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在日本的译介与传播
乐府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重要形式,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有“一切诗体皆从乐府出”之说。乐府诗具有叙事性,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等方方面面,是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和智慧结晶。乐府诗自秦发端以后,留下众多的传世名篇,有被称为乐府双璧的《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堪称“汉末实录”的《蒿里行》、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卖炭翁》等。宋代郭茂倩综合前人乐府精华辑成《乐府诗集》,被誉为乐府诗集大成之作。乐府诗东传日本以后,给日本汉诗等多种文学形式以深刻影响,也被译成日语广泛传播。迄今已出版乐府诗日译本及相关出版物30余部,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学术界的关注。
【资料图】
乐府诗译介的发端
乐府诗在西方世界的译介始于19世纪末,最早见于1898年英国汉学家翟理斯的英译本《古今诗选》。乐府诗在日本的译介则更早,首部译本为日本汉学家田中江南的《六朝诗选俗训》,于江户时代安永三年(1774)刊行。田中江南从我国六朝乐府中选出近三百首,译成日本江户时代流行的歌谣形式。采用当时的俗语口语,易于传颂。原诗中标注返点、训点以及断句;诗的左边用片假名书写译诗,诗后加注释。原本现由贝塚茂树收藏,其影印本收入汲古书院《和刻本汉诗集成》,藏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该本将乐府诗译成当时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歌谣,给江户时代以后的乐府诗译介以启迪,至今仍极具影响力。2000年,日本平凡社出版了《六朝诗选俗训》的校注本,并将之收入《东洋文库》系列丛书,江户汉学家的乐府诗译本在现代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汉学家服部南郭的《唐诗选国字解》进一步促进了乐府诗在日本的传播。该本为服部南郭门人在其对明代李攀龙《唐诗选》讲释内容的基础上整理辑成。服部南郭擅长乐府诗创作,曾作拟古乐府101首。《唐诗选国字解》对其中的乐府诗部分极为注重,对诗题的阐释和内容的解读颇为详细,反映了服部南郭及其门人的文学主张。该本于宽政三年(1791)由嵩山房书肆刊行,此后不断再版,对乐府诗在江户后期以降的传播以及日本的乐府诗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乐府诗译介的发展
明治以后至20世纪60年代为乐府诗在日译介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译介主要依托我国汉学典籍,选用《新乐府》《玉台新咏》《古诗源》等公认的诗学经典为底本,译成同名译诗集,促进了乐府诗在日本的传播。
《新乐府》包含唐代诗人白居易“用新题、写时事”创作的50首乐府诗,对日本汉文学具有重要影响。1926年,汉学家铃木虎雄译本《白乐天诗解》中的《新乐府》和《秦中吟》由东京弘文堂出版。该本以清康熙年间编选《白香山诗集》的新乐府部分为底本,由加训点返点的原诗、题意、现代语译文以及注释四部分构成。该本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之后的28年间再版了5次。此后,铃木虎雄又将汇集两汉魏晋南北朝众多乐府诗精华的《玉台新咏》译成《玉台新咏集》,由岩波书店于1953年至1956年分三册出版。除此之外,铃木虎雄还著有多部汉诗译本,其全译《杜少陵诗集》至今仍为日本最完备的杜诗译本。他被誉为“日本近代中国文学研究第一人”,对我国古典诗歌在日本的译介与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古诗源》由清代沈德潜编选,收录先秦至隋古诗代表作,其中包含大量乐府叙事诗,为近代流行的古诗读本。这一阶段《古诗源》日译本的出版刊行较为集中。有明治时期汉诗人高野竹隐的《古诗源讲义》;1924年有朋堂书店出版的塚本哲三译《古诗源》;1935年立命馆出版部出版的加藤盛一、高仓克己《古诗源注解》。而收录最全、注释最为详尽的为内田泉之助与星川清孝合译的《古诗源》十四卷全译本,由集英社于1964年至1965年出版。该译本在译文末尾注明诗的主旨、诗句出典、句法以及修辞,便于读者追溯词源,把握诗意,弥补跨文化理解上的缺失。
乐府诗译介的繁荣
