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展:“S”艺术季新展开幕,如何看懂王易罡的观念性抽象?
每经记者:石普宁 每经编辑:唐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间四月天,不负春光的成都人一部分在音乐节、演唱会现场,一部分在户外爬山露营,还有一部分在看展的路上。
成都市美术馆首届“S”艺术季于8日拉开帷幕,并将持续到6月份结束。刚刚过去的周末,众多“爱看展星人”在成都市美术馆排起长龙,每经记者也去到现场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探展”系列,这站我们来到《抽象与观念:身体、行为与后现代性——王易罡作品展》。
图片来源:成都市美术馆
4月7日,由何桂彦策展的《抽象与观念:身体、行为与后现代性——王易罡作品展》在成都市美术馆B区B1展厅开幕。
本次展览是王易罡在成都首次举办个人展览,此次展览集结了他的百余件作品,以时间倒叙为顺序,共分为四大版块,时间线从近期跨越至20世纪80年代,其中也涵盖艺术家2023年的最新画作。
王易罡,1961年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86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抽象风格始终是王易罡艺术生涯的主线,并历经早期现代主义抽象、媒介性抽象、表现性抽象、观念性抽象等阶段。
王易罡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抽象艺术,意味着两个字:“难懂”。
而策展人何桂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看抽象艺术不需要有太多的知识,不需要有成见,当你面对一件作品的时候,用心去感受它——去感受它的色彩、感受它的形、感受作品内部所散发出来的力量。”
现在,我们试着将展览的主题“解剖”给大家,寻找“抽象与观念”“身体、行为”与“后现代性”几个关键词的意义。
成都市美术馆内观展的观众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如何理解观念性抽象?
如果我们渴望在抽象艺术中寻找到确切的意义,那极有可能会碰壁。在面对没有具体图案与线性叙事所带来的疑惑甚至恐惧的情况下,我们或许需要回望内心,去相信自己的感受。
正如展览名字所揭示的一般,抽象与观念,无疑是本次展览所讨论的重点。何谓“观念性抽象”?何桂彦告诉我们,与抽象艺术的经典定义相反,观念性抽象语境下的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其对语言、创作方法、创作过程、偶然性等的理解发生了变化。
成都市美术馆B馆B1展厅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在这其中,“行动”是关键词之一。上世纪50年代,在针对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等人的创作时,美国评论家哈罗德·罗森伯格(Harold Rosenberg)提出“行动绘画”,而“行动”的价值则在体现出一种自由,也就是一种“无我”的状态。
《A17》290x390cm|布面油画|2023 图片来源:成都市美术馆
具体到王易罡此次的新作如《A17》《F70》等,艺术家在创作时采用了非常规的方式,脚踩、涂抹、泼洒等,都尽可能地出现在了他的创作过程中。
我们从现场展示艺术家创作过程的短片中,看见一个吊在绳索上恣意遨游于画布上的艺术家,他将“行动”与“身体”观念化,挣脱思想禁锢,用自己的肢体来“说话”,而这也正是本次展览所探讨的主题。
观众观看艺术家创作过程短片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王易罡在创作中 图片来源:成都市美术馆
“艺术发展到了今天,重要的是去学会自由地表达。也就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内心真实的情感。”
在接受我们有关创作方法的提问时,王易罡回答道,“真实的感情在完全释放的时候,呈现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绘画方法手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方式,能把自己准确地表达出来。”
而以上话语背后的具体语境,暗含在本次展览主题中的“后现代性”中。何桂彦在展览手册前言中提示道,“时间性”“过程性”“偶然性”“覆盖”等关键词是我们在欣赏王易罡的观念性抽象时可关注的重点。
成都市美术馆内观展的观众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事实上,按照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脉络来看,上述关键词恰好可能成为后现代阶段艺术家作品意义的来源,也是探讨抽象艺术时的一个价值之处。
例如,作品《浅绛系列作品2012’73号》,其尺寸达到400CMx600CM,是本次展出中最大的一幅。浅绛本是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种设色技巧,艺术家曾提到,采用这种手法的意图在于利用传统绘画与现代表现手法相结合,通过解构传统山水作品,营造出另类的诗意空间。
《浅绛系列作品2012"73号》600x400cm|布面油画|2012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而通常,看过这幅作品的人会在社交媒体上提问,“下面写了什么字?”,王易罡的回答是,“乱写的!无意义”。
何桂彦在观展手册前言中所写道,以线和团块的面所展开的画面由于形式运作不可预先设计和构想,《浅绛系列》的叙事过程取决于艺术家的“书写”,“书写是无目的的,也没有预设最后的结果,于是,书写所带来的‘时间性’‘过程性’反而显现出价值。”
在进行导览的途中,策展人有意提示观众,有时间的话可以一个人面对这幅作品,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如何超越作品本身以及感受作品释放的爆发力。
成都市美术馆内观展的观众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创作历程全回顾
“我常说:不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与巨人并肩前行已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了。”
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王易罡称,向前辈学习仍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习的同时也意味着一个放弃的过程。
王易罡曾提到,在上世纪80年代研究毕加索和立体主义的过程中,自己形成了一种观念,即“绘画对我来说,始终是一个在破坏中建立的过程”。换句话说,破坏是创造,而根源也仍然是放弃。放弃旧的东西,新的东西才能形成、建立起来。
《习作》44x54cm|布面油画|1982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此外,放弃还事关如何达到超越的境界。“如同一个海绵,吸满水的时候,新的水洗不进来,但如果旧的水挤出去,新的水自然就进来了,就做到了超越的意义。”王易罡说。
进一步来理解,放弃暗合东方的审美观念与创造观念,王易罡主张用直觉去面对生活的每一天,“艺术也是一样的。”在社交媒体上,王易罡进一步透露了自己的“好老师之一”——白发一雄,“他的方法把我带入了禅境与瞬间的偶遇,让我学会了直面内心与人生!”
观众观看艺术家创作过程短片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事实上,这势必要求艺术家不断突破自身,而在这场回顾艺术家创作跨度40余年的展览上,我们也得以清晰地观看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
《五月星光》| 王易罡169x186cm | 布面油画 | 1984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据策展人透露,之所以采用倒叙的顺序,和美术馆本身的空间有关系,“(艺术家)最新的作品画幅比较大,相应的就放在了大厅当中”。
《抽象作品1991"18号》175x175cm|布面油画|1991 图片来源:成都市美术馆
当我们逐步回溯至艺术家80年代的创作时,我们彷佛也看到了艺术家逐渐形成个人风格的全过程,结合到每个阶段的具体历史语境来看,展现的也是艺术家对于不同时期的理解与思考,而这一过程绝非易事。
《浅绛系列作品H10号》198x182cm|布面油画|2012 图片来源:成都市美术馆
王易罡曾提到,“在一定的经验和方法内去生活和创作,你会觉得心里有底,知道一幅作品从开始到结束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在可控的情况下你的心态是舒适的。一旦打破这种平衡,你会焦虑和不安,但同时也会给你带来无穷无尽的惊喜。如果战胜这种恐惧,你会收获强大的内心,作品也会是完全新鲜的。”诚然,这是一个依旧在进行的过程。
成都市美术馆内观展的观众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
每日经济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