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香港“最后一个才子”,金庸说不如他潇洒:看了蔡澜,才明白人间值得

来源:一人一城 2023-03-31 12:50:03

“平稳的人生,一定闷。我受不了闷,我决定活得有趣。”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蔡澜将一生才情都付了吃喝玩乐。

人生大玩家


(资料图)

Life wisdom

背着一个黄色和尚包,身穿休闲黑色衬衫,满头白发,两只眼睛眯成弯月,拄着一根手杖也乐此不疲地起个大早在菜市场闲逛。

听他谈美食,“香港的海味,湖南的腊肉,苏北的醉蟹、东北的榛蘑......",一张口,光听你就感觉好吃;

说男女,有人问他“你有几个女朋友?”

“最少61个。一年一个,不过分吧!”

说到交女友的经验,他的秘籍是:

“丑的照杀(“照杀”是粤语,意思是下定决心干成一件事,先生认为追女生要多练习),杀多了就成了专家,漂亮的也跟着来了!”

解答网友人生困惑,“先生,我和朋友打闹时是"快乐"的,但过后索然无味,怎么才能获得那种高质量的快乐呢?”

“只有多读书。”

美食、美女、美景、美酒、只要是美的,他都爱得不得了;你所烦恼的问题,他也能用他的经验和智慧给你说个大明白。

香港四大才子,黄霑挥手沧海,金庸收刀作别,倪匡大笑而过,独留下这最后一个“风流快活体面人”蔡澜,陪我们在人间吃喝玩乐。

1941年,蔡澜在新加坡出生,是家中的第三子。

此时,其父蔡文玄在邵氏公司担任电影戏院经理,他们家就住在戏院内侧的一个小室。

小蔡澜一抬头,便能看到大荧幕。自打他记事起,他就半蹲半跪着在椅子上,一看就是一整天。上学了也逃学去看,常常一天连看五场,把电影当饭吃。

14岁,便在《南洋商报》(当地最权威的华文报纸之一)上发表第一篇影评《疯人院》,似乎是注定要与电影相伴一生。

幼时的蔡澜也爱看书,《格林童话》、《希腊神话》、《战争与和平》......在心里播下了一颗英雄浪漫主义的种子。

当然,这少不了其父蔡文玄的引导。蔡文玄是个文化人,他会经常买一堆书回来,让家中几个孩子随意选,选中哪些,便会一直买同类型的书,来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蔡澜非常敬仰父亲,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受用一生的品质“守时、重承诺、重情义”。

蔡文玄教晦孩子:有能力帮助他人是福分,千万不可要求人家回报。

如果说,蔡澜做人是学父亲,

那么他日后做事,便是学母亲。

蔡澜母亲洪芳娉,自小便性格倔强、意志坚定,九岁时便因家人不肯让其上学而关门绝食,上中学时织毛衣凑钱交学费,半工半读完成全部课程,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此时,已是某小学校长。

也是母亲改变了他的人生方向。中学毕业,蔡澜想去法国学画,母亲不同意“去了法国一定变成酒鬼”,那么提出去日本,“日本好,日本吃的是白饭”。于是,蔡澜就去了日本就读电影编导系。母亲不知道的是,日本也有一种白饭酿的叫做sake的清酒。

然而,蔡澜爱喝酒,便是遗传自母亲。他母亲嗜酒如命,蔡澜小时候吃饭,还会经常拿筷子沾酒让他也嘬一口,那么自然是养成了蔡澜爱喝酒的性子。

可以说,蔡澜的父亲母亲,不仅养成了他爱电影、爱读书、爱喝酒的性格,还为蔡澜的一生都注入了豁达、情义、奋斗的底色。

蔡澜爱电影,也因为父亲职业的缘故,与邵氏电影公司结下不解之缘。

16岁,赴日本留学攻读电影编导系时,正值日本电影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期,电影制作效率高、成本又低。

蔡澜玩心大起,对邵逸夫自告奋勇:“你们拍电影要八十万、一百万,我只需要二三十万。”

邵逸夫便让他担任了邵氏公司的驻日经理。

之后,蔡澜就如母亲在中学那样,半工半读,完成学业。

1963年,22岁的蔡澜被邵氏公司调回香港,担任电影监制。

那个时候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蔡澜赶上了,拍一部,赚一部,监制了成龙的一系列电影《快餐车》、《龙兄虎弟》、《警察故事》等,几乎每部戏都叫好又卖座。

拍了无数部赚钱的电影,蔡澜就想拍一部文艺片,他找到邵逸夫建议:“邵先生,我们一年拍四十部戏,四十部都赚钱,那我们拍一部不赚钱的,但为了艺术为了理想多好!”

邵逸夫是个商人,给他的回答是:“我拍四十部都能赚钱,为什么我要拍三十九部赚钱,一部不赚钱?我为什么不拍通通都赚钱的?”

