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和手机时代为什么要“懂一点书法”?北大名师通识课出书详细科普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几千年来,陪伴每个中国读书人走过一生的视觉艺术,就是书法。从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大篆,到秦代的刻石、汉代的简牍;从魏晋时期的行草尺牍,到唐代的楷书名碑;从宋元时代的文人书画,到明代的竖轴巨制,再到清代的金石风潮,书法始终在场,从不缺席。可以说,5000年中华文脉,24朝艺术传承,空间、时间、节奏、造型、虚实、阴阳、刚柔……中国人对美的各种感悟,都凝聚在书法极纯粹的线条、极简单的黑白世界中了。理解了书法的美,你就能更轻易地理解其他形式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书法,理解书法,其实就是掌握了一把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密码的钥匙。
当下,正在成都博物馆展出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将220件重磅文物精品汇聚展厅,让人从直观上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其中赵孟頫《临兰亭序》更是吸引了众多观众排着长队“等睹尊容”。但关于书法,不少人都会有多种多样的问题,比如在景区看到一幅对联或一块匾额,却连字体都分不出,觉得自己“没文化”;王羲之、颜真卿、米芾、张旭等书家都知道,却不了解他们的字究竟好在哪里;明明写得歪歪扭扭、涂涂抹抹,却被公认为佳作,里面的奥秘是什么?
《中国书法通识》作者方建勋
书体、笔墨、性情、书写、观念、再造
走进中国书法的六重世界
要真正能欣赏到书法的精髓,是一门需要学习、做好审美准备的学问。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员方建勋,在北大开设的书法公选课《书法审美与实践》一座难求,深受学生喜爱。他还在“得到”App开设“中国书法通识课”,效果也不俗。2023年6月,方建勋上的“中国书法通识课”的内容还被转化为同名书籍,由新星出版社正式出版。在《中国书法通识》中,方建勋以独创的“六度书法理论”,带读者依次进入中国书法的六重世界——书体的世界、笔墨的世界、性情的世界、书写的世界、观念的世界和再造的世界。
书里每一节都包含丰富的书法作品图片,这些精选的书法名作,希望读者能过过眼。毕竟书法是一门视觉艺术,观看作品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听过、看过这些作品,从此,你对中国书法的了解就不仅仅是大家都知道的《兰亭序》,你还会遇到《张迁碑》《朝侯小子残碑》《丧乱帖》《祭侄文稿》《肚痛帖》《寒食帖》《婴香方》等等;你不仅对它们有直观的印象,更能说出它们各自妙在哪里。
方建勋关于书法的诸多观点,深刻新颖但又不晦涩难懂。比如他说,“书法是观念的集合。每一幅书法作品都是个人观念、时代观念和民族观念叠加的结果。”谈到王羲之为什么会成为书圣时,他就认为这其实是“古人和今人、观念和行为互动的结果。”
《中国书法通识》
懂一点书法
是一次必要的认知升级
在今天这样一个电脑和手机都已经普及的时代,方建勋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可以不练字,但无论如何也应该懂一点书法。他给出了四个理由。他首先提到,懂一点书法,是中国人最朴素的文化情结。而且,懂一点书法,就掌握了贯穿整个中华文明的艺术形式。“今天,我们绝大多数人早已经不用毛笔写字,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写字也已经被打字替代,但认为‘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仍然是中国人一个称得上‘顽固’的文化传统。几乎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有写一笔好字的种子。看到有人写一笔好字,我们就不禁会对他高看一眼。这个世界上,很少有哪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注重文字的书写。”
从实用角度说,懂一点书法,方建勋认为这相当于“还拥有了一种高阶的社交货币。即便我们现在不练字,走进书法这个大观园,好好游览一番,也是很值得的。在现代的社交场合,除了谈工作、谈生意,总得聊点轻松话题。但是现在,话不投机、割席断交的话题越来越多。在我看来,书法反而成了一种既高雅且安全的谈资。”
