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非遗 创新传承|世界报资讯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06-21 08:11:39

放眼国内外,天河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现代和传统在此相互融合,相映成趣。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历史传统文化以新样貌融入日常生活中。今年“全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天河区举办系列活动,集中展览展示各种非遗项目,让群众在文化和自然遗产宣传月期间能看非遗、听非遗、叹非遗、做非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推动非遗文化创新传承,天河建立起《天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市率先制定发布区级管理办法——《天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支持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以“非遗+”诸多跨界形式,让非遗在天河活起来、潮起来。目前,天河区已拥有国家级、省级、区级非遗保护名录共56项、传承人共33名。

好样 好YOUNG 

进校园进商圈进市集

非遗舞台不断扩大  

“珠村大祠堂,要摆大七娘。小女勤乞巧,男儿换靓装……”每逢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来临,天河区珠村就会热闹起来。

乞巧节是旧时少女通过展示心灵手巧向织女祈求智慧、灵巧和幸福的日子,广州人历来重视过此节,富有特色的乞巧民俗在有着“中国乞巧第一村”美誉的珠村得以保留和传承。自2005年首届广州乞巧文化节举办以来,珠村的乞巧民俗被打造成城市名片,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2011年,以珠村乞巧为代表的天河乞巧习俗入选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天河乞巧习俗,以广州乞巧文化节为载体,在保留岭南优秀文化内核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表现形式,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科技的融合路径,成为推动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天河样本。

2022年,广州乞巧文化节已走到第18个年头,除了主会场珠村带来特色民俗展示,众多分会场亦上演精彩活动,将乞巧元素融入当下生活。如正佳广场探寻“爱情密码”、合利天德广场玩转幸福数字“7”、VLAB翌方181创意园共享社区活动、未来社趣味手作体验等乞巧主题活动。此外,乞巧文化还赋能职业技能培训,如天河区人社局协同员村、石牌和林和等街道,联合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举办乞巧艺术技能培训课,为70余名学员普及乞巧文化的相关知识。

作为广州市非遗传承基地,珠村小学基于地域特色形成“乞巧五育,共铸品牌”的乞巧教育特色课程体系,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传承乞巧文化。2016年,珠村小学还建立了一个乞巧博物馆,收藏了学生制作的精美乞巧作品。珠村小学也常被外界称作乞巧学校。

近年来,天河区大力推动非遗进校园、进商圈、进市集,像乞巧民俗这样曾经“养在深闺无人识”的非遗项目与更多的市民群众进行了第一次“亲密接触”,越来越多非遗项目,如今是“走出深闺让人识”。 

“非遗+”跨界联动

非遗艺术焕发新活力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短片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其中一个镜头,一个极具岭南特色的龙头跃出水面。这个龙头来自天河石牌村,源远流长的龙舟文化在国际舞台再一次绽放。

“每个村的龙舟,各有特点,每一个龙头,代表着每一个村的文化和精神,必须是独一无二的。”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传承人张伟潮说。昔日农田已变身楼房,但石牌人对龙舟的情怀始终未变。微纪录片《石牌龙》还原了石牌龙舟文化与北京冬奥会的一段情缘,借助北京冬奥会的热度,让更多人了解石牌龙舟。

祠堂剧、微电影讲述温情龙舟故事,元宇宙数字乞巧文化博物馆上线,电竞赛事与狮武艺术结合受到年轻人追捧……近年来,天河非遗项目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而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非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希表示,近年来天河区公布的非遗项目名录和传承人逐渐转为年轻化,这说明天河区的非遗保护工作吸引了很多非遗新生代的加入,在非遗创新传承发展方面具有前瞻性。

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方面介绍,天河区通过“非遗+旅游”“非遗+元宇宙”“非遗+电竞”“非遗+文创”等诸多形式,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将非遗融入市民现代生活当中,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能认知、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体验平台。目前,天河区已拥有国家级、省级、区级非遗保护名录共56项、传承人共33名、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个、广州市非遗工作站3个,广州市非遗传承基地14个。

如何利用新兴媒介、数字技术吸引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暨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刘晓春认为,首先要提取非遗文化中年轻人感兴趣的部分,再利用新兴媒介、数字技术加以传播。非遗文化像蒙尘的宝物,大众还未能真正看到它的光芒,期待数字化博物馆能“拂去尘埃”,带大家真正了解当中的魅力。  

老建筑修旧如旧

祠堂成为非遗传习地  

天河区吉山村是广州市传统古村落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村里的祠堂保存完好,每隔几步就能遇见一间。它们见证了岁月的更迭,在新时代里焕发出新光彩。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吉山村内,孩子们清脆的童音从友竹家塾中传出。家塾中,墙上一幅幅书法作品环绕,绿油油的盆栽沐浴着天井下的阳光。到了七八月份,这里便成为国学课课堂,孩子们身着国风服饰,或朗读国学经典,或练习书法。友竹家塾迄今已有超过160年历史,一墙之隔的琼圃梁公祠有大约500年历史,它们现在都属于天河区文物保护单位。几十年前,这里都曾作为村里的学校,村里的老一辈人还留存着在此上学的记忆。后来,祠堂曾做过拳法培训中心,举办过村民围棋赛,墙上还挂着活动的照片。吉山村村民梁伯已年过六旬,以前,他就在这儿上过学,如今,孩子外出打拼,他留守在村里,祠堂依然是他和街坊们相聚的地方。在天河,不少被高楼包围的祠堂成了村落维系关系的纽带,延续着多年的传统,让这个原来用作供奉祖先的地方成为了非遗文化的传习地。在车陂村郝氏宗祠,每周五、六晚都会传来充满精气神的吆喝声,孩子们聚集在这里练习龙形拳;在猎德李氏大宗祠,龙狮队敞开大门,欢迎有兴趣的少年加入,传承猎德龙狮文化;在珠村明德堂,每年都举办乞巧民俗“摆七娘”“拜七娘”,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传播乞巧文化……

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巩固区内非遗保护工作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天河区将适时调整保护传承策略,继续推动非遗文化高质量发展,促进“外地文化”本土化发展,不断培育和创造“两个结合”的新文化,让天河非遗文化立于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潮头。特别是乞巧节、龙舟节等一批有影响力的非遗项目,未来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提升其发展提升空间。

数读非遗保护  

全市率先发布区级管理办法,明确非遗传承人的认定和管理。

国家级、省级、区级非遗保护名录共56项,传承人共33名。

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个、广州市非遗工作站3个,广州市非遗传承基地14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