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作文预测:为己须得三缄口 为公执言敢为先 世界微资讯

来源:冠华作文 2023-04-18 07:58:3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礼记》有这样的表述:“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朱熹的《治家格言》中也说:“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二)近年来,网络流行一个热词“嘴替”,就是替别人把不能说、不敢说、不会说的话说出来。“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杜甫是厌战者的“嘴替”;“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是贫贱者的“嘴替”。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材料一主要由名言构成。“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意指“慢言”,有智慧、有阅历的人说话总是经过反复考虑,不轻易论断。这里指出“言”关联为人处世的智慧(道德)。而“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意指“少言”“不言”,因多言易错,甚至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这里指出“言”关联为人处世的考量(代价)。由此可见,材料一的两句名言,一是强调人“言”不仅是几个词语或句子而已,“言”承载的还有发声者为人处世的考量和权衡。二是从表述的倾向看,将人们导向要“慢言”“少言”。从中华传统为人处世方面普世价值的承袭来看,事实上确实有不少人将此奉为金律。我们应当思考:对人们一直认同、奉行的“沉默是金”的传统观念在当下仍否是普遍适用的人生智慧?如果“慢言”“少言”甚至“不言”成为社会群体普遍的选择,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的核心关键词是“嘴替”,由名词诠释和举例印证两部分组成。根据“‘嘴替’,就是替别人把不能说、不敢说、不会说的话说出来”这一诠释,把“嘴替”理解为“代他人、社会、时代言”的“要说”“敢说”“能说”的责任和担当,是准确的。而材料二中所举杜甫、白居易皆为现实主义诗人,他们关心民生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甚至不惜触怒当权者,为厌战者和天下贫苦者发声,是替别人说,是为民请命,他们的“敢说”“能说”,是为他人,为社会谋利益,是为时代发声,他们的“替言”彰显了责任和担当。由此可知“嘴替”应为正面之意,需要肯定和提倡。

两则材料借助“语句”和“词语”的不同“言语”形式,表象是探讨“言语”中“慢言”“少言”“慎言”“替言”的问题,实则是要引导考生思考“言语”背后个体关于为人处世中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担当权衡的问题,希望考生拥有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普世情怀,敢于站上“群众先锋”的位置,敢于承担“为民代言”的风险,这是此则作文整体立意的出发点。

关联两则材料,可得出写作的整体立意:材料一“慢言”“少言”不是不说,是在藏而思之后的发声,虽有不盲目,不跟风,不妄言的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坚守,但也不乏明哲保身的利己因素,更多的是强调个体自我层面,缺乏的也许就是社会的担当、责任。材料二“嘴替”是敢说,为别人说,为社会说,为时代说,是个体(或者某一群体)在明辨是非,深思熟虑后的情况下的大声疾呼,为民请命,是在明晰“言”的利弊后主动承担的“公众责任”,体现了为人处世的担当精神和贵任意识,强调的是个体对国家和社会的使命感。

写作时,应当首先理解并指出“言”的本质指向为人的责任和担当,对此,在比较中表现出认可并阐述“嘴替”或“敢言”的正向价值(核心要素)。在此过程中,还可适当分析造成“慢言”“少言”与“敢言”“勇言”背后的原因是利益的考量和责任担当的权衡(关键要素1),以及阐述社会层面“慢言”“少言”可能产生的不当后果(关键要素2)。总的来说,考生应在作文中阐述“要言”“敢言”“勇言”“能言”,体现作为当代青年为他人、社会、时代发声的责任担当。

参考立意:

1.少言以自律,发言为当下。

2.言多虽必失,必要应多言。

3.为生民言,为社会不公言。

【佳作赏析】:为己须得三缄口 为公执言敢为先

人贵语迟,言多必失,其话语意义指向的是中国传统诗教中一以贯之的温柔敦厚、中正平和;大潮奔涌,众声喧哗,当社会议题中出现利益与观念的激荡交锋,“沉默是金”也无法弥合矛盾与裂痕。言之一道,我辈青年应如何自处?故曰:为己须得三缄口,为公执言敢为先。

为己须得三缄口,不意味着懦弱、退让与妥协,而是心智圆熟、人格圆满的自然结果。余秋雨曾言:“成熟是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心照而不宣的背后是充斥八极的玲珑智慧;老子出关,倒骑青牛,湛湛青天下悠然无声的身影折射出无上哲学的玄妙。三缄其口,护的是内心的一方净土,抑的是人性中的蠢蠢欲动。人格圆满,方能拥有“不患人不知己”的大气;自成宇宙,方能远离一时高下的意气之辩。

为公执言敢为先,不是争扬执牛耳之威赫的浮躁,而是一种心胸光明、以义为先的不朽风姿。为公执言,为义执言,为人民执言,本身就是一种充满勇气的奋斗。五千年清浊善恶,太史公能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风雨如磐的革命暗夜中,鲁迅先生以笔为剑,铸民族之魂,占据意识形态的舆论阵地,是英勇的奋斗者、无畏的坚守者。当社会达尔文主义甚嚣尘上、弱者的话语权被无形剥夺之时,坚守捍卫公序良俗的发言制高点,使舆论场域重归风清气正,其重要性不亚于赢得一场正义之战。执言当先,躬身入局,自成直言之辩、浩然之气。

覃思今日,社会舆论场域的高度娱乐化促生了公共言语场所的无序,“键盘侠”“打字机”大行其道,无意义的喧嚣争论不绝于耳;公共议题中的性别对立、阶层冲突在以营利为目的劣质自媒体中被层层放大……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了物质大潮,国人的精神文明发展却未曾追赶上经济的脚步。是的,在喧嚣中坚守一份以沉默为外壳的淡静与从容,在喧哗中敢于遵循公序良俗而发出有理有据的掷地之声,是我国所迫切需要的公民素养的集中体现,也是青年人生发展过程的应有之义。

李叔同有言:“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摒却车尘马足的功利之辩,弃了辗转沉浮的名利之争,方能心如水月,作如是观。另一方面,为正义发声,为道德张本,响应时代的价值选择,赓续浩然之气的精神血脉,亦是我辈青年不可或缺的精神钙质。为己须得三缄口,为公执言敢为先,刚柔并济,方是为言之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