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速递!连德林:民间吉祥图案背后的传说(六)《多彩的脸谱艺术》
(资料图片)
时下,在百花齐放的艺苑中,京剧唱脸谱、川剧变脸谱、民艺画脸谱的文娱活动随处可见。
相传,梨园祖师唐明皇,不但自扮小丑粉墨登场演出,还下过一道圣旨,要三宫六院,各部文武大臣,都要上台唱戏表演。三朝元老魏征也被逼上了舞台,这位治国大臣上了台,锣鼓一敲,竞然窘的脸色由白变红,由红变紫,浑身散了架,险些瘫痪在台上。明皇看到此情,脑子一动计上心来,遂命宫中画师,比着魏征的脸型做了个假脸,涂上五颜六色,挂在魏的脸上,推着再次上了台。这个办法果真有效,假脸遮住了真脸,老臣胆子大了,按要求演完了一场戏。自此以后,舞台上就有了戴假脸(也叫面具)的“加官戏”(也叫“跳加官”)。由于假面具不好表现面部表情,后来就演变成用油彩涂在脸上,形成了表演程式化的戏曲脸谱艺术。
最初的戏曲脸谱只有接近人面的白、黑、红三种颜色,后来随着化工颜料的兴起,逐渐增加了紫、黄、蓝、金、银诸色。在长期的使用衍变中,对脸谱艺木的审美、变形、夸张等感情色调上,又多运用了富于浪漫主义的图案,把人物的基本特征集中在面相上。民间关于包公的脸谱在各个剧种中有不同的勾勒方法,如最常见的“阴阳脸”,即额头上画一个太阳,里边套个月牙,表示包公能日断阳、夜断阴。如三国戏姜维脑门上画的是八卦图,象征他能识天文地理,能掐会算。丑角鼻梁上的“豆腐块”,大都是虚构添加的,能给剧中角色平增滑稽、幽默、风趣的艺术效果。
脸谱艺术除在脸上做工外,画脸谱作为文化娱乐的手工艺品,更是花样繁多,且已被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印刷品邮票、火花、书签、扑克牌等商品,还被用在壁挂、团扇、风筝、背包、花伞、衣物等处作为装饰品。工艺脸谱的造型及材料更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如编织、刺绣、堆绣、割绒、蜡染、布贴、剪纸等等。用来作观赏玩具的脸谱如木雕、泥塑、石膏、砖瓦、蛋壳、树皮、葫芦、易拉罐等,这些又都是就地取材,简单易行的有效选择,所以说脸谱艺术有着它无限的生命力大有可为。
撰文、剪纸、配图(机制品):连德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