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消息!有人丝袜控,有人御姐控,苏轼什么控?
这年头,流行各种控。
(资料图)
什么丝袜控、御姐控、正太控、萝莉控、猫耳控、狐耳控……不一而足,控控不休。
之所以要用个控,实乃喜欢二字已无法形容人们对某事的爱好,十分喜欢万分喜欢,字又太多,因此,言简意赅用一“控”字,不得不佩服首用者对汉字的理解力、创造力——虽然我不知道这字先是从日本还是中国兴起。
苏轼也很控,今日读诗,发现他是个奇石控。
先看到的是这首:
《壶中九华诗,并引》。
引者引出也,亦即用一小段文字,记述他之所以写这首诗的原因:
湖口人李正臣蓄异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棂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纪之。
此时乃绍圣元年(1094)七月,曾经踌躇满志要把小皇帝教成有志青年的“帝师”苏轼,被自己叛逆的学生亲自送上了万里投荒的旅程,贬往岭南。
七月到湖口,遇上这块宛如“玉女窗”一般的奇石,便爱不释手。
只可惜,哪怕愿出一百两银子,也未能说到石头的主人将之卖给他。
路途匆匆,没时间可耗,也只有忍痛割爱了。
一百两,不可谓不多,很可能占了苏轼荷包里的大半,而且,这钱并非他的积蓄。当中既有弟弟苏辙送他出京时所给的七千钱,大概还有一些朋友的临别馈赠。
一句话,愿花大价钱买这奇石,正说明苏轼的“控”。
如果讲,仅仅用钱还无法说明苏轼的一见钟情,那么,另一首诗的标题,则让我们知晓,他对这块石头,真是心心念念,漫长的岁月和苦难都未能将之磨灭。
“予昔作《壶中九华》诗,其后八年,复过湖口,则石已为好事者取去,乃和前韵以自解云”。
此时的苏轼,已经是花甲老人,他久居海外,身患重病,来日无多,旧地重游,竟还是去寻那块石头,想补当年未能买断的遗憾。
不过,他虽记录此事,却语焉不详,幸得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是见过的,而且,留下详细记载,使我们能一窥此事全貌——
湖口李正臣,世收怪石至数十百。初,正臣蓄一石,高五尺,而状异甚。东坡先生谪惠州,过而题之云壶中九华,谓其一山九峰也……庚辰(1100)七月,遇赦北归,至寺下首问之,则为当涂郭祥正以八十千取去累月矣。
看来,这事受损失的有两人。
第一当然是苏轼,喜欢的妙物,终失之交臂;
另一个则是李正臣,八年前一百两银子不马上出手,八年后,八十两就卖掉了。加上通货膨胀,他真是亏大了。
然则,虽替苏轼有点点遗憾,不过,郭祥正与他实为好友,其时已有“太白后身”的美誉,这块奇石卖给他,也是所许得人。
只不过,我想不通的是,如果真如黄庭坚所言,是郭祥正购走,苏轼为何会在标题里,写着“好事者”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