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头条:《人生之路》,一个时代仿佛在我心头活了过来

来源:新剧观察 2023-03-24 23:03:43

文/叶匡政

电视剧《人生之路》正在总台央视一套与爱奇艺热播,已播至第9集。该剧由阎建钢执导,洪靖惠、未夕编剧,陈晓、李沁领衔主演。


(资料图片)

在剧集片头,醒目地标注着“部分取材于路遥中篇小说《人生》”。《人生》对我们那代人来说,可谓影响深远。它发表于1982年,很快在读者中引起轰动,两年后拍成电影,也是那个年代电影中的经典。人们从《人生》中,看到了一代人的命运,看到了自己的人生。

《人生》讲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离开土地,又回到土地这样一种人生命运的变化,以及他与农村姑娘刘巧珍及城市姑娘黄亚萍间的情感纠葛。小说开敞式结尾,给电视剧《人生之路》的改编留下了很大空间。

为什么说它不过时?

改编名著,能否满足原来读者的心理预期,能否给新观众带来新的体验,都是对创作者的考验。

从《人生之路》前9集看,它基本尊重了原著构建的人物关系,不仅细化了高加林( 陈晓 饰 )的人生之路,也创作了高加林回到土地时的“前传”,精神脉络与原著是相同的,也使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完整与丰满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高加林的理解,有人赞同高加林为改变自己命运所作的种种努力,有人把他看作“陈世美”,但更多的人看到的则是这种命运背后的时代问题。高加林性格的复杂性,其实也是一代代农村青年共同的命运。

从《人生之路》播出后引发的热议看,虽然40年过去了,《人生》所讲述的故事并未过时,高加林所面临的艰难抉择,对于很多青年来说仍然是一种考验。高加林的故事对今天很多乡村年轻人来说,仍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所以,当片头曲《天下黄河几十几道弯》响起,当看到奔流不息的黄河水穿过苍茫的黄土高原,那个熟悉的、充满了青春激情、充满了黄土味也充满了自由气息的八十年代,仿佛在我心头活了过来。

从《人生之路》前9集看,电视剧把高加林被村支书儿子顶替了小学教师名额,改成了在村支书高明楼( 林永健 饰 )的秘密操作下,其子高双星( 王天辰 饰 )冒高加林之名上大学,而高加林落榜。

这无疑成为整个电视剧最具悬疑色彩的情节,它让观众不得不追问冒名顶替事件最终的结果。这也使剧中的其他人物也都变得更为复杂。

我们看到,当高明楼将此秘密告诉高双星时,本性善良的他立刻沉浸于愧疚中,冲进了高加林家中,欲告知其真相。一边是高加林因落榜而变得日渐消沉,一边是“昧了良心”而变得神思恍惚的高双星。其后,落榜和上大学两种命运的变化,被更为直观地表现了出来,成为贯穿全剧的鲜明对照。

高加林因母亲受伤,不得不放弃复读,接受了民办教师的工作,走入院墙残破、窑洞透风的乡村小学。高双星虽顶着“高加林”的名字,却在大学校园里处处露怯,对同学熟知的文学常识一无所知,别人看《浮士德》,而他只知道张思德。直到高双星在工地干活,他才在那一刻找回一些自己。

其后,高双星因高加林发表的作品而演化出的种种故事,包括高明楼不让高双星在毕业前回乡,都使这一矛盾冲突愈演愈烈,让观众对“冒名顶替”的结果充满了好奇。

近年来,屡有冒名顶替入学者被曝光,被顶替者多来自信息不畅的底层家庭,而顶替者大多家境不错,才有机会冒名。对高加林这些被顶替者来说,高考几乎是他们改变家庭与自己命运的唯一机会,就这么轻易被剥夺了。

剧中不断演变的情节,让我们看到,高加林被顶替的不只是姓名和学籍,很可能是整个人生,难以回头再来的人生。原本,他有了大学学历,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如今却不得回到乡村,随时可能从事并不擅长的农业劳动。虽然高加林通过自己全新的教育理念,获得了嘉奖,但他的青春时光就这么无情地被改变了。

高明楼 所为,伤害的不只是高加林的受教育权,它让两个青年长久地沉浸在心理重负里,此罪过不可谓不大。 高明楼 也感受到了这种罪恶的重负,包括偷听到这一真相的儿媳刘巧英,其实人生也都被改变了。高明楼一直想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对高加林造成的精神伤害,但他没有意识到,他这么做也是对自己儿子的最大伤害,全家自此陷入到一种“偷偷摸摸”的人生中。

