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颦:一种情态 几处闲愁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郭林丽
“颦”,即皱眉,形容忧愁,如“颦眉”“颦蹙”等。《红楼梦》第三回中,宝黛初见时,宝玉便送黛玉“颦颦”二字:
【资料图】
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眉尖若蹙”,愁眉难展,正是黛玉一生写照。颦眉多忧愁,忧愁多眼泪。宝黛二人的木石前盟,颦颦蹙蹙,生出黛玉的今生眼泪。第一回中,僧人曾述二人前缘:
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灌溉之恩,以泪相还。“颦”之一字,不仅是黛玉写照,亦是古诗词中诸多女子写照。
清代改琦绘《红楼梦图咏·黛玉》
深坐颦蛾眉:庭院深深 怨情重重
深闺颦眉独坐,是闺怨诗中常见的女子形象。庭院深深,思妇寂寂,颦眉蹙蹙。代表诗作如李白的《怨情》:
怨情(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起句写美人卷起珠帘,“卷”是为了看见,期待卷帘相望,然而接着却是“深坐颦蛾眉”,一种深深的失望。“深坐”即长久地坐着,“颦”即皱眉,因蚕蛾触须弯而细长,故称女子之眉为“蛾眉”。短短两句之间,女子动作一起一坐,心情也一起一落,因期待而卷帘,期望落空而独坐颦眉。“深”亦别有深意,是“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深”,独在深闺,更添幽深落寞。温庭筠《望江南》中亦写女子的期待落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飞卿词中女子尚可登楼远望,而本诗中女子只能独坐深闺,卷帘而待。庭院深深,阻隔的不仅仅是脚步,还有思念的自由。
独坐久了,久到时间也被遗忘,不知何时,眼泪早已流了下来。“但见泪痕湿”,“泪痕”点明不知不觉,无声无息,是暗自垂泪,是无声的落寞。再着一“湿”字,写出流泪之多,时间之久,体现思念之深,情意之浓。颦眉生忧愁,忧愁生眼泪,此句是对“深坐颦蛾眉”的自然回应,在这无声的时间中,唯有女子的情感在流动。
流动到最后,诗人的笔力喷薄而出,直接点明“恨”字,呼应诗题“怨情”。然而这一切还是无声的,“不知心恨谁”,短短五字,无力且无奈,我们只能徒劳地看着她蛾眉颦蹙,看着她满脸泪痕,却无法知道她的复杂心事。“但见泪痕湿”一语中,“见”中隐含的是“不见”,见得到的是泪痕,见不到的是心事。“不知心恨谁”,言“不知”,也正是李白的高明之处。曹植《怨诗行》曰:“心中念故人,泪堕不知止。”点明“念故人”,反觉无味,相比之下,李诗之留白更加含蓄而有余味。同时,“不知”一语也增加了诗歌的内在歧义,从而丰富了诗歌的阐释空间。正是因为外人的“不知”,反而更加强化了女子心中的“自知”。她只能自己和自己交流。在这个寂寞幽深的重重庭院里,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等的人是谁。那是她内心深处最幽微的秘密,和她自己一样,一同被锁进这深深庭院的寂静时空里。“恨”也具有内在歧义,题为“怨情”,“恨”当然有“怨恨”之意,怨他迟迟未归,怨他音信全无。然而“恨”中永远都有满满爱意,外人不知她恨谁,她却知道她一生所爱。只是这爱,深沉却渺远,期盼却虚空,是爱中有怨恨的。
“不知心恨谁”,“谁”在诗中也具有内在歧义。“谁”是永远无法确指的。“知与不知”已然是一种空旷的悬而未决,“谁”更是一种更加广袤的朦胧与怅惘。在这双重的未知和不确定下,更加没有人能读懂她。她的心事,是一座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的迷宫。“不知心恨谁”,她恨的是迟迟未归的他吗?是造成他无法归来的人吗?或者,“谁”并不是某一个或某一类人,她恨的,只是他们之间这无法改变的时局与处境,她恨的,只是这空自流逝的憔悴的光阴。再或许,她恨的,只是自己。她恨自己为何一腔痴情却只能深院独守,恨自己为何日日思君却不能见君,恨自己尽管思念满溢却只能蛾眉颦蹙空惹啼痕。她用思念一层层为自己织上了时光的茧。她恨的,是自己亲手书写的命运。
整首诗给人的感觉是静。“深坐”是静,颦眉是静,连流泪都是静静的。“深坐”延长了寂静的时间,流泪赋予了寂静悲凉。流泪是无声的,思念也是无声的,然而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这无声之中,蕴含了极其浓烈的情感。这是一种强烈的对照,内在极“恨”,思念极深,而外在却极静,沉默无声。她把这一切都自我消解了,没有情感宣泄,没有失声痛哭,唯有寂静。她静静地,静静地独坐,颦眉,流泪,思念,无限寂静,也无限寂寥。永恒的寂静,也是永恒的落寞。而藏在心中的怨情啊,却汹涌而来,是千回百转,是愁肠百结,是怅恨难消,也是一个人默默妥协,独自消化,最后依然化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悄无声息的漫长等待。
诗歌整体色调是灰冷色的,一如她黯淡的心绪。唯有最开始的卷起珠帘让她得到短暂的天光,也是她短暂的希望。全诗镜头是步步收紧的,空间被一步步压缩,从庭院深深,到她的居室,再到屋内的珠帘、坐具,最后聚焦到她的颦眉、泪痕。她是这重重深院中最孤独渺小的一角,不被人重视,难被人发现。她的心,是一道紧锁的门。她的等待,或许就是一场错误。正如千年之后郑愁予写下的诗句:“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愁聚眉峰尽日颦:青春易逝 无限怅惘
久在深闺春已尽,当李白《怨情》诗中的女子走出庭院深深,又会是怎样一番复杂心绪呢?
