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热闻】奔五的70后,不管你多有本事,如果没有这五种打算,就是没活明白
人生,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
身不由己的事情太多,命由己造的事例也不少。
(资料图)
当你用眼睛横扫别人的时候,也应该看清自己。
作为70后的我们,一晃就奔五了,年纪摆在那里,功劳、苦劳,都在那里。
也许你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也许你属于位高权重的人。但你必须清醒,余生开始下坡了。
因此,不管你本事多大,都要有五种打算,否则就是没活明白。
01
如期退休的打算,老来无忧。
曾经和一个快五十岁的老乡聊过天。
老乡说,他不打算交养老保险了。这辈子,算一算,从六十岁开始领取退休金,到快七十岁时,才能把本钱拿回来。
从老乡的情况来看,他处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他本人的寿命,也许没有七十岁,退休金和缴纳的钱,不成正比,可能会亏损;二是家里的情况不太好,能够保持运转就不错了,没有太多的余钱。
70后的我们,要是这辈子不能退休,那就只能延续祖辈的生活——一亩三分地,慢慢种,一直到老。
社会在进步,人均寿命也在变长。如果你不打算退休,那么在人生暮年,可能面临资金的困难。
缴纳15年的养老保险,才能退休,这是一个刚性的规则。现在你还在犹豫养老金的问题,说明你还处于迷茫阶段。
人总得往后看,做好活八九十岁的准备。存款再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有可能会显得“微不足道”。
02
放弃社交的打算,少去追利。
刘伯温说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个孩子,做了一个老鼠夹,上面放了很多的食物,让老鼠来吃。
老鼠来一只,就被夹住一只,来一双,就夹住一双。孩子收获满满。
有一天,一只老鼠溜走了,因此老鼠夹就再也没有作用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栽倒。”
用利益来吸引你去参与社交,这是中年人不得不做的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只是为了得到利益,不得不这样。
既然你明白社交的本质,那么你到了五十岁,就应该“逃走”了。因为你已经有了一定的收获,事业上也开始往回走了。
不动声色地退出追逐利益的社交圈,这是中老年人应有的自律。那些五十多岁,还在饭局找人拼酒的人,亏了自己,也不见得会得到别人的青睐。
社交多少,都没有关系,就怕寒了自己的心。
03
安顿父母的打算,传承家风。
我们的父母,有七八十岁了吧。
他们过得还好吗?也许你的父母,就像我的母亲一样,一辈子在农民,不会退休,也不会有诗和远方。
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样的一生,让我们很酸楚。种地、养猪、养牛,放羊,养活了儿女,真的不容易。到头来,儿女走向了异乡,有了工作,但是父母却拱起了脊背。
“百善孝为先”,父母的年纪越大,越需要问候和陪伴。
当你一直在漂泊的时候,有父母的老家,就是你的根。后半生,我们需要“寻根”。
自己做出孝顺的表率,儿女才会有样学样,从而你的老年生活,不会没有人过问,不至于太糟糕了。
04
帮儿女立业的打算,推陈出新。
明代作家冯梦龙,写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叫倪太守的人,七十多岁了,还在管理田地;妻子过世后,再婚,还有了一个小儿子。
大儿子想要接管家里的事业,但是倪太守不同意。
倪太守认为,儿子太贪婪了,要是把家财给他,自己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岁月不饶人。倪太守七十四岁就病故了。此时,儿子摇身一变,就成了家长。贪婪,管理无序,排挤庶母等一系列的行为,都暴露了。在官府的介入下,家财才得到合理分配。
作为新时代的人,不能像倪太守一样保守,应该早一点把家里的事情,交给儿女,自己花几年的功夫,调教儿女。
创下家业,做事不容易。但是你不能逞强,认为自己可干到八十岁。
谁都不知道,明天是不是有意外发生。想要免除后顾之忧,就得尽早帮儿女立业。
家庭的事业,应该交给儿女;如果自己一事无成,那就当好儿女的助手,让儿女超越自己。
做一片绿叶,衬托儿女这朵红花,才是应有的明白。
05
富养身体的打算,健康长寿。
富养自己,这个概念,很多人都清楚,但是我们却发出这样的感叹——身不由己啊,怎么富养自己?没有钱,拿什么富养?
富养和花钱有联系,但不能直接等同。
很多经济状况不太好的人,从五十岁开始富养身体,到七十岁时,还健健康康的。他们的开支,比那些有病痛的人,少很多。
养生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长期主义的思想。等你六七十岁,发现自己的老胳膊腿有问题了,再去锻炼,就晚了,多锻炼,还会有副作用。
富养身体,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了。如果你还在拼命赚钱,或者熬夜加班、到处混吃混喝,那就是在掏空自己。
06
曾国藩说过:“尔心境明白,于恕字或易著功。”
做人,要心如明镜,饶恕自己。这样做,最容易让自己活得快乐。
时光如白驹过隙,我们不小心就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头上的白发很扎眼,还有人牙齿也松了。
既然无法阻挡变老,那就积极应对,千万别等六十岁时,才追悔莫及。
人有三长两短,月有阴晴圆缺,看透就是运气,看淡就是财富。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