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巷工人村:魏葵与他的平民史诗|2023成都双年展

来源:红星新闻 2023-08-02 19:13:08

2023成都双年展正式面向观众开放的当天,魏葵搬了几张竹椅子到天府美术馆的展厅里,就放在他的影像作品前。

这是他从曹家巷淘来的,“川味十足,包浆醇厚”的旧货。走过路过的观众们都非常乐意在这里坐下来,“顺便”看一会儿投影在白墙上的那几段视频,都是魏葵的作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观众们坐在魏葵放在双年展现场的竹椅上

其中一段名为《换门》的作品,清楚地告诉了观众们:离他们几步远的那扇黄色旧门,是怎么来的。没错,也是从曹家巷弄来的,并且还是魏葵亲手搬下楼的。

这位艺术家对曹家巷、对旧日成都的情结,在这组以曹家巷工人村为主题的系列作品中,在这场规模宏大、以“时间引力”为主题的成都双年展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曹家巷往事

曹家巷原为成都府河北岸一条用石板铺筑的小街,附近有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北门码头,通过府河的船运,各种货物都在这里进行汇集交易,曹家巷也因此成为了一条交通要道。

交易完成的货物从码头转运到各地,转运货物的鸡公车反复在街道上碾过,压出一道道沟槽,久而久之这里就被人称为“槽家巷”。因为“槽”与“曹”同音,渐渐就演变成了今天的曹家巷。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省、市建筑系统在这片区域修起了大片职工宿舍。这些用红砖修建的老式筒子楼,最初的居民就以建筑工人为主,于是人们又把那片楼房叫作工人村。

曾经的曹家巷

随着工人村规模越来越大,开始延伸至府青路,曹家巷也有了“内外”之分,向东延伸的叫外曹家巷,工人村则位于内曹家巷。这里保留着大量的老建筑,红砖房、农贸市场以及狭窄的小巷道,渐渐形成了一个极富生活气息的住宅区。

烟火气的另一面是空间局促、条件有限的日常生活:每层楼的楼道两边各有一个公用的厨房,还有两间公用厕所在楼梯的拐角处;因为电路老旧,住户们想安空调都安不成——但凡有一户打开空调,全楼都可能瞬间跳闸。

改造后的曹家巷

进入21世纪后,关于曹家巷改造的计划就开始被讨论并提上日程。但因为此处住户密集,安置成本相对较高,投资商和开发商在估算成本后都纷纷放弃。许多老住户也舍不得离开他们熟悉的环境。

最终,以改善当地城市环境、居民居住条件、生活质量为目的,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由群众自己来宣传、推动、实施的“居民自治改造”,成为最行得通的办法。

魏葵拍摄的曹家巷老式红砖房

改变在一点一滴地发生。如今的外曹家巷已是高楼矗立,内曹家巷则在升级硬件设施的同时,仍保留着几分旧日烟火气。

结缘曹家巷

魏葵虽然是土生土长的老成都人,但他并没有在曹家巷住过。他住过的地方比曹家巷还更加“市中心”——位于如今太古里东南侧的玉成街。

“(以前的家)也是筒子楼,我从1977年住到1997年,童年、少年直到青年,人生最宝贵的一段时光都在那里了。”魏葵说。他出生于1969年。

因为这种相似的生活体验,让魏葵对成都各类旧街巷、老房子,以及人们在那里的生活方式,高度共情。“如果可以,我也愿意继续住在那里,只要能住得更舒适,更方便。”魏葵笑着说,“人都会本能地留恋自己熟悉的环境。”

魏葵《玉成街68号》

他是回不去了,昔日老楼所在处,如今已是一家知名电动汽车的旗舰店。

但对于许多像他一样留恋着熟悉的空间、熟悉的邻里、熟悉的烟火气和嘈杂声的曹家巷居民们来说,生活可以在原处更舒适地继续过下去。

魏葵(中)在曹家巷采风

2022年6月,东周社艺文美空间在曹家巷启幕,作为改造工程的一个新亮点,空间主理人周东邀请魏葵来参加开幕展览。在这场国画主题展上,魏葵的《城市人文水墨画系列》作品,令负责工人村更新项目的指挥部负责人眼前一亮。

