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精选!诗歌如何表现“人类的生命与生态”?诗人们在成都“头脑风暴”|成都国际诗歌周

来源:封面新闻 2023-03-16 23:06:06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资料图片)

3月16日下午,作为第六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论坛在新华宾馆举办。诗人们分为两组,围绕“终极关怀:人类的生命与生态”展开深入交流。吉狄马加、梁平、叶延滨、李少君、张执浩、娜夜、周瑟瑟、李海洲、梅尔、吕历、李海洲、伯竑桥,以及俄罗斯诗人娜斯佳、唐曦兰、伊琳娜等多位诗人参与了探讨。本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由成都市文联、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成都市文广旅局、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已经到达了一个重要的节点,所以,对人类的生命与生态的思考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论坛现场,曾担任《诗刊》《星星》诗刊主编的诗人叶延滨说,诗人的创作行为实际上一种是对自我生命意识的确认,以及向内体察的一个过程。而社会生态、自然生态是全人类赖以生存之本,“作为今天这个时代的诗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用诗歌的方式呼唤人们回归本心,呼吁人类与世界、生态和谐共处。”

从“语言学转向”到“情感转向”

《诗刊》主编、诗人李少君在发言中,特别提到,近年哲学界有个转向叫“情感转向”,这是“语言学转向”之后再次转向。由哲学家斯宾诺莎,经德勒兹等发展,逐渐形成一个“情动”理论,认为人的存在就是情感活动,人的本质就是一种情感行为。德籍韩裔哲学家韩炳哲的《倦怠社会》一书分析,倦怠社会的出现,是因为功绩社会对成功的过度推崇导致人变得冷漠倦怠,这一现象与大量强刺激的过度信息轰炸有关,虚假信息喧嚣不仅让灵性消失,而且容易引发幻灭感和虚无感。这种强力持续刺激也导致了人的倦怠。“两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同学,在微信群里一言不合就可以拉黑、踢群,永不再见,大家感到不可思议,感觉深受伤害。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开始寻找真情,开始回到情感,退回到小的情感共同体,爱人、同学、朋友、家庭以及社区等等,寻求爱的保护,避免伤害,构建心灵的家园。”

在四川诗人吕历看来,“终极关怀:人类的生命与生态”是一个典型的生命诗学命题。它不仅是对生命处境非常及时的预警,也是一种具体的自我拯救之举。众所周知,由于人类对自我欲望管理的失控,导致人类与社会、人类与自然、人类与自己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极其紧张而又危险的关系。早在180年前,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在他的散文《人,诗意地栖居》中写到:“充满劳绩地,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后经海德格尔的阐释,使“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成为人类最为理想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愿景。吕历认为,今天来讨论“终极关怀:人类的生命与生态”这个命题,其实就是要求诗人要用诗歌的力量,创造和唤醒更多的诗意,破解生命与生态日益紧张、相互伤害的危局,促使人们理智地处理好生存与存在的关系,摈弃恶念和贪婪,逐步回归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良性循环,达成“诗意栖居”的共同愿望。

诗歌体现出源自自然的力量

南京诗人刘立杆的发言以“作为传递

和联结的诗歌”为主题。他说,自己是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一次知道成都这座城市。“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苏州,在破旧的院落和祖父浓重的常州口音之间,诗歌完成了一次充满玄奥的传递。如今外部环境的复杂和动荡必然会影响诗歌的逆向勘察之旅,并使内心活动变得像活火山一样不稳定。”

来自贵州的诗人姚辉注意到,生态也存在“样本化”的问题,“近些年来,农家乐、民俗村落、类型化景观大量出现,许多生态元素被提取出来,组合成一种新型的生态,诗人应该关注这种变化,思考这些变化带来的前景和困境,让诗歌具备一种与生命同构的生态性,真正体现出源自自然的力量。”

出生于1997年的青年诗人、清华大学文学博士生伯竑桥,对“生命”与“诗歌”的关系有自己的思考,“这几年全世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认为,人类的当务之急是要重建一种默契和共识——我们到底想要拥抱什么样的生活。可能这个具体的形式,我们目前可能还不知道。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这种生活一定是尊重生命的,而且要比以往都更尊重生命。而这,也是诗歌能带给我们的东西。”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