最后,方建勋提到,从实践角度说,懂一点书法理论,是一次必要的认知升级。“学习书法要取法乎上。这四个字说说容易,做起来太难了。并不是你拿了一本王羲之的字帖,天天照着写,就是取法乎上了。上,是你要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它的好和它的妙。如果不能真正内心感受到,天天看,也只会视而不见。以我多年的习字和教学经验来看,一个人,理论素养越好,书法学习的后劲就越足。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要以理导学。既要学习技法,也要了解技法背后的理。否则,练着练着就容易迷失方向。”
《中国书法通识》
懂书法不只是练字
技法熟、字写得漂亮,未必就是会书法
方建勋先后在南京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攻读书法硕士、美学博士、艺术史博士后。他以书法篆刻创作与教学为业,兼作理论研究。他的作品曾入选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第八届全国书法展、第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展、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书法篆刻展等,并在《淳化阁帖》杯全国“二王”系列书法大赛中获得专业组一等奖。
在此前长期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方建勋发现,练习书法的时间越久,困惑也越多。比如,书法为什么要强调使用中锋?书法为什么要追求“贯气”?为什么很多书法家的字,结构写得很不端正,却被认为是佳作?……这些问题,若是就字论字,很难有答案,只有结合哲学和美学来理解,才能有所“顿悟”。
在很多人眼里,书法不就是写字吗?技法熟、字写得漂亮,就是会书法。方建勋提醒你:“这可是把书法想简单了。从表面上看,书法的确是写字,但借用古人的话来说,它是个‘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事,有很高的审美追求。如果把它等同于匠人的手艺,认为只是个技术活儿,就大大误会了书法。要知道,书法史上,被批评最多的就是匠气。我很赞同林语堂讲过的那句话: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可以说,书法是从技艺走向心灵的艺术。”
张旭用草书表达了生命的一切
也冲破了羁绊
张旭的草书被世人称为“狂草”,名气很大。但其好在哪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在书中,方建勋细致分析了“张旭的草书为什么能做到这样的极致”这个问题。他首先从大背景来讲,就像李白的诗歌和裴旻的剑舞一样,其共同特征都是有宏大的气场,气足力盛。这种顶天立地的气势,跟盛唐气象是完全契合的。时代心理,给了他们共同的胆气。具体到书法上,字形和章法变化到极限,也跟张旭的性情有关。张旭天性放纵不羁。跟他同时代的大文豪韩愈甚至认为,张旭把他所有的生命情感和体验都拿来写草书了。“张旭虽然字写得好,仕途却并不如意。他一开始做了常熟县尉,后来做官做到左率府长史,属于东宫太子的属官,然后就此止步了,再没有更大的施展才华的机会。但是,张旭的生命并没有因为仕途困顿而受限。他的生命在草书中绽放了,在狂草的世界里,张旭表达了生命的一切,也冲破了羁绊。”
《中国书法通识》
书法还是时间的艺术
乐趣很大在于书写的过程
近些年,方建勋对书法教学和传播投入很大热情。他不仅在北大开了一门书法公选课,给来自各个院系、专业的学生讲书法审美与实践,还一直在北大校友书画协会担任书法公益班的指导老师,业余教几千人研习书法。这些人当中,有大学老师,也有学校保安,有外企职员,也有公司经营者。他们大多没有书法基础,但两三年下来,不少人已经写得有模有样了。
对于书法,一般人总是关注最后结果,即作品写得怎么样,对于书写的过程本身,关注并不多。方建勋提醒大家,事实上,书写过程本身很值得关注。“跟古人一样,今天很多人练习书法也是为了享受过程。而正因为有书写的维度,我更愿意用古琴来做类比。中国书法的书写过程,就像古琴的演奏过程。所谓书法作品风格的差异,其实也是书写过程的差异。书法不仅是占据空间的视觉艺术,也是在时间上铺展开的动态艺术。书法的书写,是顺着时间次序,一次性完成,不可逆,也不可修改的。它充满了偶然性,很有难度,但乐趣也正在这里。就像书法作品丰富多彩一样,书写过程也是各有趣味的。”
方建勋的书法课,把审美、历史与技法融合在一起讲。这种教学法,还特别适合成年人。因为成年人理解力比较好,在学习技法的同时,兼顾书法的审美和历史,就更容易进入书法的“场”,也就更容易取得进步。“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习更加高效。“看到自己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从一个‘小白’到能写出一幅有模有样的书法作品,并由此让书法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是作为老师最大的欣慰。你看,这让一个人的人生变得更美好了。”方建勋写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