是运气太差,而是忽视了一个家的力量。
只有家人齐心协力,子女勤俭持家,父母言传身教,家庭才会一直富裕兴旺。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人和家旺,拥有一个最温暖的心灵港湾。
作者简介:花开,富书作者,用笔尖描绘未来,用心静待花开,第4本书即将出版,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