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忆清明”系列之一:“我的根在泉州安溪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罗鼎钧(左二)与安溪县罗氏宗亲合影(罗鼎钧 供图)
安溪县西坪罗氏宗祠(罗鼎钧 供图)
每年进入4月,就到了清明节。清明节,在台湾省叫“民族扫墓节”。在这个两岸同胞对先人们慎终追远的日子,我都会禁不住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描写的情与景,真的很符合我的心境。
我是在台湾出生长大的孩子,到大陆学习工作十多年了。因为疫情的缘故,这几年我都没有回台湾。但是,每逢清明倍思亲,我会沉浸在孩提时过清明节的种种回忆中。对两岸同胞来说,大家都是中国人,在清明节期间也有许多相同的、不同的民俗。那么,台湾的清明节有哪些特色呢?
第一,在饮食方面。过清明节,台湾人家里面一般不会开火煮饭,而是以生食和冷食为主。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寒食节”与清明节前后到来,它们很相似,都是祭祀类的节日。在春秋时,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的忌日期间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了唐代,寒食节就成了全国性法定节日,后来与清明节合二为一,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在台湾过清明节,大家吃的“寒食”基本上有三种:润饼、红龟粿和草仔粿。润饼是寒食里面的代表性食物,既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母子,更是为了感念先人;红龟粿,代表着清明时节子孙返乡食红龟粿,有长命百岁的寓意;草仔粿,则寓意着保佑子孙平安发大财。
第二,扫墓时有“培墓”、“挂纸”、“脱壳”等等仪式。台湾人里面绝大部分是闽南人和客家人。闽南人群体扫墓的方式分为“培墓”和“挂纸”两种。“培墓”是比较隆重的扫墓祭祖仪式,需要事先准备三牲、五牲以及各种祭祀食品,还要备妥纸钱、蜡烛和炮竹,并在墓前点燃“子孙灯”,祈祷先人们保佑后代人丁兴旺。“挂纸”是最常见的扫墓方式,又称“压纸”,简言之就是替先祖“修理房子”:将坟墓上的杂草树木铲除并整理干净;将祭祀用的纸钱两三张折成一叠,用小石块压在墓碑和墓头之上;将准备好的简单祭品向先祖祭拜,同时焚烧纸钱。在客家人群体中,扫墓祭祀还有最后一道程序,就是将蛋壳撒在坟墓上,意味着“脱壳”,象征送旧迎新。
第三,清明节是春游踏青的好日子。因为祭祖,家族宗亲可以团聚在一起。扫墓之后,宗族亲戚们就会一同踏青郊游。春光明媚,万物更新,家人宗族郊外踏青,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春节大团圆之后的又一次团聚,轻松惬意,又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一百多年前,我的先祖离开家乡泉州安溪,渡过台湾海峡来到台北的大稻埕,自此在台北开枝散叶。我永远记得抵台的第一代先祖墓碑上写着的“清溪”二字。“清溪”这个地名,就是今日的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如今的我,正是在先祖们的家乡——闽南大地上发展事业。前段时间,我终于有机会回到念兹在兹的祖籍地泉州市安溪县寻根。在泉州市台港澳办、安溪县台港澳办,以及安溪县罗氏宗亲的热情帮助下,我来到了罗氏宗祠前。当我站在祖先们生活着的土地上,面对着罗氏宗祠那座古老的建筑,对照族谱追远寻根时,“回家了”的感觉无比强烈地激荡着我的心,让我内心充满激动和感动,仿佛与罗氏的祖先、历代族亲们站在了一起。在安溪县,我和罗氏宗亲们畅聊时完全没有陌生感,就像从来没有分开的亲人一样自然和亲切。我深深感受到,我们台湾同胞的根就在祖国大陆,而我自已的根就在泉州安溪县。(作者:罗鼎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