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态:小巷里炊烟袅袅,升腾着一幕幕孩提时往事
小巷里炊烟袅袅,升腾着一幕幕孩提时往事
《诗经·小雅·四牡》是一首反映当时小吏当差在外,深情思念父母、怀念故里的哀怨诗,诗中写道:“王事靡盬,不遑将母。……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说的是:“官家差事没个完,哪有时间陪老母。哪能不想把家回?这是我的思乡歌,儿将母亲来思念。”诗中小吏为了办差,长年累月在外奔波,每当想起家中父母,心中甚是内疚自责。思之切,孝未尽,小吏心中充满埋怨、伤感和无奈,唯有作诗诵唱,以表述对父母的思念,缓解心中的愤懑和内疚。这是天伦的思念,也是尽孝而不能的忏悔,更是“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的感恩之情。
(资料图片)
这是两千多年前,小吏的生活实况和心理写照。孔子也许正是基于这种天伦的纠结,从儒家孝道出发,向世人提出了“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一伦理观点。
孔子此话载见《论语·里仁》篇。全话可分两层意思,一是父母在世,尽量“不远游”;二是如果一定要远游,也要“游必有方”。
“游”,指的是“游宦”(远离家乡在官府任职)、“游仕”(外出求官)或“游学”。而“方”的所指,学术界莫衷一是。如方向、地方、去处、方法、目标等等释义,甚至还有人认为,“方”通“谤”,意指父母在,如远游的话,一定会遭到诅咒。真不知,是古汉语内涵丰富,还是我们过于聪明,又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我们何必一定要纠缠字面的释义呢,何不从其意思入手?当然,我们确实难以复原先秦时期“方”的含义,亦不知孔老夫子为什么要这么难为后人,但结合该篇前后行文来看,其意是指“不要让父母过于担忧,否则就是不孝”。至于用什么方法让父母放宽心,那就多元了,因人、因事而异。也就是说,既然“方”字的具体释义难以共识,我们大可不必纠缠困惑,何不从孔子所倡导的孝道去理解其意思内涵呢?亦如庄子的思维方式,从“言不尽意”中理解其真意,“得意则忘言”。
是的,孔子并不反对远游,因为人类社会活动不可能不远游,而他本人一生中亦屡次远游,甚至是“长游”。据说,孔子是其父母“野合而生”,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而他一生中屡次远游,都是其父母去世后之所为:第一次出国是十九岁时去宋国,第二次出国是去郑国,在后来“周游列国”的时间累计就达十四年之久。如此看,孔子他老人家还真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也就无所谓“有方”与“无方”了。
时至今日,人口的流动和迁徙成为了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条件,远游已是社会常态,我们甚至可以肯定地说,当下一二线城市起码超过半数的户籍居民其籍贯非现居城市,如果加上非户籍流动人口,这个比例将大得惊人。假设孔子在世的话,我们不知道他是否还有话要说,不过,他不说也不要紧,“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依然适用于当下。
当然,能和父母在一起何乐不为,既能照顾父母,亦可得到父母的恩泽。可是,为了生计和事业,我们又不得不远游,但切记孔老夫子的“游必有方”,不要让在家的父母过于担忧。而这“有方”,可以是一条短信,可以是一个电话,可以通通视频,可以常回家看看;但也不要忽视了身体健康,遵纪守法,事业有成。这样,于父母,则心安少忧;于自己,则孝敬尽责。
远游,也就是背井离乡,而远游之人也就成了游子。正因为有了游子的背井离乡,也就有了无解的离愁别绪,这是潜藏于每个人心底的情感,是对那山、那水、那人、那狗的无限思恋。它坚硬又柔软,厚重又缥缈,美好又酸涩,清晰又模糊,情感因眷恋而无奈,因顾盼而伤逝。
故乡,对于在外的游子来讲,也许是常回家看看的桑梓,也许是偶尔光顾的故里,又或许是难以回去的家园,但肯定是魂牵梦萦的记忆。她是里弄的老水井,是巷道的青石板,是房前的老树,是屋后的园子,是爷爷奶奶的疼爱,是父亲母亲的唠叨,是家中的老黄狗,是怀里的小花猫……
舀一瓢老井水,有天地灵气的甘甜;走一趟青石板,有人情世故的温暖。小巷里炊烟袅袅,升腾着一幕幕孩提时往事;屋檐下风铃悠扬,飘荡着一曲曲少年之情怀。可如今,物非人非尽沧桑,故乡已不再是你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而你也不再是桑梓树下的你,记忆中的一切,总会离你渐行渐远,又或是你离她渐行渐远。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背井离乡,情愫长愁。
(本篇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