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的敏锐介入
《必须写下我们:被写作改变的人生》吴越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相关资料图)
本书是《收获》杂志编辑部副主任吴越关于文学写作领域近十年来的访谈、座谈以及非虚构叙事的结集。全书分为五辑,前四辑收入了对17位国内外文学写作的代表性人物的一对一访谈和评论,辑五为作者的两篇非虚构写作代表作。在本书中,作者一方面自觉延续了传统媒体新闻训练的严谨与切实,另一方面从个人兴趣出发,尝试能打动作者和读者的独特讲述。
2020年4月的一个早晨,从睡梦中醒来的吴越拿起手机,看到作家班宇发来的几条短信(一个令其忧伤的消息),她深深感受到了句与句之间的那种艰难——呼吸的艰难。抛开那个不愿接受的消息,能在廖廖的隔空的简短文字中体会到“呼吸的艰难”,那该是一种令多少写作者钦羡又想拥有的敏感啊。
几年前的一个五月,在首届吕梁文学季,作为写作工作坊导师的吴越,从碛口古镇出来和师友们行走在李家山的窑洞间,当谈到山下的黄河时,大概河水依然还在耳边流淌的吴越说,黄河水融融的就像米汤。这是在晋陕黄土高原,对黄河水的形容,就算一个普通人也会认为“米汤”确实要比“奶水”更为准确。
认识吴越二十多年的张新颖评价吴越,说敏锐是她随身携带的特质,更重要的是,她还有可以通过准确、鲜明、坚定的语言把这种敏锐推到更深一层的能力。
在读吴越的新书《必须写下我们:被写作改变的人生》时,这种认同感非常强烈。如此珍贵的特质,不知是否与她有十年的文化记者经历有关,但作为提问者,在提问之余对被提问者(吴越称之为“现成的人”)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又是吴越的一个鲜明特点。譬如,吴越发现勒克莱齐奥两次在滴水成冰的北京,两次脚上穿的都是凉鞋。如果仅仅停留在大师大冬天穿凉鞋这一点上,那么就无非只是日后的一则名人轶事。可是,吴越的眼睛相信这背后应该藏有更加精微的东西。于是她追问了,于是得知勒克莱齐奥祖上曾是农民,挖出勒克莱齐奥认为农民同样不愿受束缚的看法,以及他喜欢待在墨西哥、印第安地区,他也最不愿受束缚的真实内心。至此,这双凉鞋就不只是一双鞋那么简单了。
无论是访谈、座谈、非虚构叙事,还是短评或采访前的背景呈现,动笔的吴越总给人一种“观察者”的印象。她的文字低调沉稳、洗炼清丽,又不争不抢的如同一位邻家小妹,但是只要用心细品,就会发现,书中那些篇幅不长的文字,处处隐显着成熟的实战经验和她自己独到的发现。当然还可以看出,吴越并不满足于做一个单纯的观察者,事实上她一直在介入。在讲到口述史时,她就坦言“作为采访者,如果完全是局外人,则很容易被牵着走,那就只能是让受访者承担责任。”
不过,吴越的介入和共担是诚实的,平和的,恰到好处的,即便说出“文学是电影的心跳”这样的惊人之语,也没让人感觉到她有什么狂喜之举。书中那些即便是属于她自己的观点看法,吴越也都是以一种平等随和的语气,以交流的方式看似不经意地提出的(她似乎从不“抢麦”)。譬如在谈到小说是什么时,班宇说“用虚构的方式来说实话”,她并没有打断受访者强言自己的观点(尽管他们非常熟悉),而是在毫无关联的另一则短评中,她写到,“小说中最有魅力的部分,是由大量清晰、明确、饱和、好读的细节重构而成的巨大的模糊、悬置、不确定和未完成,它们是难以被别的艺术手段‘转译’的。”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吴越对文学中的“优秀日常(细节)”和“人”非常看重。在她眼里,只有优秀的日常,才能托起文学的光泽。至于“人”,她也有自己坚定的看法,在和索南才让的对谈中,她说,“只要有了‘人’的视角,文学就在世界的中心。”由此可见,“人”在吴越心中是一切的出发与归宿。也正因如此,在“这个宇宙里的一切都会烟消云散”的论调面前,她才能在上海九月的夜晚,感觉到某种像轻柔的雪花一样的东西从头顶的灯光高处飘下来,沾在每位在场者的肩膀上、脸上、睫毛上,妙美一瞬间。她说,这是这个世界给创造者的回报,也是创造者给世界增添的神性;她才能在每晚睡觉前去阳台开烘干机,看到寒夜的星星有的呈静止的钢蓝色,有的狂闪着妖冶的绿光时,不由得心生歉意;她才能发现,一朵只开一周的花,对能活上百年的树来说,可能无足轻重,可对生命只有三十天的工蜂来说,那就是一场盛宴与一座宫殿;她才认为,路遥与福克纳并不矛盾。
吴越说,这本书是她对成熟写作者成熟经验的转介,这点应该说她做到了。吴越说,这本书是本小书。我在阅读时,却丝毫没有一点“小”的感觉。事实上,单看看受访者名单,科尔姆·托宾、勒克莱齐奥、何伟、苏童、陈河、金宇澄、倪匡,哪一个是小人物呢?再看看谈论的话题,正如书名所言,我们、必须、写作、改变、人生,哪一个又能算小呢?
朋友介绍《必须写下我们:被写作改变的人生》,说是吴越关于文学写作近十年来的访谈、座谈以及非虚构叙事的结集。打开书,一篇篇看下去,浓浓的文学味是毋庸置疑的,可书中提供的又远远超出了文学。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粗浅看法。
李晋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