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聪明的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清空自己”|全球看点

来源:布衣粗食 2023-06-24 16:10:54

人这一生,是如何度过的?


(资料图片)

有人给出这样的答案:婴儿无知,如空杯;年少苦读,如满杯;青年无为,如空杯;中年立业,如满杯;老年放下,如空杯。

想来,还真是如此。人生如茶,一杯接一杯,空满交替,但到头来,一定是空空如也。

努力生活的路上,会得到很多的东西,因此定期清空自己,才是顶级聪明的做法。

01

善待别人,清空恩怨,一了百了。

孙叔敖做令尹的时候,有一个叫芈叔的地方官员,想尽办法收税,还到朝廷表功。

楚王看到大把的钱,非常开心,要褒奖芈叔。

孙叔敖说:“芈叔管理的地方,全都是你的子民。现在子民被压榨了,你还开心不已,这是激发子民和你的仇恨啊。说明白一点,就是你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了,熬成汤,自己喝掉。

楚王沉默了很久,然后开除了芈叔。

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有仇恨,其根源就是——利益争执。

孩子因为玩具的分配而吵架,大人因为田土的分配、工资的发放、红利的分配等互相埋怨。

怨气太多,其实是你不够善良,不懂得“有舍有得”的道理。你待人七分好,一准可以收回三分利。
同样,你对别人的恩惠,总是念念不忘,其实是你“太小气”,不知道“做好事不留名”的道理。

《诗经》里说:“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一个人把恩怨放在心底,就像把火药放在炮膛里,就差点火这一步了。一旦遇到不愉快的事情,火就点燃了。

最好的做法,就是把清空炮膛,再也不怕火气上来了。

老祖宗主张,善行无辙迹。也就是鼓励我们,不要等别人来回报自己。反过来看,仇恨也不要有痕迹,否则会在身体上留下伤疤,亏待自己。

做一个健忘的人,你的眼里就不会看到仇人了。混迹人群中,你行动自如,帮助人,被人帮助,都是自然发生的。这才是“不困于情”的最高境界吧。

02

善待家庭,清空房间,整齐明亮。

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情况:新买的房子,空间很大,但是隔了一两年,就很小了,到处都是杂物。

一点点的空间,都被利用起来了。

某一天,你一狠心就把杂物丢出去了。隔了几个月,发现房间再一次填满了。

扔了,又回来了,这是很可怕的事情吧。

日本杂志《打理生活》里,分享了很多清理房间的技巧。其中最重要的,应该这几点。

一是把所有的东西拿出来,进行归类——经常用,很少用,基本不用。

二是根据生活习惯,把常用的东西摆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

三是处理基本不用和很少用的东西,尽量不占用地方。

另外,要坚持做好收纳工作,一旦发现房间乱了,应该马上开始整理,而不是等一等。

通过整理,来发现自己喜欢什么,厌恶什么,知道自己的钱花在哪里了。从而养成节俭的习惯,避免盲目地购买。

我们总是外出祈福,可是连家庭都管不好,岂不是弄丢了原有的“福地”?真的太不应该的。

定期清空房间,你会发现自己的家,幸福,舒服。

03

善待自己,清空心灵,轻松生活。

楚王去打猎,半路上把弓弄丢了。他虽然收获了猎物,但是很不开心。

有人劝楚王:“没什么,如果有人捡到了弓,那个人也是楚国人。这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楚王想了想,就开心多了。

孔子知道这件事之后,说:“楚王不够大度。捡到弓的人,是天下的人。”

从孔子的思维出发,我们可以明白,楚国把格局放大到天下,不仅没有烦恼,还有可能拥有天下。

很多时候,我们想不开、放不下、忘不掉,慢慢滋生了内耗。

外界给我们的东西越多,我们就越痛苦。最痛苦的是,原本拥有的,失去了,再也找不回了。

唐代神秀禅师有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当我们有了内耗的时候,其实是心灵上有了灰尘,需要擦洗了。否则,灰尘积累起来,会蒙蔽心眼,堵得慌。

我的一个朋友,在学校当老师。原本,暑假安排了旅行,但是他临时被抽调到下乡的工作组。

整个暑假,他都在山村里帮忙整理资料,或者开车去走访周边的穷人。

本以为,他会非常烦躁。事实却让我们大吃一惊。他说:“当城里人在酷暑中煎熬时,我在享受山里的风,这是带薪避暑啊。”

暑假过完了,学校给他发奖状,他说:“我已经享受了下乡补贴,再拿奖状,是不对的。”

荣誉、收入、工作业绩,拥有过了,也就过去了,别太当真。这才是生活应有的态度。

正如作家余华所说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心是用来支撑生命的,而不能用来装钱的钱包、房子、荣誉、痛苦......想透了,就什么也不想了。

04

俗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清空的根本是让自己“活起来”,让生命能够四季交替,时光可以缓缓流动。

纵观整个人生,我们本是“两头空”——婴儿空,老年空。

满满当当的超市,人是进不去的,因此生意非常差;拥挤的人生,别人插不上手,也得不到帮助;欲望的心灵,到处是钱财,因此少了悦动的旋律。

往后余生,空杯以对,来去从容。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