而高加林的人生虽被偷走了,人却活得越来越亮堂。不经历淬火,怎么成好钢。厄运降临的地方,也是战胜厄运的开始。多次厄运的降临,只会使他变得更加顽韧。这种顽韧,对所有青年人都是滋补心灵和激励斗志的良药。

乡村教育的真问题

从前9集看,电视剧《人生之路》对乡村教育、乡村教师境遇的表现和反思也极为深刻。

马店小学要“撤点并校”时,只有一个民办转公办的名额,老民办教师周心初( 董照 饰 )和初生牛犊高加林,两个只能留一个。

周老师已年届60,他悲伤地对高加林诉说着自己的处境,从教龄、学历到获奖,一番话让人听了痛心。他没有家庭和耕地,离开了学校几乎无法生活。高加林仅因学生的一次事故,甚至失去了当民办教师的资格,又回到乡村破旧的窑洞中,开始了务农的生活。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学生到学校是为了获取科学与文化知识,这本是常识。但因为教育经费、教育体制等多种原因,乡村教师至今难以把全部心身投入到教育中,一些教师不得不把工作放在主业之外。有调查显示,在不少地区仍有超过60%的农村孩子一天高中都没上过,大量贫困山区的孩子仍没有课桌,仍吃不上午餐,甚至还有孩子交不起学费而自杀的悲剧。

《人生之路》中有一段剧情很精彩,当高加林又回到乡村后,能人刘立本( 刘威 饰 )决定,不再让考上县城高中的小女儿刘巧玲( 李羽桐 饰 )继续读书,觉得读书没用,暗含了对高加林回乡的挖苦。

这时高加林说了一段话,大致意思是:上学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考上大学。因为我们读过书,所以我们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因为我们读过书,所以我们知道我们可以换一种活法,因为我们读书,所以我们会有念想,有念想就有可能改变。我每天很尽力地在教那些孩子,如果那些孩子当中以后有人能够考上大学,离开这个山沟沟,我会觉得非常有成就感,我会觉得那是我的成功……也正是这段话,说服了刘立本继续让女儿读高中。

这些话,确实说出了大量乡村教师的心声。让在乡村的学生能够无负担地上学,让乡村教师能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原本就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只有让教师只对教育负责,教育才可能对社会负责。

近些年来,总体的教育水平是提高了,但寒门子弟以知识改变命运的难度也在提升。一个社会的转型,不能以牺牲弱势群体的命运为代价,这也是国家越来越强调均衡教育资源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因由。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讲,教育提供给穷人,机会赋予乡村年轻人,是保持社会稳定最根本的办法。

雨果说过,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无论在乡村,还有在城市,孩子失学都会在家人与孩子心中留下一辈子的阴影,由此引起的对立心理,也终究会反弹给社会,仍需要所有的民众来买单。

这是高加林想尽办法也要拉家境贫寒的梁满囤入学的原因所在。这也是《人生之路》当下性与社会性的体现。保护乡村孩子与教师的权益,其实也是在保护整个国家的未来。

结语

前9集重点讲述了高加林“落榜”和“失业”两次重要的人生打击。他不知道,后头还有更重的跟头等着他去跌。也铺垫了高加林和刘巧珍( 李沁 饰 )、黄亚萍( 张嘉倪 饰 )的爱情纠葛,苦闷中的高加林即将得到爱情的拯救,也将欠下更大的感情债。

这是一部忠于原著精神,情节上大胆扩写的剧集。这是一次给15万字的小说填充了诸多质感的重构,八十年代的小学、中学和大学风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乡村小学的破败和乡村教师的不屈不挠、高考的残酷性和大学的开放风扑面而来。

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风格打底的作品。无论是妆化还是方言,都尽可能接近原生态。年轻人说普通话,也是为了当他们走向大城市时更好地接戏。这里有编剧和导演对时代的深度体察和深情回望,也有制片方当代时光擦亮名著的拳拳之心,以及在疫情肆虐的环境中苦打苦熬、精工细做的工匠精神。

《人生之路》的导演阎建钢说过一句话:“从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起,我做了四十年的准备”,这实际上也是幕后主创和制片团队的共同心声。我们这些观众何尝不是经过40年,借此次观剧再次反思我们走过的人生路?

一代曾被《人生》影响过的人,重新用自己的体悟,“把我们这代人当时的青春状态、青春感悟拍出来”,并和“今天的年轻人对话”,本就诚意满满。好戏刚刚开始,高潮尚未到来,让我们继续追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