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即时看!“在场——你可以参与的艺术和展览”魏全儒创作侧记
【资料图】
魏全儒受邀参加此次“在场——你可以参与的艺术和展览”的创作之始便决定了以“宇宙”为主题进行创作。其近期对“宇宙”的思考,促使他在展厅开启一段创造之旅。与平时的在画室的工作不同,魏全儒将这次展厅内的创作作为一种自我艺术理念的实践,他始终相信“感受是艺术传达给作者和观众的一种力量”,他有所感,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想将自己的这一切通过画笔与观众的精神情感连结。
这样新的创作形式与环境让魏全儒在开始时并不适应,一方面是在公共场合创作不能像在画室中那样“翻江倒海”,对于美术馆空间“神圣”的潜意识与公共空间的秩序遵守让他略有些拘谨;另一方面往日的创作过程都隐藏在成品之后,突然被人围观有些“家丑”暴露的羞怯。为此他也不止一次自嘲,自己有一腔假设的勇气与分享的热情,却没有十足的准备。
可宇宙间又有哪些事是十足准备好才发生的呢?魏全儒在策展团队的鼓励下,选择从他最喜欢的石头开始这场自我“小宇宙”的营造之旅。
女娲补天的石头因神话与《红楼梦》成为人们心中远古与近古重叠的意象,那枚遗落在青埂峰下大石便是他石头记系列的原始胚胎,无才补天却是这个世界、这个宇宙构成的根基,即便是最遥远璀璨的星辰也由它们构成。我们由星辰所铸,如今眺望群星。在此将这些石头创造的过程展现出来,何尝不是一种低头俯视另一种宇宙形态的浪漫。
其中最让魏全儒触动的是前后两次或者多次来观看画作进度的观众,当他们由衷感叹画作上的石头变化之大;或者通过视频对比出创作前后的差异表示惊讶时,“在场”的意义油然而生。这是仅仅展示一幅《石头记》的作品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人们看着那些“顽石”如何以异于自然的方式累积,堆叠成了展厅中“魏全儒的宇宙”的根基,他们见证了艺术家与他们的小宇宙共凝的过程。
但魏全儒的创造不仅仅止步于此,在古时的日常交谈和习俗中,最世俗的事情都与最重大的宇宙事件相连。他醉心于源自上古时期的“言意之辨”,在“有”与“无”的讨论中延伸自我的思绪。展厅中两件十米的长卷巨作《无极》与《有相》便是他思维的诗篇。如同里尔克吟咏的那样:“无限地扩大著自己的生命,你等待又等待这独一无二的瞬间;这个伟大而充满预见的时刻,这些石头的觉醒。从深渊向著你迫近。”此时、此刻、此地,在魏全儒的笔下,从那块跨越了千万年的大石头起,与观众共同在场,眺望我们诞生的群星。
校对 王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