忆江南(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
这是一首伤春词,约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刘禹锡时在洛阳。“春去也”三字,开篇感情极为浓厚,颇有后主词中“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沉痛之感,也使人想到“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的暮春之叹。但此词视角独特,并不直接写人惜春,而转写春恋人,“多谢洛城人”,写春天向人们告别,殷勤致谢。“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浥露似沾巾”,作者运用拟人手法,写柔弱的柳条随风飘扬,像是举起衣袖在向春天告别,丛生的兰花被露水沾湿,好像惜春的泪水湿透了罗巾。二句颇得写景之神韵,和晏殊词“槛菊愁烟兰泣露”有异曲同工之妙。词的最后才出现抒情主人公,“独坐亦含颦”,是一位伤春、惜春的女子。“独坐”点明其寂寞和惆怅,“亦”字说明除了“独坐”之外,其他任何时候,时时刻刻,女子也愁眉颦蹙。柳飘离袂,兰浥啼痕,春天和草木尚且如此多情,人又如何不伤感呢?人们爱春、惜春,却又无计留住春,依依难舍之情,郁郁感伤之意,都融化在这首清新流畅、情思婉转的小词里。“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走出深闺阁楼的女子,仍然逃不掉思念的离愁。
“春去也”,逝去的不仅是美好春光,更是女子的青春年华。正如李白《长干行》诗云:“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坐愁红颜老”,正是“独坐亦含颦”的注解之一。“惜春”,更是惜青春。“颦”是惜春时杨柳轻拂的点点愁思,也是“雨打梨花深闭门”虚负青春的无限怅惘。正如唐寅的《一剪梅》:
一剪梅(明)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雨打梨花深闭门”,引用宋人李重元《忆王孙·春词》末句,原词为:“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全词写伤春怀人,情思深切婉转。李词中的意境和唐人刘方平的《春怨》诗相似:“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两个作品中都提到了“黄昏”,都写到了暮春景象。而在唐寅词中,词人直接将自然意象与年华逝去相联系,黄昏和暮春,不正意味着人生的晚年吗?“坐愁红颜老”的女子愁思,再次在这里强化。“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青春易逝,年华易老,怎能不让人惆怅?姜夔《淡黄柳》词中写到“怕梨花落尽成秋色”,不仅仅是女子,“孤负青春,虚负青春”是人类共同面对的生命困境。下阕词人写“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和李白《怨情》诗又是同一种意境了。李诗写“深坐颦蛾眉”,本词用“愁聚眉峰尽日颦”,着一“聚”字、“尽”字,亦可见愁之深切了。“千点啼痕,万点啼痕”亦是对“泪痕湿”很好的注解。
尊前不用翠眉颦:千山万水 超旷之思
“颦”之一字,并非局限于闺阁与庭院,也并非局限于思念与怅惘。离开庭院深深,“颦”也是送别友人时一抹难言的酒痕,充满离别的黯然与伤感,同时也带着宽慰与达观。如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词中写道:“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词人表面写席间的歌伎“尊前不用翠眉颦”,实则是对自己和友人的劝勉,充满了对世事人生的超旷之思。
“颦”也是岁暮天涯里一叶漂泊的孤舟,如朱淑真《舟行即事》中写道:“岁暮天涯客异乡,扁舟今又度潇湘。颦眉独坐水窗下,泪滴罗衣暗断肠。”词人客居异乡,千里漂泊,“颦眉独坐水窗下”之“颦”,仿佛载着词人的愁思,越过千山万水,早已弥漫在广阔的天地之间,颇有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意蕴。起源于庭院深深之处的“颦”,挣脱了相思与怨情的束缚,成为了更具广泛意义的情感载体,千古情思,从来都是人类所共有的,并非某个群体独有。
这才是“颦”的真正魅力。
“颦”是一幅寂静的画,眉眼轻描,浅笑轻颦;“颦”是一首孤独的诗,眉尖若蹙,空惹啼痕。古诗文中的“颦”,如诗如画,丝丝缕缕,剪不断,理还乱,诉不清。“颦”之一字,一种情态,几处闲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