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要强的人可能是装的”张雪峰眼眶含泪,他到底挡了谁的路?
张雪峰从医院出来,再次直播时,谈到要强这个词,眼眶含泪。
他说:“一个要强的人可能是装的,你不要羡慕对方的坚强,也许对方心里很累,也不要因为不强而自卑,人生从来不是强与弱可以定义的,别人的标准不能代表你。”
下面很多人留言。
(资料图)
有人认为,这段话就是他说给自己的,因为眼神骗不了人,张雪峰强忍的眼泪,诉说着内心的意难平。
他这段时间确实压力很大,但依然有很多人需要他,因为孩子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专业与学校的选择,都会影响到未来的发展。
问题来了,张雪峰给大家做咨询,到底挡了谁的路?
在我们印象中,张雪峰是敢说的人。
有个母亲帮女儿咨询:“我女儿长得漂亮,身材也好,能不能去做空中服务员?”
张雪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你觉得你孩子有底线吗?”
女子没听懂,依然沉浸在自己的设想里,表示女儿条件好,应该当空姐机会多。
张雪峰直言不讳:“长得好,就要用美色挣钱吗?为什么一定要当服务员,这个工作可能会触碰到底线,你女儿对底线的要求高吗?”
犀利!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真的是把网友当自己人,说的都是关起门才能讲的话。
张雪峰提醒考生,不要去报考管理专业,除非你家里有企业,如果你报考医学专业,家长就要做好抚养到30岁的准备。
有人可能会反感,难道管理专业和医学不好吗?
世间的事,从来不是对与错来定的。
凡事都有前提,很多人就揪住第一句话,而忽略选择的前提,从而让问题变成了争议。
张雪峰争议最大的话,应该是提醒一位590分的考生,不要报新闻专业。
他说:“闭着眼睛在一本院校里随便找个专业,都比新闻专业强。”
显然,这句话有点偏激,也引来重庆大学的张教授反击。
张教授怼道:“新闻是不会被淘汰的。”
他列举自己几个学新闻的学生,毕业后都在大厂得到了不错的职位,并且怒斥张雪峰,明明自己尝到了新闻学的甜头,却不让别人学新闻。
这件事也很快引起讨论,其实换个角度看,矛盾点根本不在于专业,而是出身。
对于家庭条件优越的人来说,不管学什么专业,都没有问题,因为父母早已铺好路,大学毕业后可以回自己家企业,或者尝试创业。
而对于出身普通的大多数人,专业的选择就尤为重要,因为有个扎心现实,很多大学生的生活费,都需要勤工俭学。
而父母本身没有什么学历,自然也给不了儿女好的建议,这样的学生试错成本就很高,专业选择错误,很可能毕业就失业。
我有个高中同学就是如此,他大学选择的是管理专业,毕业后3年没有稳定工作,整个人精神压力很大。
偶然见面,聊起工作,他感慨地说了句:“现在才明白,哪个企业需要你去管理呀?早知道不如学个实用的,也比高不攀低不就强。”
还有个朋友学的化学专业,找工作时也很难,因为对口的企业实在太少。
普通家庭的孩子,大学毕业后,就需要尽快找到工作,因为父母已经托举不动了,谁好意思继续向父母要生活费?
所以,一个好的专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张雪峰坦言,自己也是出身普通,了解寒门学子的需求,在给予建议时,讲的都是大实话,也许对某些人来说太刺耳,但这就是现实。
仓廪实而知荣辱,一个人家庭经济殷实,才能长时间呆在象牙塔里,而大多数人,都需要脱掉长衫,为柴米油盐而奋斗。
讲真!张雪峰的建议,对普通人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
毕竟他敢于直言,就算你觉得不合适,也给需要的人多一点思考的机会,只有知道不合适的原因,才能增加选对专业的机率。
看到很多人向往北漂,他一盆凉水泼醒你。
“你先去体验一下,挤不上公交车是什么感觉?一个天通苑住了400万人,早上一辆公交车挤了1000人,你就算挤上去,也是双脚离地,要是你能接受,再考虑北漂。”
梦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电视剧里的浪漫,在生活中并不多见,很多人去北漂,都需要从住地下室开始,没有好与坏,只有能否接受。
我很欣赏他讲的一句话:“你家里没矿,就不要谈什么梦想,先想办法挣钱养活自己吧。”
也许是被抨击的多了,张雪峰变谨慎了,在谈建议时,总要加一句,我朋友说的,看起来很搞笑,也很心酸。
如果有一天,讲真话的人不敢说了,也是时代的悲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