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人海里,看到什么样的上海
全国20多家出版集团、约350家出版社、18万余种精品图书汇聚上海展览中心,约850场不同类型的阅读活动覆盖主会场和一区一特色分会场。今天,为期7天的2023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将落下大幕。
无论是双休日还是工作日,无论是日场还是夜场,这一周,上海书展始终燃烧着阅读的热度,让书香满溢全城。
“热气腾腾的上海书展回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作者、出版人,一起描绘了这幅名为“我爱读书,我爱生活”的长卷,在书海、人海中,见证何为上海书展,何为“在上海举办的全国性书展”,以及,何为上海。
(资料图)
在这里,知识流动、兴趣交汇,人与书相遇,人与人相知,带着书海里的收获,带着自省与思考,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和生活。
刷新城市的文化记忆
延绵近20年,上海书展已是上海乃至周边地区的一个文化标识、一种生活习惯。有人说,可能唯有上海书展,能让你提前计划,它总在8月第二或第三个星期三等着你。
“读书时,去过书展就要准备开学,作为上海市民,书展、影展贯穿从小到大的文化记忆。”周一,又一次走进上海展览中心的孟渐新恢复了读者的身份。大学时她做过书展志愿者,今年第一次以作者身份带来新书《穿行光影:像影评人一样看电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看电影,参加市民影评大赛,让我这个理科生成了影评人,如今又能在上海书展与更多人交流。这本书也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节展如何影响一个普通人的记录。”
又一年,回归“老时间、老地方”的上海书展,刷新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让关于书与阅读的想象,有了真实的模样。
它是高峰、高原,是皇皇一室的《复兴文库》,是三面墙围成的“中华经典文献世纪精品展”,诉说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散落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在此聚首,简牍整理的最新成果在此呈现,以书法、绘画、篆刻等为代表的艺术类古文献整理取得突破,特大型艺术古籍文献整理项目《中国艺术文献集成》将开创传统文献和现代学科融合的新型中国艺术文献典籍体系,填补艺术领域缺乏大型集成性文献成果的空白。
它是融合、潮流,在新书海里“领市面”,在旧书摊上“淘淘乐”,可以翻书、可以听书、可以换书、可以借书,可以解锁阅读的不同方式。既有以出版社为主体的陈列,更有一个个出版品牌的闪亮“出列”。 以出版IP为元素的文创产品从“萌芽”到今年成为展位“标配”乃至拥有独立空间,见证出版人的创新开拓和文化消费新的动能。
年轻人在一家家出版社展位前集章打卡,好奇的老读者也加入其中“一起玩”;当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读者在同一本书前停下脚步,在书展可以被期待的是,因了解而理解,因交流而懂得,因共同的文化记忆产生新的共同的文化追求。
书香社会建设的试金石
“花是前一晚去灵石路花鸟市场买的,编辑们自己动手包装。”18日晚,《优雅百年:杨绛全传》分享会现场,华文出版社的编辑们在门口向读者递上向日葵,品牌总监张露计划着,“书展最后一天正好是七夕,怎样再给读者一点惊喜?”今年,中国出版集团旗下华文出版社在主分会场共举办10场新书活动,用张露的话来说“快要赶上大出版社了”,“展位上好几种书,头几天就几乎卖完了。编辑们都喜欢在上海办活动,累但快乐。”
“从一张标签看上海书展的火热程度”,在“世纪品牌大道”里,上海书店出版社成立两年的人文社科图书新品牌“也人”第一次亮相上海书展就收获不少知音。编辑们分享了一组照片,为新书《父权制与资本积累》手写的推荐语标签,从全新到被翻得卷曲起来,补写几次以后,书卖完了,只剩下标签。
“逛上海书展,最打动我的还是编辑的手写推荐语。”做书人的用心,读者看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推荐语卡片配了小画,感受到编辑对书的爱;明室的推荐语粗犷中带着趣味,让人忍俊不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展区里,推荐语纸片四处跳跃,字体、大小不一,有的还贴得横七竖八,但偏偏这看似随意的三言两语,仿佛一个朋友面对面向你推荐这本书,亲切感扑面而来……
还有读者记录下自己看到的感人一幕,书展里人潮涌动,突然听到外面电闪雷鸣、狂风暴雨,一回头看到一位穿着雨披的老奶奶在轮椅上专心翻着书。还有读者说,“书展提供的是把渺小的个体置于知识的海洋,有着应接不暇和不期而遇的惊喜。”“能把书展门票买到‘售罄’,上海人也太爱看书了吧。”一位外地出版社的编辑感慨。
本职工作是医生的读者李奎用三个晚上完成了一幅12米卷轴彩铅作品《上海书展二十年》,历届上海书展门票是画面中的主要元素,今年是电子票凭证。他特意预留了1米左右的空白,等待明年第20届上海书展继续描绘。
“但见人流如织,好书似锦,令人吃惊但毫无悬念”,江苏凤凰出版传媒总编辑徐海这样描述他眼中“上海人办的上海书展”,“它不是上海的地方书展,而是全国各地出版商的盛会,更是上海城市文明、书香社会建设的试金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