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诗玲的《西游记》新译_最新资讯
随着社会发展、语言变化,经典文学作品的外译也应随之更新,以适应社会需求。英国汉学家、翻译家蓝诗玲(Julia Lovell)于2021年2月在企鹅公司出版了中国古典长篇小说《西游记》的节译本《猴王:西游记》(Monkey King: Journey to the West)。该译本是继李提摩太、海伦·海斯、阿瑟·韦利、乔治·瑟内尔的节译本和詹纳尔、余国藩全译本之后的最新译本,译者除了选择原著中其他节译本所共同选用的猴王故事、唐僧身世、龙王游地府、刘全进瓜、收四徒等回目之外,译者作为女性和母亲,又选用了百回本《西游记》故事中的三打白骨精、黄袍怪、子母河、红孩儿、女儿国、蝎子精、三借芭蕉扇等女性和孩童作为主人公的回目,与其他节译本在所选内容上有较大差异,因此在故事情节方面,该译本与其他节译本相互补充,共同促进西游故事在西方的传播。
(资料图片)
蓝诗玲之所以选择《西游记》进行英译,除了该著作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之外,还与其教学的需求和社会对新译本要求等因素有关。
文学因素。蓝诗玲选择《西游记》进行翻译是因为该书集中了炫目的打斗和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小说描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书中的一些神灵和妖怪尽管外表狰狞,但在许多方面都像普通人一样。尽管书中人物的性格并不完美,但人物形象却非常丰满。该小说在中国和海外有各种艺术形式的改编,如戏剧、音乐剧、电视连续剧和电影等。在英国,以华裔导演陈士争改编的舞台剧《猴王:西游记》最为著名,在曼彻斯特首演后,又在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多次演出并获得极大的成功。
版本更新和教学需求。首先,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读者渴望新的英译版本。从1913年李提摩太的译本到20世纪80年代余国藩的全译本,《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翻译经历了近70年时间,时代进步和语言的更新召唤着新的译本。其次,蓝诗玲在与同行交流后发现,那些学习世界文学的学生渴望有一部全新译本进行研读。
译者因素。蓝诗玲最初接触到的亚洲文学即为《西游记》,她最先看到的是日本改编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大学时期她又阅读了阿瑟·韦利的简译本和余国藩的全译本,被该小说的内容所吸引,特别是其中所含有的精神因素以及所涉及中国社会和宗教等方面的内容。
蓝诗玲的《猴王:西游记》出版后,受到读者好评。出版界、众多作家、海外汉学家和海外华人学者对蓝诗玲译本也都给予高度评价。多家杂志对该译本发表书评,其中《外交政策》杂志认为该译本“给人带来快乐和愉悦:这部真正有趣的故事实至名归……中国猴王孙悟空就像英语世界中的罗宾汉和阿瑟王”;在线美国女性杂志《喧嚣》写道:“这是一部最伟大的小说《西游记》全新译本……其中奇妙的冒险情节吸引着读者,世世代代影响着人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美国《出版者周刊》评价说,里面充满了冒险和变化……蓝诗玲出色地对原著进行节译,抓住了中国虚构小说和诗文的精髓,那些喜欢奇异冒险和荒谬情节故事的读者将从这个荒诞不经的寓言故事中获得愉悦;美国《书目杂志》则认为该译本不仅能够满足那些对阅读中国经典文学感兴趣的读者,还能迎合喜欢奇幻小说的读者。
在英美文艺界,作家、评论家对该译本好评如潮。美国作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波士顿评论》小说栏目编辑朱诺·迪亚斯评价说,“该书为世界文学中的不朽作品,也是迄今为止最为逗趣、最具有颠覆性的讽刺作品之一”;著名作家、科幻小说《悖论绑定》的作者彼得·克莱纳斯评价说,“(该译本)是(《西游记》)的奇妙重述,可以与尼尔·盖曼的《北欧众神》相媲美。猴王故事如此有趣,我对该故事极度着迷”;英国艺术史学家柯律格评价说,“猴王作为中国文学中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应该可以通过他的冒险经历来增加许多新读者和粉丝”;英国汉学家、翻译家闵福德认为,“猴王是所有中国文学作品中最令人难忘的人物之一,受到老少读者的喜爱。这是一部极佳的译本,语言通顺、用词精确,我非常喜欢阅读该译本。我认为该译本能成功地把该小说内容传达给现代英语读者,有助于西方读者在这个重要时刻了解中国文化的全貌”。
华裔作家也对其英译本给予推介。《纽约时报》畅销书华裔作家陆希未评价说,“我孩提时代花了大部分时间来阅读这部令人迷恋、恶作剧者孙悟空的冒险故事。这部不朽经典名著令人兴奋的新译本将为未来的读者带来快乐”;美籍华裔作家李翊云认为新译本的出版让人兴奋,这部16世纪超级英雄冒险故事富有想象、充满恶作剧、令人振奋、含有永恒主题,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读者。
蓝诗玲主动外译《西游记》并在文学课上讲解,反映出该作品在世界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她使用地道的现代英语进行表达,有利于西方读者的接受。译者和评论家给予该作品极高的评价,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扩大了传播的影响力。该小说以喜剧冒险的叙事结构、辉煌而又独出心裁的细节来展示明代中国社会、政治和宗教的复杂关系,以及中国人向国外学习先进文明和佛教智慧所经历的艰辛而又漫长的旅程,深刻地颠覆和改变了西方人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在新时期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背景下,该译本对于宣传中国优秀文学作品,介绍中国文化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作者:朱明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