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云:淄流千古歌齐风 每日速递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3-03-09 09:58:20

文/陈希云

真诚感谢已故著名作家刘玉堂,于其生命的最后时光阅读拙著《齐风歌》稿本,留下了两段精致的评语。今录其一:


(资料图)

“2700年前的云谲波诡,壮美凄凉,如同一段生命旅程。相较之下,陈希云先生自己的创作旅程几乎同样艰辛。我很感激他坚忍执着的毅力,因为他不光重新描摹了历史光影中的岁月,还给我们呈现了一部具有开拓性的、充满文史哲思的作品。它集历史、传记和爱情小说为一炉,真正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小说是综合艺术的这一特征。《齐风歌》是作者自己的,也是齐地人的探索。追寻着那些曾经鲜活的历史人物的足迹,作者和我们一起,完成了齐风鲁韵的精神之旅。”

我信玉堂他是本于自己的阅读真诚而写出这段文字的。当今这部两卷本87万字历史小说经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我必要有一番实说,望能帮助到读者朋友阅读。

《齐风歌》是一位齐地作者动用其家乡临淄一方土地上至大至重的历史题材——管夷吾改革富民兴国、齐桓公图强称霸中原的事迹写成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还是将书前《内容提要》中的两段话引述在此吧。一段说它的叙事构架和人物故事:

“小说以出于齐国大乐师太师弘之手、禁而复出的两首姊妹歌《齐风歌》和《齐韶歌》贯穿始终。就在这两首乐歌的跌宕回响中 ,我们看到一群生长于斯、立命于斯的齐国人,与这位大乐师相亲相识或者并非相亲相识的君、相、臣、民,有识之士、国之干才乃至山乡织女、大国工匠各色人等,投身这时代的大潮,以他们各自的生命形态和生命底色,搏击出这一片山水的形态,皴染出这一方土地的色彩,以他们各自的生命能量和递相关连的人生故事,支撑起历史的大格局,碾压出齐国由乱到治、由富到强,由飘摇风雨而一步步走向大中国舞台中央的轮印辙迹,而迎来这一方土地的兴旺、发达、精彩和辉煌。”

一段说它的文化含蕴和人文氛围:

“因为写的是齐人齐事,故而有诸多齐文化元素含蕴其中,诸如“齐风”、“齐韶”、临淄蹴鞠、齐纨齐绣、齐国美食、齐国美酒、齐国车马以及管氏箭法、鲍氏驾术等等,都自然熨帖地融于国之大政、民生百业、人事变迁以至儿女情爱——当然也包括那场堪为该小说主线的人间至情、舍命大爱的书写中,而非作者的刻意添加。”

一部《齐风歌》大致就这样个叙事主题和思想蕴含了。下面来说它的有关事体和文本面貌。

我是一名退休的中学老师,属于教师中经由读写与文学保持了较多联系的那种。50多岁时出了本家乡题材的散文集《临淄一方土》引起回响。尔后的退休又助力了我的读和写,从而有了这部《齐风歌》的。

我写《齐风歌》的动因大致是这样:当我于退休的前后又写过一些乡土题材的散文、小剧等等,笔更顺了些之后就想放开来写部小说。必是自己生处临淄,家乡历史和文化的沾濡入于血脉的缘故,自然地倾向了家乡历史的题材。定下来写桓管霸业,则是几经踌躇。盖因它是家乡历史上的最重量级辉煌,它那特定时空下的风云变色,那些足为“泱泱齐风”重要构件的人物事迹和历史图景,这一切对我的吸引力过大,而使我不甘放弃,而决定迎难而上的。

一部《齐风歌》写了10年。回看它的文本面貌,可有如下几个侧面。

一是关于它的叙事脉络。其脉络便是《齐风》《齐韶》两首乐歌起伏跌宕、贯穿了故事始终。翻开最前的《歌引》,您即会聆听到这方土地的上面,牛山、淄河乃至城乡四野的风中,数千年至今还在浩浩然悠悠然流淌着这两首大歌的旋律。进入正式文本的阅读,伴随故事的推进,这两首乐歌也无时不在起伏回响,直至那霸业竟成的“营丘会盟”。两歌的起伏回响紧连着书中人物的命运和齐国的治乱兴衰,两歌的旋律即一部《齐风歌》的主旋律,也是全书叙事的主轴。如此,主轴已定,一为军国大政、战争风云等的叙写,一为爱恨情仇、生活细事描述的两条辅线亦显现成形。而后,即以这样三线并行的脉络写来,构筑起这《齐风歌》长卷的叙事文本的。

