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频率相同的人在一起,人生才会好起来
古人说:“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人生路漫漫,和步伐一致的人,才能未来可期,前程似锦。
如果步伐各不相同,那么就一定会走散。更可悲的是,即将走散的人,还使劲拉着你,让你进退两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最近,看了杨炫之写的《伽蓝记》,发现里面有很多的人物、故事。总有一些人,因为遇人不淑而倒霉,因为遇对了人而走好运。
人生路怎么走,是自己的事情,但是路上遇到的人,会左右你很长一段时间。
若能和频率相同的人共处,人生就能被人推波助澜,若非如此,就得及时修正自己,舍去不必要的关系。
01
频率不同的人,难免互相伤害。
在秦朝时,以及之前,南方被人视为荒野之地,生活水平很差,还长期受到烟雨的笼罩,很不适合居住。
因而,犯罪的人,被流放到南方,留下了“秦余汉罪”的说法。罪人,是用来抵御“魑魅”的。
顺着这样的思路去看,南方的人和北方的人比较,就明显降低了一个档次。
北魏时期的某一天,侍中张庆之、中大夫杨元慎一起去高官张景仁家喝酒。
张庆之是南方人,杨元慎是中原人,地域很明显。
借着酒劲,张庆之评价了魏朝的一些事情。杨元慎马上反驳,说:“江东偏安一隅,蛇虫很多,人和蛙同住,都是秦国和汉朝留下的罪人,说话乡音很重,也无法改变......”
被人耻笑之后,张庆之很快就病倒了。
杨元慎去探望,谎称自己能治病。用嘴含了一些水,喷到陈庆之脸上、身上,说:“吴人的鬼,住在健康(南京)。”
显然,这是一语双关,治病是假,羞辱是真。
遇到频率不同的人,本应该“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若是同行了,那么会互相伤害。两个人拉扯得越频繁,就越痛苦。
一开口就不着调,说话会很难受;更可怕的是,你要做什么事情,对方也会阻扰你,找出其中的漏洞;就算你很有成就,也会被对方认为,“不值一提”。
水火不相容。你若为水,就顺流而下,奔腾入海就对了,不远处的火,别理会,避免被烧伤。
02
频率相同的人,总会互相抬举。
如果你参加过运动会,一定会看到接力棒的项目。把你的接力棒放到我的手里,我再去跑一程。最后的成绩,是我们的。
大家带着同样的目标去努力,互相托举,很快就会冒尖。
陈庆之投奔了梁武帝萧衍,被任为司州刺史。
陈庆之在官场上,很尊重北方人,连身边的朋友、官员朱异都觉得不可思议。他说:“中原的人,都很讲礼节,地大物博;泰山很高......”
他还坚持穿古代魏国的服饰,引得当地的人,纷纷仿效。南京一代的人,都喜欢了这样的服饰。
作为南方人,应该尊重北方人,并且接纳对方的优点。这样的做法,体现了做人的大度和智慧。
水桶定律告诉我们,一件事是否做好,取决于“短板”。如何让短板变长,需要“取长补短”。
也就是说,厉害的人,回头拉一把低层次的人;工作效率高的人,帮助效率低的人;低处的人,努力成长,从高人身上汲取养分......形成了互帮互助的格局,那么人与人就会层次相同了,从而水桶里的容积更大了。
每一块板子,就是一双手,一个人。不齐心协力,怎么行呢?
因此,遇到了频率相同的人,就会牢牢抱成团,彼此兼容,彼此促进人生发展。
南方的人把北方的人当成朋友,学习北方人的优点,还带动更多的人,一起进步,这样的频率,成为了一段佳话,也成就了一个官员的治理成效。
03
和同频的人在一起,有最好的共情力。
不是所有的鱼,都在一片海里;不是所有的悲欢,都能相通。
我们在人生路上,要去寻找同频的人。你和左边的人不同频,那就去右边找一找,也许会有眉目。
杨元慎,祖辈都在官场混,但是他却厌恶官场,还显得格格不入。但是他的人生的另一面,却表现出“随遇而安、乐山好水”。
他喜欢喝酒,酒后就乱说话,口口声声说,要自己和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应该是朋友。
他善于读书,把庄子和老子的智慧,融会贯通,讲得惟妙惟肖。
他还常常帮人解梦,说得头头是道,也能符合事实。
比方说,广阳王元渊带兵出征,梦见了槐树。杨元慎说:“鬼在旁边。大概命不久矣。”
许超梦见自己偷了羊,还有牢狱之灾。杨元慎说:“应该是要担城阳(羊)令了。”
杨元慎说的梦,都变成了现实,因此名声大噪。
其实,我们通俗来说,梦并不奇怪,多半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你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梦”,就知道对方要朝什么方向出发,当下在做什么,可能是什么后果。
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就是“共情力”。
正如林徽因说的:“只有心灵相通的人,才有共鸣看人世间的潮起潮落;只有灵魂相近的人,才能看到彼此内心深藏的美丽。”
如果有人站在你的角度看问题、说话,你一定会很高兴,认为自己遇到了知己,从而倍加珍惜。这是人生路上,最好的缘分。
04
张爱玲说过:“在这城市里,我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想著同样的事情,怀著相似的频率,在某站寂寞的出口,安排好了与我相遇。”
当下,你没有遇见同频的人,不要着急,尽管做好自己,努力生活。也许就在不经意的时候,想要遇到的人,就出现了。
姜子牙等了七十多年,才遇到西伯侯姬昌。于是他的人生开挂了。
慢慢来,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来了。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