蔡澜讲不过,想了想,无论如何,工作的时候,对艺术可以没有良心,但要对出钱的老板有良心,“不能说拿了这么一大笔钱,为了自己的理想,辜负了人家。”

那怎么办呢?不如就把电影做成一个“大玩具”——“每次都找最好的外景,重现最好的酒菜,女人们么要穿最好的旗袍”,算是苦中作乐。

之后,他出走邵氏来到嘉禾,再自组大路电影,但再怎么折腾,

90年代,香港电影陷入盗版盛行、好莱坞冲击、缺乏本土保护的状态中,逐渐走向没落。

从16岁到57岁,花了四十年,蔡澜才发现,他只是喜欢看电影,欣赏电影,并不是制作电影。

不过对于这段经历,他也并没有遗憾,命运把他推到这里了,他便顺势而为。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阶段,他交到了几个一生好友,倪匡、金庸、黄霑,经常一起吃饭、喝酒、聊天。

1989年,还与倪匡、黄霑共同主持了一档至今仍被大家津津乐道的节目《今夜不设防》。

起因是倪匡喜欢上了一位夜总会的妈妈桑,经常邀蔡澜和黄霑到夜总会喝酒,几个人妙语如珠,逗得妈妈桑和小姐们花枝乱颤。

“与其花钱娱乐别人,不如把这些东西做个节目,请些大明星,可以喝酒,可以看美女,还可以赚钱。”三人一拍即合,成就了《今夜不设防》。

蔡澜还大方地分享让大明星开口说心里话的法子,“他们一上来,先开红酒,说这是一个录影节目,如果不喜欢的话,随时可以剪掉,然后大家开始喝酒了。

一个小时以后,酒喝得差不多了,可以开始讲了。既然可以剪,就什么都可以讲,讲完了录完了,大家早就忘了,直接就放出了。”

于是,我们知道了王祖贤对于爱情的懵懂,“男人啊,如果彼此喜欢心里一定有所感觉,如果我喜欢他,开始我不会说,如果知道他也喜欢我,我就会慢慢主动。”

张国荣的初恋,“那个日落好鬼浪漫的,有一次就坏了坏了,淫心起了。”

原来林青霞也会自卑,“小时候,我觉得自己不好看。”

借着这档节目,蔡澜从电影幕后走向了电视机台前,与我们也更近了。

蔡澜爱钱,不过,他始终觉得钱只是一种手段,赚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获得多一点的快乐,多一点的自由。

电影或电视台始终是集体创作,不能有太强的个人主义,然而写作就不一样了,你一个人,一支笔,一张纸,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他接受了金庸的邀请,在《明报》上刊登杂文,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写美食、写男女、写人生......什么都写,

出书如如厕,写了200多本,自嘲是“洗手间文学”,也不说自己是作家,而是“写作的人”。

除此之外,自2013年起,蔡澜每年都会在微博上回答网友各种工作、情感和生活问题。

@网友:先生,有什么不用节食就可以减肥的方法吗?

@蔡澜:有什么不必行房就可生儿女的办法?

@网友:先生,如何在无趣的日子中变得有趣?

@蔡澜:吃白饭三大碗。

@网友:生活好多苦啊,人为什么要活着受苦呢?

@蔡澜:等糖吃呀。

@网友:先生,什么是成熟的爱?

@蔡澜:没有心理负担的。

一语中的,又妙趣横生。

去一个餐厅吃饭,吃了好吃的东西,会写文章推荐给大家,

店家拿了蔡澜写的文章,贴在餐厅外边,他也不会计较,就像余华对待盗版的态度“穷人也想要看书”。

蔡澜觉得“做生意确实不容易”。

自此,他已经玩遍了电影、电视台、写作、美食,做生意......

怪不得网友都说,看了蔡澜,才明白什么是人间值得!

金庸也曾赞蔡澜“论潇洒,我比不过他。女友虽多,但皆以礼待之;男友更多,三教九流、不拘一格;人生各种玩意儿都懂其道,于电影、诗词、书法、金石、饮食,更是第一流的通达。”

如今,82岁的他并不愿意过多地讲述以往的那些事情,不管那些事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他更想放下过往,过好眼前生活;同时,面对社会的一些问题,他不像许知远那样追问“为什么”,而是扔出了几个字“丢掉,丢掉”。

他说:“我是一个把快乐带给别人的人,所以有什么感伤,我都尽量把它锁在保险箱里,用一条大锁链把它锁起来,踢进海里面去。”

他有不如意,但更愿意带我们寻找快乐。

或许,这也是我们爱蔡生的真正原因。

本文图片主要源自:

《蔡澜家族》、《十三邀》、

《鲁豫有约》、《今夜不设防》、网络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参考资料:

[1]《蔡澜家族》书籍

[2]《活得通透》书籍

[3]《十三邀》第八期:许知远对话蔡澜

[4]《鲁豫有约》蔡澜:我的人生没有波澜

[5]《今夜不设防》综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