魏葵也不曾想到,自己和曹家巷的缘分,就从这里开始了。经过实地考察和采风,魏葵创作了一张尺幅颇大的水墨画——《外曹家巷49号》。

《外曹家巷49号》

魏葵的画风轻盈灵动,自带一种毫不费力的优雅诗意。尤其是在他擅长的老街巷题材上,这位北京画院的专职画家,画起老胡同来别具一格,令不少土生土长的北京画家都自愧不如。

但他没想到,这张曹家巷竟耗费了自己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细节越画越多,斑驳的砖瓦树木,在他想象中不断延展,既向着过去,也朝着未来。“这张画完成后呈现的场境,其实现实中是没有的,我只是剪辑了部分现场材料,最后画成了自己的心境。”魏葵说。

平民生活史

接到2023成都双年展的参展邀约后,魏葵第一时间又想到了曹家巷。

他希望把这片变化中的老城区的哪怕一个碎片、几丝皮毛,通过艺术且不失现实意义的方式,带到这场荟萃了26个国家和地区的241位艺术家的国际大展上来,与观众们分享。

魏葵《曹家巷工人村一景》

仅用绘画的方式,已不足以表达他的感受。他决定首次尝试创作影像作品。“其实就是拍视频,然后剪辑。”艺术家的影像作品,重要的不是镜头多么专业精确,而是通过画面语言表达艺术理念。

面对曹家巷的居民们,魏葵采用了简单朴素的手机拍摄方式,聚焦的内容也都是他们的日常生活:看电视、打牌、买菜、聊天……当然也包括更换那扇黄色木门的故事。

成都双年展现场的这扇旧门,来自曹家巷

其实还有更多的故事,魏葵说,每段影像背后都有。有一些拒绝,有一些妥协,不是每个人都理解一个拿着手机拍自己的艺术家到底想干嘛。

魏葵曾经还有个更“原生态”的创意——请一位在曹家巷摆摊20多年的修理师傅到现场。“他什么都会,加气补胎、疏通管道、水电安装、修车配钥匙……成为周围居民日常生活得以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无论怎么做工作、加工钱,这位老师傅都坚决拒绝成为这组艺术作品最鲜活的那部分。“他最后说了句:不是钱的问题。”魏葵无奈道。

魏葵最初设计的作品展示效果草图

但他也有几分理解老师傅的这种心态——从熟悉的环境忽然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场合,并且变成被人们“观赏”的对象,这不是一个修补匠所能理解的“为艺术献身”。

他前前后后拍了几百分钟的素材,最后剪辑出由五个小段落组成的、长约29分钟的影像作品,在双年展现场循环播放。

作品接近完成的时候。有一天魏葵在家,刚好看到电视剧《人世间》在上海电视节获得5项白玉兰奖。他对颁奖词中那句“平民的史诗”印象颇深。

在魏葵眼中,曹家巷的居民们,以及后来的改造者们,同样在鸡毛蒜皮、油盐酱醋的日常生活中,一笔一划地书写了一部“平民的史诗”。

双年展现场,一块来自曹家巷的砖

这诗里没有壮怀激烈的文字,只有坚持、忍耐、期待与行动,而正是这些,构成了生活的崇高意义。

魏葵说,近年来自己思考最多的一点,就是艺术的“社会功用性”——艺术家如何在保持艺术独立性的前提下,用毕生积累的艺才能参与到社会创新中,与民生、人文关怀等社会文化活动交织共生。

魏葵根据曹家巷老楼外墙镂空格创作的画作

关于《曹家巷工人村二十五幢》的那扇木门,红星新闻记者还了解到一个有趣的细节:展览现场有好奇的孩子看到贴在门上的“牛皮癣”小广告后,照着上面的电话打过去。

电话接通了。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编辑 李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