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记录时代 “海蒂·布赫:皮囊之上”大型回顾展开幕
(资料图片)
昨天,前卫艺术家海蒂·布赫(Heidi Bucher,1926-1993)大型回顾展“海蒂·布赫:皮囊之上”在红砖美术馆开幕,作为艺术家在中国的首次个展,呈现海蒂·布赫艺术生涯100余件重要作品,包括重新发现和修复的影像素材,早期纸本绘画,抽象丝绸拼贴,洛杉矶时期的可穿戴雕塑,创作高峰期对建筑和人体的“剥皮”系列,及晚期在兰萨罗特岛的创作。这些变革性的作品体现了布赫对人类心理与空间关系的探索。
海蒂·布赫是一位瑞士艺术家,以对乳胶的创造性运用,以及探索身体与其周边的物理边界而闻名。布赫的“皮肤空间”既是一种历史留存也是一种象征意义上的蜕皮,其指出了人类与其身体及过去的复杂关系。布赫的艺术创作根植于家庭、文化与建筑的历史,同时与公私空间的界限、女性气质和身体等课题紧密相连。“空间是外壳,是肌肤”更是贯穿她艺术生涯始终的对于身体与空间的关切。
20世纪70年代开始,布赫便通过乳胶与珍珠母的混合物对衣服进行防腐处理,将其作为时代的历史文物来保存,并创造了一种在颜色与质感上都十分接近皮肤的表面。回顾布赫的艺术生涯,她发明的“剥皮”手法极为独特,用乳胶把空间内部如“皮肤”一般直接“撕”下来,这种“蜕皮行为”被她称之为“变形”。
这一时期,布赫还将旧衣物用乳胶和贝壳的混合物进行防腐处理,在作品表面制造出一种在颜色和质地上都与皮肤相近的质感,这些乳胶作品有着浓厚的女性元素:枕头、被子,甚至内衣和袜子等,不仅捕捉了衣物的褶皱和折痕,还捕捉了物品所有者的个人历史,这一系列作品在此次展览中均有展出。
展览全面展示海蒂·布赫一生最为重要的艺术创作,策展人闫士杰表示:“《躯壳》是布赫走向自我‘解放之路’的第一站;从对家宅祖屋‘剥皮’开始,她试图冲破那个时代父权的、文化规训的禁锢;监狱‘蜕壳’是她从私领域进入具有政治历史意义的公共场域的起点;她在‘癔症研究’的精神病院解读知识生产的权力密码;在曾经被纳粹关押妇女儿童的的酒店‘剥皮’以对抗集体性历史遗忘;‘皮囊’是她制造的一个化身。”
此次展览了最大的一件作品就是1988年创作的《宾斯旺格医生的诊室》,空旷的展厅挂起了该件作品,观众仰视作品时极为震撼。记者发现,布赫创作了最后一件作品《生死》(La vida el muerte)也在展厅中,由一个旧树干制成的橱柜,里面两个邮袋,装满了火山灰,上面的袋子写着“生命”,下面的袋子写着“死亡”,落款“H.B”。
从学生时代学习时装设计到成为艺术家,无论在观念还是创作上,布赫始终超越于她的时代。策展助理闫子谈及该展的深层次意义,直言:“海蒂·布赫的作品如同一个又一个充满能量的化石,讲述着一个时代的记忆与形迹,将人们的认知转向物质之上的深层含义。作为被主流艺术史叙事忽视的20世纪重要艺术家,海蒂·布赫的作品经历了时代的洗礼,终于出现在艺术的视界,并且一直持续生长着,渗透在绵延之中……”
据悉,该展将于今天向公众开幕,展至10月8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