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疑今:汇通中西的文学翻译家

来源:CATTI中心 2023-03-09 18:02:30

林疑今(1913—1992),又名林国光,麦耶夫,福建龙溪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作家,也是我国最早翻译和研究美国文学的学者之一。林疑今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负笈留学于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几经辗转,林疑今长期任教于厦门大学英文系。林疑今在文学创作和翻译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与他的家学渊源紧密相关,其父林玉霖亦为厦门大学英语系教授,其叔父林语堂更是学贯中西的文学大师。


(资料图片)

中学时期,林疑今便开始白话诗歌创作,抒情言志以表达莘莘学子的爱国热情。1931年至1935年间,林疑今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彼时的上海乃至全中国都深陷危局,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生活的窘境迫使林疑今在专业学习之余从事文学创作,这也是林疑今执笔文坛的黄金时期,文学成果丰硕,如描写上海工人运动的长篇小说《旗声》(1930)和《无轨列车》(1935),勾勒自身经历的中篇小说《中学时代》(1932)和《江南的春天》(1933)等作品。林疑今以强烈的文学敏感性捕捉现实文学素材,辅以缜密的文学构思来反映世间百态,其创作灵感大多源自社会现实或亲身经历,如《中学时代》便是林疑今以自身学习生涯为蓝本,描绘青春时期的“恋爱进行曲”“家庭的幸福”“慈善家”以及“海滨的悲剧”等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婉转曲折的故事情节给予读者重温民国时期中学时代的青春记忆。

因一次机缘巧合,林疑今从《申报》上看到有关德国作家雷马克的《西部前线平静无事》的图书推介,便设法买到一本英译本。因被动人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林疑今便大胆尝试转译这部作品,初始译本几经修改,于1930年(林疑今时年17岁)在上海水沫书店出版,开启了林疑今的文学译介之路。作为文学翻译家,林疑今注重中西文学与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表现为“西学东渐”和“中学西播”的双重努力。一方面,林疑今放眼世界,引入西方先进文学创作理念来揭露战争的非人道主义本质,进而启迪民智。另一方面,在外国文学汉译的时代浪潮中,他勇于逆流而上,尝试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在世界文学语境中展现中国文学魅力。

林疑今译介的外国文学作品多出自欧美著名作家,包括德国作家雷恩的《战争》(1930)、雷马克的《西部前线平静无事》(1930)和《西线归来》(1931)、安娜·西格斯的《第七个十字架》(1953),美国作家辛克莱的《山城》(1930)、亨利·詹姆斯的《黛西米勒尔》(1934)、海明威的《战地春梦》(1940)(又名《永别了,武器》(1980))、项美丽的《中尉麦敏》(1944)、厄尼·派尔的《勇士们》(1945)、托马斯·品钦的《拍卖第四十九批》(1989)等,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四十年代 上》(1937)、卡扎凯维奇的《奥德河上的春天》(1954)等,匈牙利作家马可维兹的《西伯利亚戍地》(1955),以及爱尔兰剧作家奥凯西的《奥凯西戏剧选》(1982)等作品。上述作品时空创作背景迥异,但文学主题却又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即多以战争的残酷无情来展现和平的难能可贵,这也成为林疑今汉译外国文学作品在主题选择方面的显著特点。

较之于外国文学作品汉译,林疑今的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数量则相对较少。林疑今曾在《语丝》《人间世》和《宇宙风》上发表中国进步作家的短篇小说英译本。1935年,林疑今还与同学葛德纯合译了《老残游记》,因它“篇幅不长,又是游记散漫形式,适宜合译”。林疑今原计划将《老残游记》英译本携至美国出版,但因受众群体审美需求的差异,未能如愿付梓。无奈之下,林疑今将文稿带回中国,于1939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老残游记》的首个英文全译本。

林疑今从事文学翻译五十余载,鲜有系统地论及翻译理论,但透过他的诸多译本,可以发现其文学翻译理念隐现于字里行间。

顺应时代的翻译选材。林疑今的文学翻译集中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彼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民众生活困苦不堪。林疑今译介的作品通过对人性光辉与人道主义精神的展现,激发了民国时期普通民众的强烈反战情绪。

多元灵活的翻译策略。林疑今认为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再创造,鲜有止境,应勇于开

林疑今(1913—1992),又名林国光,麦耶夫,福建龙溪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作家,也是我国最早翻译和研究美国文学的学者之一。林疑今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负笈留学于哥伦比亚大学。回国后,几经辗转,林疑今长期任教于厦门大学英文系。林疑今在文学创作和翻译领域取得的骄人成绩与他的家学渊源紧密相关,其父林玉霖亦为厦门大学英语系教授,其叔父林语堂更是学贯中西的文学大师。

