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聚焦:《十二月月令图二月》:日日春光斗日光
《十二月月令图二月》:日日春光斗日光
清 佚名 十二月月令图二月 175×97cm 绢本 立轴 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十二月月令图二月》,放眼望去,在农历二月的园林内外,布满了正在绽放的花朵,这花朵已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梅花,变为了“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的杏花。是的,不同的时节总有不同的花陪伴,它们为人们点缀出美丽的风光,古人用“24番花信风”来概括这一现象。
【资料图】
什么是“24番花信风”呢?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每年从小寒到谷雨这8个节气里共有24候,而每候都挑选出一种绽蕾开放的花卉为代表,于是便有了“24番花信风”。“24番花信风”是古人用“花期”来记录时间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能用以指导农耕的时间。“24番花信风”并没有涵盖所有的节气,只有从小寒到谷雨,因为这是大部分花儿们逐次开放的季节。其中“24”,既代表了24候,也代表了24种花卉。比如:雨水节气,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由此可知,杏花是雨水节气二候的“花信风”。
打扫花瓣
画面的前景,一小童正在打扫片片飘落的花瓣。开满枝头的杏花,花朵繁密,被称为“一树万蕊”。杏树,是原产于中国的古老栽培果树,至少有3500年的栽培历史,它与桃、李、枣、栗并称为五果。杏花是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是杏树的花朵。我国自古就有以花草喻美人的传统,杏花自然不能例外。古人用“杏眼”来形容女孩子漂亮的眼睛,仿佛在春风中含笑。
据记载,孔子也很喜欢杏花,他教授学生时坐在杏坛之上。“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出自《庄子》)。后世文人看到杏花就会联想起孔子,以及所学的儒家文化。“杏坛”也成为现在中国教育界的代名词。在古代,杏花还常常有“幸运”的含义。杏花开时,正巧是科举考试的殿试之时,因此人们就用“杏花春燕”来比喻“殿试及第”,而杏花也被称为“及第花”。
春日读书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临大地的二月是人们展卷读书、开启学习的季节。拾阶而上,厅堂门口有两人倚柱共同阅读一本书,其中的年长者面露微笑,仿佛对书中的内容心领神会。他们身后有一书童手捧书函等待,为文人们准备好下一本将要翻阅的书;另一廊柱旁,有位老者坐在方凳上,小书童趋前将书函打开供老者查阅。厅堂内的装饰只展示了一角,一张书案,书案上摆放着瓷器赏瓶,后面还挂着一幅竖轴的画作。由此可知,这或许是一间文雅的书斋。
烧火烹茶
穿过一道花瓣形的园门,两个小童正在忙着烹茶。他们一人负责烧火、煮水,一人忙着端茶碗、递送。他们手中的蒲扇和托盘上的茶杯,这些小小的细节都被描绘得一丝不苟。在古代,不同时期的烹茶方式并不相同。唐朝人用煎煮的方式烹茶,有点像煮粥的方式,煮好后会趁热将茶渣和茶汤一起喝下去,谓之“吃茶”。甚至在煮茶时还会添加调味料,如盐、葱、姜、橘皮等等;宋代著名的“点茶”技艺,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流程,更加注重冲点出茶本身的色、香、味,从而将饮茶方式上升到审美的高度,并达到极致,为后世所不及。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另一幅画作《文会图》,再现了宋代的“点茶”技艺;此后的朝代,烹茶方法趋于简化,到了明清,人们多用简单的冲、泡方式饮茶,跟我们现代人的饮茶方式比较接近。
诗人低吟
映衬着河岸的湖石与岸边美丽的杏花,这一池春水充满了温暖的气息。花瓣形园门外的水栏边,一位文人专注的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仿佛正在低声吟诵。这一刻,他的脑海中呈现出的是哪一首诗呢?会不会有唐代诗人罗隐所写的《杏花》呢?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文人清谈
水榭厅堂内,三位文人正在聊天,其中两人坐在榻上倾听,一人坐在椅子上聊兴正酣。画中的榻很精致,被称为罗汉床,它是古代家具中的坐卧具,可坐也可躺,类似现代人“客厅里的沙发”。罗汉床一旁的方几上有一瓶花,插在长颈瓷瓶中的花,是院中正在绽放的杏花。站立在文人身后的小书童,看向座椅上的文人,仿佛是被他们之间的谈话内容吸引住了。书童身后的屏风很精致,也很特别,不是一幅大画作,而是分布了多幅小尺寸画作,像画廊的展示墙。屏风将室内空间分割成内外两部分,里面的书架上,隐约可以看到所放置的书函。
仕女与花墙
一墙之隔的另一边是女性的世界。竹竿搭建的花墙架子前,站着两位仕女。攀爬类的花卉,让平淡无奇的花架充满了若隐若现的神秘美感。让人不禁想起唐代诗人高骈所描写的绝美诗句:“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两位仕女交错着站立,其中一人手捧瓶花,瓶中之花也是园中随处可见的杏花,她与另一擦肩而过的仕女正在交谈。画面中两处所描绘的瓶花都是当时、当季正在开放的花卉,这样的花卉很方便采摘。园中与瓶中,虽然赏得都是同一种花,却能带给人不同的赏花心境。
骑马踏青
水域的对岸是连绵起伏的山,在山脚下、水岸边,三位贵族相约一起骑马踏青,他们的身后跟着“掌扇”的仆人,“掌扇”象征了骑马之人的贵族身份,同时也有障尘遮日的作用。
暖阳下,微风中,三人骑马踏青,享受着郊外美好的春日风景,而这样的场景在古代并不罕见。宋代诗人王庭珪就曾写过《二月二日出郊》: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由此可知,二月的踏青,早已成为古人的春季时尚。
绣花与远眺
花墙内,有一座卷棚式重檐绣楼,绣楼山墙的两扇窗户都开着。可见其中一妇人,怀中抱着婴孩,她正在眺望着远处,这与后面别院中的场景相呼应;另一间房中,一仕女正在刺绣花卉,身后的侍女捧来了更多的材料,像是彩线。
杏园秋千
平整的桥面,将水域一分为二,水流穿过桥下的涵洞,又重新将水域连成一片。几位仕女络绎走过水面,她们都朝着后面的别院走来。这里有什么吸引着她们呢?越过院墙,可见别院中立着一座朱红色的秋千架,一仕女正在荡秋千。她的襦裙与披帛随风荡起,像极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仿佛刚刚从天而降。春回大地,气候渐暖,人们纷纷从屋内走向屋外。荡秋千,是属于仕女与孩童的游戏类运动,很多人都爱玩儿。看,秋千架一旁站立着好多等着荡秋千的仕女们,她们甚至排起了长队。
狩猎归来
在更远处的山脚下,一支狩猎的队伍刚刚满载而归。他们骑着马、背着箭,其中一人的臂膀上,还站着一只猎鹰。这一画面远处的人物与细节描绘,对比前景来说,画得简略、模糊。近处清晰、远处模糊的绘画方法,能拉开画面的前后距离,让画面看起来更有空间感。
这幅由清代宫廷画师们合作完成的精彩画作,采用了西方绘画中的透视法。整幅画面,采用了暖色的调子,给人愉悦之感。在构图方面采用对角线的平远形式,从下至上,空间逐渐拉远。园林中,点缀着各色人物、景物,让观赏者感觉是站在园林对面的半山坡上,得以俯视园林中的各处。如此,就展现出了一个仿佛能让人触摸得到的、真实的、令人神往的美丽世界。
(原题为《日日春光斗日光》 来源:美术报 作者:申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