二是关于写实与虚构。文本中有写实也有着大量虚构的东西。那个大的历史骨架,包括引领那段历史进程的历史名人、支撑这一大故事的重要事件当然是真实不虚,于史有据的;而充盈和流动其间的许多故事情节、大量场面细节,则多出于虚构。包括那些虽带细节已早被人们传滥了的齐国故事,如“兄弟争位”、“箭射带钩”、“管鲍之交”、“让贤荐相”等,依样画葫芦都难见精彩,而需要“改塑”。例如那个管夷吾箭射小白的故事,小说即将其改塑了。正是这一改塑穿透和影响到故事的发展,而有了其后的许多精彩的。有些则是纯然的虚构,例如前述成了全书脉络的《齐风》《齐韶》两首乐歌及其相关人物故事就是。包括女主角东方静兰,那位以自己的青春和爱情直至十八岁殇逝的生命精彩,演绎了齐国的君相牵手,促成了齐国称霸大业的一代名媛—那位绝世的美女、才女、孝女和烈女,及其一系列传奇故事,皆属虚构的笔墨。也是由此而生发出小说的又一叙事脉络,而支撑起它的文本框架的。

最后是关于它的语言。小说写的是几千年前的古人古事,《诗经》那个年代,想的是语言略带点古味那是最好。至于叙事中出现的二十多首歌谣,乃是模拟《诗经》的语言格调而成。今看通篇80多万字,还是自己那乡野泥土味的散文语言加进去一些小说的笔调,以相对舒缓、从容的叙述来讲一个大故事。

下面是借助朋友们的阅读反馈,所见《齐风歌》呈现的几个亮点。

首先是这个大故事中蕴含的正能量。一个上古大故事,而与今日时代脉搏契合无间。遥想逆境中的管夷吾、鲍叔牙,怀揣“明日齐国”的梦想不堕,山高水深奋斗不息而终成大业。相信读着他们的故事,您当会乐于与之同行,自己的心中也会充盈着热能的。

其二便是无处不在的齐文化的闪光。读过书稿的朋友说道它是一部文化小说—齐文化题材小说。盖因其文本中齐文化元素无处不在,齐文化氛围笼罩全书。要紧文本中所有齐文化元素的展示及氛围渲染,并非出于“宣传”的用意而刻意为之,就是说所有一切人物故事、场面情境,无不如鱼游于水、虎跃于山那样理所当然地融于齐文化氛围,而闪射着齐文化的光彩。或许,正是这样非展示的展示,构成为小说的一个亮点。

其三便是小说文本中那些无处不在的美的闪光。让我引入《内容提要》的最后一段话:

“就在这亮色(指前述人物故事和齐文化元素的文本呈现)的映照中,那么多自然与人性之美:美的山水,美的风物,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品貌,美的志行,美的智慧,美的才情,美的襟怀,美的梦境,美的运筹,美的驰骋,美的青春,美的爱情,乃至这青春爱情的殇逝和永恒……尽皆以其生命的本真呈现于你的面前,照亮着你的眼和你的心。”

可以说一部《齐风歌》就是一部美的赞歌。或与作者本人性情有关,就如那个被人们传滥了的“易牙烹子”故事,小说中也被改塑翻新了。我写这位东方厨祖当时眼中所见并非自己的爱子,分明是那个误撞到自己面前的牛山参娃,从而演绎为一个闪射出人性之光的悲剧故事。当然,集美之大成的还是那个透射着人生理想和智慧之光的富民兴国、图强称霸的大故事。小说歌咏的正是它的至大之美。

就如我这样一味地嗜美写美,一个问题也相伴而来:如此一来,美与丑的对比、搏战是否也相对被弱化了?由此而成为小说文本避不开的一个弱点。再就是一个古代的故事讲这么长,毋宁是在拒绝着阅读了,无奈我又无力删减。而《齐风歌》正真诚地期盼着您的阅读。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词:

相关新闻