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大师黄士陵的植物画融汇中西,为何被低估? 世界播资讯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04-03 11:52:34

日前,原广州艺术博物院副院长、现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陈滢于广州艺术博物院作题为《格物求真,相望中西——读黄士陵的植物画》的讲座,不但指出黄士陵植物画的价值长期被低估,而且围绕黄士陵植物画的特点分析其受到的中西方绘画理念的影响。


(相关资料图)

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陈滢作题为《格物求真,相望中西——读黄士陵的植物画》的讲座。

据介绍,该讲座是广州艺术博物馆在“格物·求真——博物学视角下的岭南绘画”展览期间开展的系列讲座之一。黄士陵带有博物学意味的绘画,将中、西方对于“格物”“求真”的认知融合起来,创造出兼备科学的“真”与艺术的“美”的全新的图像风格与审美趣味。本次讲座旨在通过黄士陵的植物画,由专家带领各位观众深度感受岭南绘画中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独特魅力。

植物画创作热衷于写实工笔画

陈滢在讲座中首先介绍了黄士陵的生平贡献。黄士陵是晚清时期的金石篆刻名家之一,是“粤派”开宗立派的奠基人之一。他长年生活在广州,潜心于金石器物的篆刻研究,同时醉心于书画创作。由于其金石篆刻的成就突出,因此其作为“余事”的植物画创作虽也不同凡响,但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陈滢表示,晚清以金石入绘画的风潮深刻影响了黄士陵的植物画的特点,但同时他的画作风格却与众不同,热衷于为“写意家(文人画家)所鄙薄”的写实工笔画。譬如《博古花卉图》四屏、《四季花果博古图》等精品画作,其线条沉雄、刚健、朴茂;敷染出来的颜色淡而厚朴;花卉水果的造型拙朴方正,敦厚浑穆,正可谓“朴而自古,拙而自奇”,尽扫纤曼柔美之态,与青铜器皿组合在一起,显得十分和谐。陈滢指出,黄士陵将金石意韵熔铸于缜密、工整的工笔画之中,创造出一种方刚、朴雅、清新的花卉画新风格,显示出不同凡响的审美意识。

黄士陵《粤中花木册》 ,1903年,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受西方科学精确的植物画影响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陈滢重点讲述了黄士陵的植物画如何受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影响。她认为,黄士陵的绘画将中国古典的写实花卉画与西方科学精确的植物画风格相结合,一方面具有中国古典写实绘画的巅峰——宋代花鸟画“格物致知”的写实性、精致优美的绘画性,另一方面兼采近代西方博物图画的科学严谨,注重结构和完整性。他的画作虽以写实、写生为宗,但并非一味模仿自然,还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审美趣味;同时也学习西方植物画的技巧,以“全图”与“局部图” 等 类型的画法,提供了准确、科学的岭南植物图解,和当时流行的“外销植物画”一起为西方对远东的植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价值。

黄士陵《粤中花木册》 ,1903年,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最后,陈滢总结,黄士陵不但是晚清的金石篆刻大师,而且是一位眼界开阔、卓有成就的画家。他以方刚朴雅工致清新的花卉画一一植物画,展示了中、西方对于“格物”“求真”的认知与融合,开创了一种兼备科学的“真”与艺术的“美”的全新的图像风格与审美趣味,展示了中国传统文人在19世纪末对外部世界新知识的自觉追求,实为广东的乡土植物画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先声”之一。

采写:南都记者 周佩文 实习生 陈美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