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文学的汉语和汉语的文学”,首届中国青年文学翻译家论坛发起讨论
“创造文学的汉语和汉语的文学”,首届中国青年文学翻译家论坛发起讨论
(资料图片)
“我的一生就是少一只眼睛,少一根舌头,所以你们现在所拥有的,我特别羡慕。”3月18日,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园)举办的首届中国青年文学翻译家论坛上,著名作家毕飞宇对12位青年翻译家说。
他在这里所说的“眼睛”和“舌头”,指的是翻译的能力。
谈及文化、文明的交流,我们都知道“语言”在其中的重要性。但是在谈论文学创作和传播时,翻译的重要性却经常被忽视;我们熟读鲁迅、茅盾、巴金的小说,却很少记得他们同时也是翻译家;时间再往前推,19末、20世纪初,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其实推动了中国的近代思想启蒙,打开了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大门……
对每一个具体而微的人来说,“翻译”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
毕飞宇以自身成长经历为例说,作为一个乡村孩子,翻译改变了他——有关人,有关活着,有关面对内心,这些问题都是翻译送来的,“翻译把这些问题送到了我的面前,一个乡村少年在这些问题前面长大,尽可能地让自己活得更好,更合理,更文明。”
可是,早在2012年,法国文学翻译家余中先就曾提出担忧。他认为,国内文学翻译人才正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懂外语的人大多不愿意搞文学翻译。除了翻译英语作品,好的译者很难找到。去年以来,任溶溶、柳鸣九、杨苡等较早一批翻译大家相继去世,更加重了文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关心。
在这种情况下,青年翻译家如何看待自己手中的这项工作?首届中国青年文学翻译家论坛,围绕“创造文学的汉语和汉语的文学”主题,展开探讨。
记者了解到,首届“中国青年文学翻译家论坛”由译林出版社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原创文学研究暨出版中心承办。该中心成立于2021年10月,由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南京师范大学与译林出版社三家单位合作共建。
中心旨在推动中国当代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参与世界文学的交流和对话,开展基于世界文学视野的中国当代原创文学研究,促进海外优秀文学作品的译介和引进以及中国原创文学的推广和传播。李敬泽、丁帆、朱晓进、陈众议、毕飞宇、邱华栋、何向阳、佘江涛等八位专家学者组成“中心学术委员会”。
“借助大家的眼睛耳朵和舌头,把外界的声音转述给我们,让我们知道世界文学领域正在发生什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平说,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引进的组成部分,翻译文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翻译”不仅关系到中国文学“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问题,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说起,汉语的规范,很多来源于翻译文学。
作家小白谈到智能时代人工翻译的不可替代性。他认为,整个文学趋势,文本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翻译变得越来越简单,“机器是不了解我们的,如何去保住文学的复杂性,是翻译家未来存在的理由。”
作家、英语译者于是,从这些年的翻译实践工作谈起,讲到了文学翻译的市场化特点——现在的文本在变得简单,“当现在的作者写长句的越来越少,读者会觉得长句越来越难接受,另外,中文作家在选择词句和表达方式的时候,也受到了全球翻译的影响。所以,尤其是在看科幻小说的时候,会觉得中文和外文的科幻小说作家翻译成中文的差别越来越少,说明我们有共同语言吗?”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但汉松,近些年做过许多关于英语文学方面的研究,“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青年译者大有可为的时代。”出版社、出版人、编辑、译者、大学老师、作家,还有很多文学者……所有这些构成了行动的网络,把文学的汉语和汉语的文学带到各种地方,“我不认为自己是文学翻译家,我只认为自己是幸运的,见证这个(翻译)网络的发展,同时我也希望这种热爱,能让大家一起努力,把这张网编织的更大更牢。”
译林出版社社长葛庆文表示,译林杜的成长,映照了外国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和生发过程。自1979年大型外国文学杂志《译林》创刊,及至1989年译林出版社成立,译林社的外国文学出版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从建社伊始,译林文学出版的所有实践,都是在围绕“文学出版的多元化”。他认为,未来阅读方式的改变,不仅体现在传统出版和数字技术的融合上,也体现在阅读内容上,如何将国外优质出版物引进国内,并以最优的翻译呈现出它们的精神内涵,仍然会影响中国人的阅读选择。“我们期待着与各位青年 翻译家、作家、学者的进一步合作,不断拓宽我们的视野和疆界。”
(来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记者 孙庆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