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消息!“东坡大家讲”明日隆重开启!李贵教授主讲苏轼的“江山之助”和“文助江山”

来源:封面新闻 2023-03-23 21:13:15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刘珈汐


【资料图】

3月24日上午10:00,“东坡大家讲”将在眉山三苏祠开启!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李贵教授,将作为首期重磅主讲嘉宾从沪上入川开讲。本次演讲中,他将以“跟着苏轼游宋朝”为题,分享自己多年来对宋代文学尤其是苏轼的深刻体悟。

23日下午,李贵教授的航班落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封面新闻记者在第一时间做了专访。

李贵,1973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大阪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理事。李贵1991年到1998年在四川大学读书,读本科、读硕士,度过了一段珍贵的人生时光。对于成都、四川,他充满感情,“这里有我太多美好的回忆。”

封面新闻:关于苏轼的研究特别多,角度也已经很多元。在这样的基础上,能找到新颖的角度,是很不容易的。我了解到您研究苏轼和宋代文学有一个很新颖的角度——用文学、历史和地理三结合的方法,以空间为重点因素,讲述作为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苏轼,是如何用自己伟大的作品塑造了宋朝多个地方。尤其是您特别提到一对概念“江山之助”和“文助江山”,以及伟大的文学作品对现实世界可以进行一番“文学制图”等等,让人耳目一新。您是怎么想到这个研究角度的?

李贵:我前几年主持做了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代文学的文化地理学研究”。这个课题是从空间和地理的角度来研究宋代文学。苏轼是宋代文学的典型代表,所以这个课题肯定会重点研究他。在实际研究中,我发现从地理这个角度,去切入研究苏轼真的很有收获,也很有意思。

那么,我为什么要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宋代文学呢?这跟世界范围内出现一个大的人文学术——“空间转向”有关。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家研究文学、历史的角度,主要是从时间转向了空间、地理。当然,以前大家也会关注地理,但主要关注的是自然地理,比如地球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比如一些大的学者提出“地理环境决定论”等。但是发生“空间转向”之后,文化地理学兴起,学术研究更多关注人类对于自然、地理的反向作用。人类对环境的反作用,除了看得见的对自然的改造之外,更值得关注的是,人类的文化因素对地理空间的影响和塑造。按照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如果一个地方还从来没有被书写或者记录,那这个地方最多只能叫space(空间)。只有被人书写或者记录过的空间,才能叫place(地方)。比如说,我们现在提到一个地方,除了会想到一些物质上的景点地标,还会自动联想到关于此空间的文化书写。比如想到巴黎,除了想到埃菲尔铁塔,还会想到大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里对巴黎的文学书写。从space(空间)到place(地方)的改变,来自在全世界都很有影响力的杰出华人学者段义孚,他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奠基性学者。

封面新闻:在以科学主义为主流的地理学界,段义孚认为不能只以客观数据理解地理环境,更需引入人类情感来探索空间的意义,并先后提出了“恋地情结”“空间与地方”等重要术语,影响了很多人。2022年8月他去世的时候,引发很多人缅怀。这种文化地理学的思想资源,是怎么被你引入苏轼乃至宋代文学研究的?

李贵:段义孚所进行的文化地理学研究,在欧美社会影响极大。而且,在他的研究当中,有很多用中国传统文化做材料的地方,比如中国的园林、题刻、碑刻。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播者。段义孚这种观点启发了我。在我研究宋代文学的过程中,我就发现,关于“江山之助”已成为一个人文常识。从《史记》开始,就有这种观点了——你需要游历名山大川,来激发心智、扩展眼界、激发灵感,写出好的作品来。这就叫“江山之助”。用“江山之助”来研究苏轼,是非常常见、通行的做法。他生长的家乡、他在全国多个地方做官,山川地理对他的文学有巨大的滋养作用。但是,关于苏轼的文学书写对他所书写到的空间地理之影响和塑造的认识,却还被研究得不够,值得继续挖掘。对苏轼本人来说,他得到了“江山之助”;对于后世的读者来说,苏轼做到了“文助江山”。

封面新闻:在具体的研究当中,您有哪些比较生动的收获,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李贵:就我的体会,我们对古代中国的认知,很容易停留在纸上。比如说,宋代的四川到底是什么样的?那个时代并没有纪录片留下来。实际上,像苏轼这样的文学家,对苏轼的书写,也可以当成古代的纪录片。苏轼对家乡蜀地山水特别热爱,到别的地方看到别处的山水,都要跟自己家乡对比一番,并写进诗词文章里。他生动的文学描述极大地帮助了我们对宋朝四川尤其是眉山的认识。而且像苏轼这样的文学家,作品足够好,作家的影响力足够大,他对一些地方的书写是直接被引入地方志里的。这就相当于载入史册了,文学作品被作为一种信史的材料来采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