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快资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秋”是指三年吗?一首诗歌给出正确答案

来源:读书悟道君 2023-04-05 16:59:53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个成语我们都很熟悉,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殷切思念,特别是情人之间的思慕。

其中的“三秋”,在如今大多数人心中就是指“三年”,但如果回到古代,那“三秋”未必就是“三年”。

“秋”字在甲骨文中(如下图中的图2),下面是一个“火”,上面是秋虫的形象,结合在一起用来表示秋天谷物成熟。所以,秋字的本意是“收获”,而收获的季节就是“秋天”。


(资料图)

按照秋字的字面意思来理解,三秋即指三个秋天,言外之意就是三年,似乎也是很合理的,但中国的汉字一般都有引申义,“秋”字也例外。。

比如“多事之秋”,这里的“秋”就是指代灾祸,不顺利的事;再如“秋后算账”中的“秋”,指代的则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因为秋天之后万物凋零,天地即将进入冬眠模式,所以“秋”字含有萧瑟凋敝之意,由此而代表一种悲愁的情绪。与刑狱有关的事就喜欢用“秋”字表述,如秋后问斩,刑部别称“秋曹”。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个成语中实际暗含了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一日对三秋”,除了在时间上的堆积,在情感上也有一种离愁别绪。

这个成语出自《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收集和编订。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手法则采用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风》一般都是周代各地的歌谣,因此《诗经·王风·采葛》是一首民间歌谣。《诗经》有一个特点,就是以抒情诗为主流,而且在表现个人情感时较为克制平和,因此使得诗歌在抒情当中往往带着忧伤的情绪。

在这首诗歌当中,我们发现赋比兴三种修辞手法都有运用到。其中的“采葛”、“采萧”和“采艾”为实写,用到了赋,即平铺直叙;“一日不见”连用三个,则为“比”,类似于我们的排比;而之后的“如三月”、“如三秋”、“如三岁”,则是“兴”的运用,也就是类比。

为什么说采葛时一日不见如三月,到采萧时一日不见如三秋,而到采艾时一日不见就如三岁了呢?

本人认为,这是男女之间相识、相知、相恋的三个阶段,在情感上呈现出一个递进的过程。

葛是一种可以食用的植物,一般每年七八月份开花,八月到十月份会结出果实。也就是说,这对男女的初识时间就是采葛的季节,两人相见,互生爱慕。对于初识的他们,一日不见,如隔三月,爱慕之情有了,但还没有到一定程度。

俗话说:“二月里茵陈三月里蒿,四月里茵陈当柴烧。”,意思是说,二月(农历)的蒿是最好的,长到三月就有点老,到四月采就没有用了,只能当柴火烧了。因此,采萧的最佳季节为农历二三月份。

结合诗歌,在采萧的季节时,他们的感情已经升华了,可能已经到了恋人未满的状态,所以时此的他们,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但很明显,采萧时的“三秋”,并不能解释为三年。如果在这里表示三年,那下句中的三岁又如何解释呢?

在古人文籍中也有写到“三秋”,如《滕王阁序》中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这里的“三秋”指的是九月。而王融在《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中也有写道:“幸四境无虞,三秋式稔”,这里的三秋又是一个合称,指孟秋、仲秋、季秋,也就是整个秋季。

但是不论是九月还是整个秋季,用来解释诗歌中的“三秋”都是不合适的,因为结合上一句,又是类比手法,三秋在时间上至少要比三月久长,又不能长过下一句的三岁。

所以,采萧时的“三秋”所指代的时间至少在三月之上三年之下。根据我们在时间上的划分,一般以月、季、年来记时,这里的三秋,有学者指出为三个季度,也就是九个月,这个说法就比较合理。

但是,为什么到了现代,我们更多把三秋解释为三年呢?这就又涉及到了一个演化的过程。

比如在2011年有一部非常火的宫廷古装剧--《甄嬛转》,其中的“嬛”,按照文字的表述来说,这个字读作(xuān)更合适,意思多指女子舞蹈动作优美,放在女孩子的名字当中很合适。

但是电视剧一出来,我们都习惯将“嬛”,读作(huán),实际这个字读作huán时,多用作对藏书室的美称,比如“嫏嬛”,意思是有所不同的。

“嬛”字就这样被大众改写了,而且也没有人再去纠结它究竟读哪种音更合适。从中也展现出文字产生的意义,那就是文字是为语言服务的,而语言是不断在千变万化的。

所以,只有文字去适应语言,而并非语言来迎合文字。

最后,我们来看采艾时的一日不见,如隔三岁。我们一般在端午节的时候要采集艾草,把它挂在门上,用来辟邪。

到采艾的季节,他们已经成为热恋中的情侣,希望彼此可以朝夕厮守,耳鬓相磨,分离对他们成为一种难以承受的痛苦,所以,此时的思念也是最为深厚的,如隔三年,正体现了热恋分离时的痛苦。

在这首诗歌中,我们看到既有自然时间,又有情人之间心理上的时间,借助时间将彼此的思念抒发了出来。

通过阅读古籍,我们发现,原来古人眼中的中“三秋”有多种解释,它可以指代秋天的第三个月,即九月;也可以是孟秋、仲秋、季秋的合称,即整个秋季;还可以是三个季度,也就是九个月。

不得不说,中国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