20世纪60年代后半叶开始,乐府诗在日本的译介趋于繁荣,到20世纪末的30余年内,相继出版了日译本13部。该时期的译本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首先,译者在诗的编选上更为主动,倾向于根据需要从多部乐府典籍中选取内容适宜、数量适当的诗作,辑成个性化的乐府诗选集。其次,译本不再拘泥于传统译本的固定结构,形式和用途趋于多样化。最后,译本之间具有更加紧密的借鉴与传承关系。
1968年,大修馆书店出版了汉文资料编集会议编译的《乐府诗》。该本为大学汉文讲读、练习而编写,以《乐府诗集》为底本,选录《木兰诗》《上山采蘼芜》《陌上桑》《十五从军征》《胡笳十八拍》等汉魏六朝古乐府经典名篇19首。这一版本的《乐府诗》无日语译文,其特点为比起“译”,更倾向于“介”。它以原诗加返点的形式表明诗句的朗读方法,诗尾辅以简单注释。该本自出版后19年间再版了4次,是颇受欢迎的汉文讲习教材。
作为《中国古典新书》100卷系列丛书之一,汉学家泽口刚雄译《乐府》于1969年由明德出版社出版。其底本以《乐府诗集》为主,辅以黄节笺释《汉魏乐府风笺》,选取《孔雀东南飞》(又名《焦仲卿妻》)、《陌上桑》《满歌行》《胡笳十八拍》等汉魏乐府50首。该本在诗作的编选上与大修馆《乐府诗》存在较高的相似度。
此后的10余年间为乐府诗日译本出版最为密集的时期,几乎每年都有译本问世。这些译本既有选诗数百的普及性兴趣读本,也有精选十余首且注释详尽的专业性译著,满足了不同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1983年,筑摩书房出版了《中国诗文选》系列丛书第22卷——田中谦二译《乐府散曲》。该本以泽口刚雄译《乐府》、堀内公平译《古乐府》以及小尾郊一和冈村贞雄译《古乐府》为参照本,取前人之所长,但不落窠臼,尝试了新鲜的译诗形式。选取《孔雀东南飞》《孤儿行》《陌上桑》《有所思》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乐府诗22首,并按主题内容将之分为七个大类。每种类型中如讲述故事般介绍诗的背景、内容,对诗的要点进行解释和评述,进而引出原诗和译诗,带领读者在故事的阅读中了解诗中所描绘的时代和社会,领会诗的思想内涵。
作为乐府诗译介的繁荣期,这一阶段译本选诗的个性化和形式的多样化进一步扩大了乐府诗的读者层,促进了乐府诗在日本的广泛传播。
乐府诗译介新趋势
进入21世纪,以系列论文的形式在学术期刊上进行连载成为乐府诗译作发表的主流。这些译作多是由译者个人历时多年完成,或是由多位同仁在一定组织下通力协作完成。说明新世纪日本学界对于乐府诗译介研究的重视以及日本学者从事乐府诗译介活动的热情。
《六朝乐府译注》是广岛大学教授小川恒男历经20年的心血之作。2002年至2022年,在《中国中世文学研究》上连载27篇,共计译诗138首,赢得了不俗反响。底本选用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乐府诗集》,正文由原诗、训读译文、现代日语译文、校勘、作者介绍等部分构成。诗中词语均详细注明出典,是乐府词语源流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1999年,福本雅一教授在早稻田大学中国文学研究课上讲授了明末清初诗人尤侗的《明史乐府》。受此启发,川浩二、松野敏之等组成尤侗研究会,开始着手《明史乐府》的译注。2002年至2014年,在《中国诗文论丛》上连载12篇共50首,历时13年之久。译注稿以光绪十一年(1885)宋泽元校刊本《明史乐府》为底本,每首译诗由解题、尤珍(尤侗长子)注、相关史料、原诗、训读译文、注释、现代日语译文构成,对原诗相关历史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列出正史、野史等史实出典,完美诠释出《明史乐府》以史实为题材、以典故为中心的特点。
长谷部刚、佐竹保子等译《〈旧唐书〉音乐志译注稿》6篇,2014年至2020年在《关西大学中国文学会纪要》上连载。该译本由关西大学隋唐乐府文学研究班十位同仁通力协作完成。此外,中纯子自1999年至2001年完成的《段安节〈乐府杂录〉译注稿》3篇、谦田出等2001年至2022年间完成的《〈玉台新咏〉译注》6篇也是新世纪以来乐府诗译介的力作。
目前,日本的学术期刊论文普遍收录在CiNii日本综合学术信息数据库网站中,大部分可在世界各地免费登录下载。期刊连载的形式大大提高了译作的传播速度和广度,给译者以更多展示的机会,方便世界各地的读者更加便捷地阅读到乐府典籍的翻译作品。
乐府诗上承秦汉,下至明清,“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可以说,乐府诗是一篇篇娓娓道来的“中国故事”,记载了两千年来中国人民质朴的心声。在日本,乐府诗是被翻译最多的中国文学作品之一,多被收录在中国古典文学系列丛书中,并多次再版,充分说明了乐府诗在日本受到的欢迎和重视程度。乐府诗的译介为日本读者和研究者了解我国历史文化和生活风俗打开了一扇窗,促进了我国古典文学作品在日本的传播。
作者:张悦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