中学时期,林疑今便开始白话诗歌创作,抒情言志以表达莘莘学子的爱国热情。1931年至1935年间,林疑今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彼时的上海乃至全中国都深陷危局,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生活的窘境迫使林疑今在专业学习之余从事文学创作,这也是林疑今执笔文坛的黄金时期,文学成果丰硕,如描写上海工人运动的长篇小说《旗声》(1930)和《无轨列车》(1935),勾勒自身经历的中篇小说《中学时代》(1932)和《江南的春天》(1933)等作品。林疑今以强烈的文学敏感性捕捉现实文学素材,辅以缜密的文学构思来反映世间百态,其创作灵感大多源自社会现实或亲身经历,如《中学时代》便是林疑今以自身学习生涯为蓝本,描绘青春时期的“恋爱进行曲”“家庭的幸福”“慈善家”以及“海滨的悲剧”等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婉转曲折的故事情节给予读者重温民国时期中学时代的青春记忆。

因一次机缘巧合,林疑今从《申报》上看到有关德国作家雷马克的《西部前线平静无事》的图书推介,便设法买到一本英译本。因被动人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林疑今便大胆尝试转译这部作品,初始译本几经修改,于1930年(林疑今时年17岁)在上海水沫书店出版,开启了林疑今的文学译介之路。作为文学翻译家,林疑今注重中西文学与文化传播的双向互动,表现为“西学东渐”和“中学西播”的双重努力。一方面,林疑今放眼世界,引入西方先进文学创作理念来揭露战争的非人道主义本质,进而启迪民智。另一方面,在外国文学汉译的时代浪潮中,他勇于逆流而上,尝试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在世界文学语境中展现中国文学魅力。

林疑今译介的外国文学作品多出自欧美著名作家,包括德国作家雷恩的《战争》(1930)、雷马克的《西部前线平静无事》(1930)和《西线归来》(1931)、安娜·西格斯的《第七个十字架》(1953),美国作家辛克莱的《山城》(1930)、亨利·詹姆斯的《黛西米勒尔》(1934)、海明威的《战地春梦》(1940)(又名《永别了,武器》(1980))、项美丽的《中尉麦敏》(1944)、厄尼·派尔的《勇士们》(1945)、托马斯·品钦的《拍卖第四十九批》(1989)等,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四十年代 上》(1937)、卡扎凯维奇的《奥德河上的春天》(1954)等,匈牙利作家马可维兹的《西伯利亚戍地》(1955),以及爱尔兰剧作家奥凯西的《奥凯西戏剧选》(1982)等作品。上述作品时空创作背景迥异,但文学主题却又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即多以战争的残酷无情来展现和平的难能可贵,这也成为林疑今汉译外国文学作品在主题选择方面的显著特点。

较之于外国文学作品汉译,林疑今的中国文学作品英译数量则相对较少。林疑今曾在《语丝》《人间世》和《宇宙风》上发表中国进步作家的短篇小说英译本。1935年,林疑今还与同学葛德纯合译了《老残游记》,因它“篇幅不长,又是游记散漫形式,适宜合译”。林疑今原计划将《老残游记》英译本携至美国出版,但因受众群体审美需求的差异,未能如愿付梓。无奈之下,林疑今将文稿带回中国,于1939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成为《老残游记》的首个英文全译本。

林疑今从事文学翻译五十余载,鲜有系统地论及翻译理论,但透过他的诸多译本,可以发现其文学翻译理念隐现于字里行间。

顺应时代的翻译选材。林疑今的文学翻译集中于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彼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民众生活困苦不堪。林疑今译介的作品通过对人性光辉与人道主义精神的展现,激发了民国时期普通民众的强烈反战情绪。

多元灵活的翻译策略。林疑今认为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再创造,鲜有止境,应勇于开拓创新。文学翻译绝不是语言间的简单释义,而是在兼顾原作文学内涵和艺术意境之后的艺术再创造,译者翻译时就像演员进入角色,表演传达人物之思想感情。作为连接原文和译文的桥梁,译者应探求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根源,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以崭新的艺术形式再现原作精神。如《老残游记》作者刘鹗通过小说人物阐发晚清太古学派的思想教义,这既不符合译入语读者的阅读期待,亦非译者之学术专长,林疑今便大胆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淡化并整合相关内容,聚焦于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使译本一气呵成,通俗易懂,广受译入语读者喜爱。

循环往复的翻译实践。翻译实践是一个日臻完善的过程,也是一项逐渐走向完美的事业。林疑今认为“搞翻译,要过好英文关和中文关,译一篇文章不易,译一本书更难。没有大量实践,翻译是搞不好的”。在《谈翻译》中,林疑今还提出,译文应诞生在仔细斟酌,反复推敲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之中。众所周知,林疑今是我国最早译介海明威作品A Farewell to Arms的译者,其译本《战地春梦》在众多后续译本中首屈一指。尽管如此,林疑今仍不断修订和完善这一译本,才有《永别了,武器》这一经典译本的诞生。通过对比林疑今的初始译本《战地春梦》和经典译本《永别了,武器》后可以发现,新译本在部分人名、地名、句序,误译及语言表达等方面均有修订和完善,译文更加晓达流畅,也更符合现当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外国文学汉译精品。

作者:莫光华 冯智娇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